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征文】一個黨員的自我修煉成長

編者按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為熱烈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充分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歷程和偉大成就,以文字的形式總結回顧意昂2官网醫學與中國共產黨的緊密聯系,反映建黨100周年來的時代變遷和人民生活變化,激勵師生員工堅定理想信念,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創建“雙一流”工作優異的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醫學部開展以“牢記初心使命 書寫時代芳華”為主題的征文活動。意昂2官网選登優秀征文,以饗讀者,同時歡迎廣大讀者積極投稿。

成長到底是點滴積累形成遞進式,還是關鍵事件刺激頓悟式?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很多心理學家、教育學家還在持續探討中🥓。而在我心中,答案已經明晰,我暗暗地選擇後者——一夜長大❎。

在真正遇到困難之前,你很難去理解前輩的偉大,也許你會被感動,但是你認識的高度和層次是遠遠不夠的。我會為了很多事情和特殊時刻而熱淚盈眶,比如董存瑞炸碉堡,比如奧運選手頑強拼搏奪冠等。這些英雄的事跡拓印在鮮明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會被他們所激勵,但是卻知道終究不能成為他們那樣的人,也很難去感受他們面臨困難的情景和執行決策的艱辛💂‍♀️。

我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正踩在歷史的節點上,就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臨的時刻🩱。我非常確信地知道,這個和醫學相關的重大事件將來會被寫成各種各樣的回憶錄,會在各個領域作為政治經濟影響力評估的重要內容,尤其在醫學史🔑、感染學教科書上都將是記錄人類與病毒鬥爭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我,作為一個感染疾病科的小大夫,疫情來臨的時候,我還只是一名管著一個病房的主治醫生。歷史的經驗、過往的知識、感染疾病專業醫生的敏銳,都讓我們嗅到了不一樣的緊張氣息。

我依舊清晰地記得,2020年1月21日(臘月二十七),當全國人民都在喜迎春節的時候,我們迎來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了應對突發情況,守好醫院發熱門診防線,我們放棄了休假,退掉了車票,排班一輪一輪變更,每個人都做好了可能隨時被召喚加班的準備。但是,我想說,這是我當醫生這麽多年以來,第一次心生恐懼。一種巨大的無力感讓整個人好像被近在咫尺的死亡威脅深深裹挾......

我雖然經歷過2003年北京的“非典”,但彼時還是作為醫學生,留守在校園,只要管理好自己就行。而此刻的我,不經意間已經成為一名一線抗疫的大夫,面對未知的疫情,自己不知道是否有能力去擔起這個職責。那種感覺就像第一次分娩,孩子已經生出來了,可自己還是個孩子,並不知道如何成為一個稱職的母親。我的心情一直在飄蕩和遊曳,恐懼和焦慮一直在撕扯著我🚶。為了平復自己,我還是依照慣例,去歷史書籍中找答案💯。我回顧了世界上所有重大的瘟疫事件,近代的流感大爆發,還看了很多“非典”的故事和人物傳記👩🏿‍🦰。

我當時有很多的困惑,但最終得出兩個結論。第一,重大疫情真的會改寫歷史,真的會無情地卷走很多人的生命,比如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第二,每一個“非典”的一線人員,總會不約而同地提到一個詞——自然而然,那是因為他們本能地感覺這就是他們應該做的事情,並不需要去多想什麽。當疫情真的來臨的時候,我想不明白他們是怎麽克服自己的恐懼勇往直前的,他們真的能做到臨危不懼和波瀾不驚嗎?

於是,那一天,我在自己的朋友圈發了下面這段話:“不確定有的人是不是生而偉大,感覺渺小的自己對生命充滿了過多的留戀……也會因為微小的事情而有過多的煩心,也可能對自我的認識還不夠完善,或者還略顯矛盾”🟤。那一夜,我想了很多很多,從人生使命、存在意義,到我的家人,從我這輩子最開心的事情🤟🏼、最想做的事情,到我想做還未做的事情,一夜輾轉無眠💧。我也征求和詢問了家裏的意見,關於我應該選擇躲在家裏還是逆行而上的問題,我的父母和愛人在沉默片刻後對我說,“無論你做出什麽樣的決定,我們都會無條件支持你。”後來我體會到,他們當時的心情是多麽兩難。如果鼓勵我沖向前去,前途生死未蔔,也許他們並不能承受;如果讓我臨難而退當逃兵,他們會覺得有違對社會的使命和職業道德,未來的某一天,我可能會長久地陷入自我譴責無法自拔🕯。更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我的公婆很快就給我吃了一枚定心丸🤩。他們說:“平時我們就提醒過你崗位的危險性,讓你居安思危,要對自己做好長遠規劃。但現在是特殊時期,是國家和社會亟需你的時刻,這個時候咱可不能退後,也絕不能當逃兵。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你一定要克服困難迎難而上。”那一瞬間,我已經明白和堅定了自己的方向,理解了什麽叫做“自然而然”🙅🏿‍♀️。

