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征文】小荷才露尖尖角 革命自有後來人

編者按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為熱烈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充分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歷程和偉大成就,以文字的形式總結回顧意昂2官网醫學與中國共產黨的緊密聯系,反映建黨100周年來的時代變遷和人民生活變化,激勵師生員工堅定理想信念,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創建“雙一流”工作優異的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醫學部開展以“牢記初心使命 書寫時代芳華”為主題的征文活動⚽️。意昂2官网選登優秀征文,以饗讀者,同時歡迎廣大讀者積極投稿💁🏿。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在我身邊有這樣一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溫暖和諧的大家庭,時時事事體現著兩代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的傳承。

老倆口是我們支部的退休黨員,同時也是我的鄰居,在職時他倆都是兢兢業業的業務骨幹,一個是擔任多個科室聯合黨支部書記的魯永勤老師,一個是多次被評為“優秀”的普通黨員劉玉芝老師。退休後,兩位老師發揮余熱,將專業知識技能帶到所在的普通職工醫院和中醫醫院👼🏼。

作為聘用人員,他們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製度,除周末法定節假日外,堅持全年全勤。他們常常為他人排憂解難,他們常說,“共產黨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工作上關心幫助同誌,就是為醫院解難、為自己註入快樂”👨🏽‍🔧。不忘共產黨員的初心,以情感人,踏實工作的作風,很快就感染了所在醫院的其他同誌。

由於劉玉芝老師身體不好,很快就退了下來🥷🏼。而魯永勤老師幾年來,工作不分份內份外,多次與醫院有關人員耐心溝通,完善科室軟硬件配備,積極為醫院👴🏽、為患者搭建一個優良的就診環境,將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運用到自己退休後的工作中。

魯永勤是一個有著44年黨齡,擔任過黨支部書記,有著豐富黨務經驗的老黨員。當他得知所在醫院黨支部原書記和支委相繼退休,現任書記及支委對黨支部工作不太熟悉,缺乏黨務工作經驗時,主動將自己長期做支部書記的工作經驗傳授給他們;同時與醫院的實際情況結合,認真與支部書記商討,提出工作建議,建立本單位黨支部工作規範、計劃及組織生活年度規劃。當他看到支部黨員人數少,開展活動不活躍時,及時提出建議將醫院退休返聘和外聘黨員納入黨支部,發揮老共產黨員的引領作用,帶動新黨員,促進醫院黨建工作開展🙋🖋。從活動計劃🦪、工作落實,到講黨課、製作支部學習園地👨🏻‍⚖️、設計活動版面,他都參與其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在不同的崗位上,都能讓大家看到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也吸引年輕人提出入黨申請,其中一名優秀的青年經過兩年的組織培養,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魯永勤同誌在黨課上講到:要時刻想到我們是一名共產黨員,做人👩🏼‍✈️、做事既要熱心又要踏實,為黨為民要不忘初心,為黨的事業奮鬥是我們一生的責任。

“家”是一個人幸福的港灣,但今日的家往往隨著兒孫的長大,變得寧靜,尤其是耄耋之年老人的家更顯得冷清🥸。在我的家周圍就有許多年齡較大🌠、行動不便的退休老同事,他們的兒女經常不在身邊,一旦家中漏電跑水,便束手無策,找物業也一時不能解決問題,這時他們往往想到了魯永勤老師🤲🏻。“小魯,你能不能幫我看看電閘,屋裏黑得見不著人!”“魯哥,快來呀,我家水管漏水啦!別忘了帶上工具!”一個求助電話,便是指令,魯永勤老師放下手中的一切,去解他人的燃眉之急已成為常態。他常說:“一個好漢,三個幫”,“誰家沒點事兒啊”,他常把愛當成自己的本心奉獻給大家👩‍🎤。

