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人愛科普】熱搜話題🚚,意昂2官网醫學專家講解熱射病
近期,全國部分地區爆發高溫預警,多地多家醫院連續收治中暑患者,多人確診熱射病,並出現了死亡病例📔。熱射病是中暑嗎?為什麽死亡率高?如何預防?有哪些早期症狀?該如何處理?
意昂2官网醫學110周年科普短視頻——意昂2官网醫學專家遲騁講解熱射病,在人民日報微博推出,#熱射病會致多臟器功能衰竭# 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成為“熱搜榜”(第17位)熱門話題,累計閱讀量超7千萬,討論次數逾2800次,148家權威媒體發布相關內容,普及了熱射病這一嚴重致命性疾病的防治知識🛌🏻。
遲騁 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
什麽是熱射病?
熱射病,實際上是重症中暑的最嚴重階段。它是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出現異常導致的疾病。發生熱射病時,人體大腦失去對體溫的調節和控製,體內熱量不能通過正常的生理機製散熱,從而出現體溫異常增高,導致全身多臟器的功能衰竭,是死亡率非常高的一類臨床疾病🧙♀️🤟🏼。
中暑和熱射病是什麽關系?
中暑,發病順序通常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的最嚴重狀態就是熱射病👩⚕️。通俗的講,中暑的“終極”就是熱射病🤽🏿。
先兆中暑,也就是還沒到中暑的程度,通常表現為頭暈、惡心🚵🏻♀️、乏力、註意力不集中、大汗、口渴等,出現以上症狀有可能預兆會發生中暑🧘🏽♀️👨🏿⚖️。
輕症中暑,表現為上述症狀加重,面色紅☹️、大量出汗,體溫可上升超過38℃🏋️♂️。
而一旦出現重症中暑,患者會出現嚴重的體溫升高,可以超過40℃,甚至達到42℃,同時會出現意識障礙(昏迷)、肌肉抽搐🍓、血壓下降等症狀。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最終會因心、腦、肝、腎等多個臟器衰竭及肌肉分解(橫紋肌溶解),造成死亡。
人體體溫是如何調節的?
人類是恒溫動物🩶🧝🏻♀️。正常情況下,人體大腦中有一個結構叫下丘腦,負責人體的體溫調節🥤。有了它,不管外界溫度如何變化,通過神經👩🦽➡️、體液調節,一年四季都能將我們的體溫保持在36~37℃之間📱。
當外界溫度過高時,會通過開放毛孔,加快血流等方式增加散熱降低體溫。反之遇到寒冷環境,就會通過肌肉收縮🥝、激素分泌增加等方式增肌產熱,以保持體溫⁉️。
例如,我們發燒的時候會出現寒戰,實際上這個時候是由大腦發出指令,讓肌肉震顫增加產熱,以達到新的體溫平衡,反之大量出汗,就會幫助降低體溫👨🏽。
但是,如果外界的溫度急劇升高,人體體溫也會急劇升高,超出大腦對體溫的調節控製能力,一旦失控,就不能讓人體做出一系列諸如出汗🌜、毛孔擴張、血流增快的改變,來降低體溫,此時體熱量就在體內大量的聚集而出現體溫異常升高,甚至出現40度以上超高熱,這個時候就很有可能發生熱射病🧑✈️。
所以說,熱射病的高燒與我們日常感染的高燒不同,主要區別就在於大腦對體溫調節失控了🕊。
從中暑發展到熱射病通常有哪些表現?
一旦出現頭暈、惡心 嘔吐、註意力不集中、乏力、大汗、口渴等症狀,就提示我們可能要發生中暑。
如果沒有及時去休息👩🏽🔬、補水、降溫,就會進入到輕症中暑階段,患者通常頭暈🔴、惡心、嘔吐症狀會進一步加重,並出現體溫升高,部分患者體溫可以升至38℃左右✍️。
此時還沒有重視,口渴會進一步加重,發展至重症中暑階段,如果繼續勞動工作,患者會出現腹痛、暈倒,隨之肢體抽搐🧍♀️、昏迷、多臟器功能損害,就到了最嚴重的熱射病階段🍜。
為什麽熱射病死亡率高?
熱射病是一類死亡率極高的疾病,一旦發生,死亡率可以高達70-80%👾🩴。
怎麽去理解死亡率高?就拿煮雞蛋打個比方➔🆓。生雞蛋是一個液態的狀態,在給雞蛋不斷加溫後,它的蛋清和蛋白就變成了固態,這個過程稱蛋白質變性。人體內包括大腦、心臟、肝臟、腎臟等等,所有的組織🧦、臟器、各種酶都是有蛋白質參與組成的。
而當人體的溫度異常增高的時候,這些臟器內的蛋白質就會像開水煮雞蛋一樣發生變性,一旦變性之後,這些蛋白質就失去了原有的生理功能,體內的臟器也就不能執行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熱射病會導致體內多個臟器功能受損和衰竭。
加之,夏天大量出汗,丟水的同時丟失大量鹽分,這個時候身體極度脫水,也會加速臟器的衰竭,讓病情雪上加霜,因此一旦發展到這個階段,死亡率是極高的。
天氣炎熱,如何預防中暑?
