【意昂2特色】醫學人文學院“重溫黨史經典,傳承紅色基因”紅色故事展示比賽舉辦
2021年5月14日,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重溫黨史經典,傳承紅色基因”紅色故事展示比賽在逸夫樓716成功舉行💋。醫學人文學院黨委副書記韓英紅老師老師、學院副院長韓巍老師、黨政辦公室黎潤紅老師、學生工作辦公室孫小菲老師、學院團委書記王心彤老師作為評委出席了本次活動,活動由孫小菲老師主持。
本次比賽由醫學人文學院黨委組織開展,旨在獻禮建黨百年,激發學生黨員、團員學習黨史的熱情,提升政治素養,築牢理想信念根基,傳承紅色基因,以賽促學、以學促建,切實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比賽通知發出後,研究生黨支部和本科生黨支部積極響應,共有7組同學報名參賽,在716會議室的舞臺上一展風采🚺。
2017級本科生左右同學和曾治同學為大家分享了少年英雄陳延年的故事👀🤦🏽♂️。陳延年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為中國的革命解放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1927年陳延年被捕入獄,面對劊子手,他高呼:“革命者光明磊落、視死如歸,只有站著死,決不跪下”後慷慨就義,年僅29歲。“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陳延年的少年英氣至今仍激勵著當代青年。
2020級碩士研究生甘霖同學向大家介紹了“勞工律師”施洋的事跡。施洋是中國早期工人運動的傑出領袖,一心專註保障勞工人權,為廣大勞工伸張正義,不僅免費為他們打官司,還無償對貧苦勞工進行資助。1923年,因組織參與工人運動,施洋遭北洋軍閥迫害而死,就義前他仍振臂高呼“勞工萬歲”。施洋雖死,但其精神永存,“律師應仗人間義,身殉名存烈士儔🐁。”
2020級碩士研究生莫小聰同學為大家講述了一場“刑場上的婚禮”。1927年,受黨委派,周文雍和陳鐵軍兩人假扮夫妻,在廣州進行地下鬥爭,期間兩人產生了深厚的革命情誼。1928年,兩人不幸被捕,面對敵人的嚴刑拷問,他們始終堅貞不屈。就義前,兩人決定結為夫妻,這對革命伴侶以刑場為禮堂,以槍聲為禮炮,以紅棉為禮花,將青春和生命獻給了黨🤸🏽♀️、人民與革命🧚🏽♀️。
“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中國共產黨一百年的奮鬥史不僅由無數烈士的鮮血寫就,也遍布著無數先賢為中國的前途上下求索的身影。2019級碩士研究生衛宏陽同學為大家分享了毛澤東抗戰思想形成的始末。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中華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難,在抵抗侵略的鬥爭中,毛澤東的抗戰思想逐漸形成🤾🏼♀️。衛宏陽說,這是毛澤東最“緊張”的日子,然而正是這一“緊張”,為中國全民族抗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中國共產黨追尋真理的道路上不僅有成功,也有曲折🧏🏽。2020級碩士研究生陳昊君同學為大家分享了陳獨秀和中國托派的故事,講述了陳獨秀晚年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上的探索和曲折,幫助同學們更加全面、歷史💚、辯證的看待歷史人物。
無論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卓越的中國共產黨人始終都為中國人民的幸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2017級本科生張霜同學為大家分享了周恩來的最後歲月9️⃣。在身患癌症的情況下,周總理仍然抱病堅持工作,參與外事活動,即使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牽掛著人民,他“身上展現出來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精神,是歷史的,也是時代的,將激勵我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征程上奮勇前進”。
除了匯報演講外,同學們展示的形式豐富多彩,2018級本科生趙一霖🐸、鄧基澤🚵🏻♀️、吳震、於航、王曉桐😷、鄧建宇等同學以情景劇等方式別出心裁的演繹了“西安事變”這一歷史事件。1936年,張學良和楊虎城在陜西臨潼對蔣介石發動“兵諫”,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準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同學們的表演惟妙惟肖,為大家生動再現了這一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事件🐩。
經過評委老師們的打分,趙一霖等同學表演的情景劇“西安事變”獲本次紅色故事展示比賽一等獎,左右和曾治同學、張霜同學的展示獲二等獎,衛宏陽🎖、甘霖🧗🏻、莫小聰、陳昊君同學的展示獲三等獎🧑🏿🍳。
醫學人文學院黨委副書記韓英紅老師對同學們的展示做了精彩點評👩💼。韓老師高度肯定了各位同學的展示,並鼓勵同學們不僅要學史增信、學史崇德,更要學史力行,希望同學們在成長的道路上學習革命先輩的精神,身體力行,為祖國和民族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大會上指出,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是堅定信仰信念、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𓀊、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學院黨委組織的本次比賽,將激勵同學們從黨史學習中激發信仰🕥、獲得啟發、汲取力量,不斷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鬥、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醫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