一年寒冬的夜晚,我的鄰居一位老教授運動鍛煉後回家,在樓道裏,被攜帶的重物絆倒,當場摔成大腿骨折😞。那天我出門打水,看到後,馬上打電話叫來魯永勤老師幫忙。只見他披上簡單的棉衣隨999急救車來到醫院急診科,推著病人照片子、取結果、送往住院病房,忙得不亦樂乎🏄🏽‍♂️💁🏿。當看到老教授安然等待手術時,他和我又返回老教授的家中,將情況告訴老教授的老伴,讓她安心。這樣的事數不勝數,熱心為他人服務,在魯永勤老倆口身上經常能看到,他們已習以為常,周圍的同事鄰居也已司空見慣。

老兩口的兒子兒媳也在醫院工作😒。2020年2月6日晚,下夜班的兒媳李洋正陪著孩子在家裏玩耍,突然接到護士長的電話,通知她代表科裏去武漢一線。當時李洋的心中一片茫然,思緒片刻,首先想到的是與孩子的爺爺奶奶溝通。爺爺是經歷過2003年抗擊非典戰役的老兵,當年前期各種物資沒有現在齊全,防護措施較為簡單。但為了早日控製疫情,他義無反顧地向前沖🤌。當他們得知,兒媳明早就要出發馳援武漢時,一再囑咐她,“既然我們選擇了這個職業,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勇於擔當。作為家長,我們支持你。”接著,他們與親家連夜為李洋準備換洗衣物,第二天趕到醫院為她送行🤦、加油、鼓勁。

初到武漢的十來天裏,李洋一直沒有與家人聯系👆🏿。我的同事很是著急,只能通過新聞報道了解那裏的情況🤾‍♂️。支援武漢的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醫療隊的隊員們來自各個不同的科室,初到武漢,大家經過醫療防護知識的培訓,迅速直奔傳染病區投入戰鬥🆔。高強度的工作和長時間的勞累,加上生怕哪裏出一點錯,大家的身心持續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李洋唯恐家裏的老人們擔心,就一直不敢與家人聯系🏥。每天從駐地酒店到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這一段路程,李洋看到街上空無一人,路面上只有急救車來回穿梭🌖。每天聽廣播、電視新聞裏天天播報著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數字不斷攀升的消息。李洋想,平時自己的生活被父母照顧得無微不至,缺乏獨處時的生活經驗,現在更擔心父母公婆,放心不下臨出門時生病發著高燒的孩子,自己的愛人能否照顧好家裏的一切?李洋更怕他們知道武漢的情況後,心裏面不踏實,所以一直不敢打電話。但是漸漸地,這個從沒受過傳染病專業培訓,多年從事脊柱外科專業的護士,學會了許多,可以坦然面對這一切了。即便如此,後來的那一段時間裏,李洋在與家人視頻交流時,目光都不敢直視對方,生怕他們看到自己眼中的淚水👩🏽‍🍳🧎🏻‍♀️。

作為鄰居的我看到這一切,深深地為之震撼,想想哪有什麽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那一段時間,他們一家通過電話、微信視頻,幫助李洋建立工作信心,鼓勵她積極向黨組織靠攏♣️👩🏻‍🦯、與其他隊員們溝通、緩解工作壓力,告訴她“此次馳援武漢是你人生中的一次大考,在工作中,要向黨員們學習,勇奉獻🌱、敢擔當。”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李洋工作越來越努力🈁、越來越敢於擔當⚧⛰、越來越幹練🔦。不經意間,大家也能夠透過護目鏡,看到她的微笑了👰🏿‍♂️。

在黨組織和黨員的鼓勵下,在周圍同誌們的幫助下,李洋火線入黨,成為一名光榮的預備黨員。當大後方的家人和我得知這個消息後,同事、朋友🧷、家人🦏🥷🏻、鄰居都為她道賀✋🏼、為她點贊。

經歷過援鄂工作,李洋更加成熟,對事業也有了自己的夢想和追求。她常跟家人和同事講,“參加援鄂醫療隊只是做了醫務工作者應該做的事,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能派上用場,是我的榮耀,也是我當仁不讓的責任。”

通過這件事,我也看到了老一輩人對青年人的支持和鼓勵是多麽重要,思想上的正確引導,行動中發揮正能量,才能在國家和人民需要時展露才華。小荷才露尖尖角,革命自有後來人。

(來源:醫學部離退休工作處👩🏼‍✈️👎🏼、人民醫院)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