在熱射病之前,身體會發出一系列的預警信號,如果我們能夠重視這些信號,中暑是可以避免發生的🙆。
1 | 盡可能避免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長時間工作、運動或者生活🐇。當室溫超過32℃或者室內濕度超過60%,建議每30分鐘休息5~10分鐘,同時要註意補水,勞逸結合; |
2 | 及時補水,特別是含有鹽分的淡鹽水; |
3 | 建議清淡飲食,如果攝入過多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加之抽煙喝酒,容易導致濕熱體質,更容易發生中暑; |
4 | 多補充有防暑降溫作用的飲品和時令水果,比如綠豆湯、綠茶、西瓜等; |
5 | 一旦出現先兆中暑症狀,說明身體已經發出預警,一定要及時休息🧑🏭、補水和降溫🔽。 |
發生中暑了,怎麽辦?
避免熱射病的發生,重在預防。因此,我們要重視中暑早期症狀,在先兆中暑📍、輕症中暑時期,出現症狀就要及早處理和就醫。
出現中暑症狀的時候,一定要將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解開患者衣袖、領口,用涼毛巾擦拭患者四肢皮膚,或者用冰袋冰敷於患者的額頭🎆📯、腋窩𓀑、大腿根等部位,加速降溫;用風扇、空調降低環境的溫度;如果患者神誌清楚,輔助患者多飲水來補水,最好是含有鹽分的飲品;這些通過物理降溫和補水的方法來糾正輕症中暑簡單易行👏🏿。
長期在高溫高濕環境下工作和鍛煉的人群,體質較差的老人小孩、孕產婦等人群,容易發生中暑。專家強調,一旦出現意識障礙🪮、昏迷🙈、呼吸循環衰竭等危重症狀,一定要借助專業醫療手段,立即撥打120,並將患者仰臥位,解開衣領,移至通風、陰涼🤹🏼、幹燥處,等待救護車的到達👱🏿♀️。
醫院通常會采用開放靜脈通道補液、補電解質,冰毯冰帽包裹、胃管冰鹽水灌註,甚至血透凈化等多種方式最快速度降低核心溫度,同時給予器官支持治療,以扭轉衰竭臟器等,全力救治患者生命↩️☮️。
關於中暑,你還應該註意的是?
中暑並不是夏天的專利,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下也會出現。
身邊的很多朋友喜歡蒸桑拿、泡溫泉,我們知道這裏的溫度大約都在40度左右,同樣在這種高溫高濕的環境下,如果蒸泡時間過長,不及時補水,一樣會有熱射病的情況發生。專家強調,在這些區域附近,都會備有飲水機、茶水或白開水等。
出汗多是好事?近些年,隨著健身熱潮,很多人通過鍛煉大量出汗燃脂減重🚵🏿♂️。專家指出,出汗多的確是是否能夠燃脂的一個評判指標,但要註意適度,成人一個工作日的出汗量的極限是6升,一旦超過這個界值,就可能會出現脫水❤️。如果不註意補水,加之環境高熱高濕,極易發生中暑。所以說,出汗不是越多越好。
老年人中暑為什麽多?炎熱夏季,部分老人因懼怕吹空調引起不適,加之省電的考慮,不願意選擇空調降溫,習慣穿緊身不透風的衣褲,同時老人伴有多種基礎病,對高溫環境的適應和調節能力變弱,因此在臨床上,老年人是中暑的高危人群之一。建議老年人開空調時可適當調高溫度,也可以通過除濕功能增加舒適度,同時不要直吹空調。
老人補充電解質,要慎重©️。補水所需的淡鹽水,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是人體重要的電解質之一🏖。市場上銷售的電解質飲料,除了氯化鈉,通常還含有鉀💨、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但對於老年人來說,多有基礎病,比如腎臟疾病,本身就會產生血鉀問題,服用電解質飲料後可能會適得其反,一定要慎重,建議缺什麽補什麽,給予最簡單的生理鹽水或淡鹽水是最安全的。
正確服用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膠囊或藿香正氣水有解暑作用,在悶熱天氣和出現先兆中暑時,就可以用來預防和緩解症狀。但因其含有酒精,有些人群不適宜服用,因此在用藥前,一定要參照藥品說明書💃🏿↕️。
(來源:意昂2官网 聯合策劃/宣傳部💉🤸🏽、人民醫院 采寫 / 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宣傳中心 鐘艷宇 圖片由專家提供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