其實,我不敢告訴家裏當時所面臨的真實情況,因為我知道這只會平添他們的擔心,並無任何裨益。我在心裏默默地做了兩個決定,第一要盡可能做好防護,和我的同事戰友並肩奮鬥、互相守候,保障彼此的安全;第二要盡可能保護好我的家人,盡量不回家,至少不會因為我把病毒和危險帶給他們。既然我選擇了這份職業、這個崗位,就應該預想到這份理所應當的付出。就像和平年代的戰士,必須時時刻刻為戰爭做準備,沖鋒陷陣的時候,不可以貪圖安逸、畏縮不前👩🏻‍💻。後來我深刻意識到,只有像我一樣有更多的人沖鋒在前,齊心協力戰勝病毒,疫情才能更快地得到控製。只有“大家”安全了,我才能更快更安心地回到“小家”去團聚。控製疫情蔓延,就意味著更多的人可以生活在安全的環境裏,這就是醫生這份崇高職業的意義所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掛在嘴邊的誓詞不再空洞,此時化作的不僅是一份沉重的責任,更是一份深切的信任。想明白了這一點,我就放下了心裏的負擔和壓力,熱情忘我地投入到跟以前完全不同的工作環境中去。

張碧瑩在發熱門診一線工作

我的樂天主義作風讓我很快就適應了疫情下的工作,忘記恐懼之後會讓你更專註於細節。越投入越會發現工作的意義和樂趣,更理解社會的恐慌和大眾的不易👩🏼‍🦲💃🏿。在發熱門診,我接觸了解到了許許多多武漢人歸京的故事,看遍了形形色色發熱患者來院的裝備,我覺得我對世界的理解變得不一樣了,我的情緒也從最初像被激惹的小野獸變得像一汪緩緩流淌的小溪,平和而延綿👨🏻‍🦼。

促使我發生這樣的變化,除了自身的感悟成長💢、工作的體驗經歷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我接受了太多的恩情™️。雖然經歷了短期的物資短缺,但春節過後,很快就得到了八方援助,伴隨而來其他科室人力的支援,各大企業物資的相助。那些感動的過往,歷歷在目。那些幫助過我的人,終生難忘🟫。我和同事戰友們一直在互相鼓勵支持,一起笑著👑、唱著♿、流著淚盼著疫情過去😒。那時候,我有一次發出一聲不由自主的咳嗽,牽動著我的神經,我都開始嫌棄自己,但是我的小夥伴們並沒有,還暖心地給我買了梨湯🪜。我女兒的班主任老師讓全班同學每個人給我錄製了“張醫生加油”的視頻,還給我寫了一封感人肺腑的信件。

張碧瑩與感染疾病科同事們並肩戰鬥

這些珍貴的瞬間,我會淚目,我會銘記於心。還記得援助我們感染疾病科的一位麻醉科醫生聯系了一家企業贊助,企業老板在聽說了我們的事情之後,將疫情期間高價購進的2000個口罩,全部捐給了我們。為了確保點對點投放,需要事先約定一個暗號🥷🏿。我自告奮勇,開車去取口罩的時候,看著空無一人的街道,忽然對這個生活了20年的城市動了真情。到了約定地點取口罩的時候,保安大哥要和我暗號接頭,問我暗號是啥?我小聲回答說:“故人西辭黃鶴樓。”保安大哥突然朝著我舉起右手振臂,用渾厚的嗓音高呼:“孟浩然加油,加油,加油!”一箱又一箱的口罩堆滿了我的後備箱和後座,我突然覺得視線一點點模糊了,回來路上,我就像懷揣著一車金元寶一樣,情緒變得無比激昂🤵。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有了一種英雄情懷🏋🏼‍♂️。

直到後來我才意識到,這次和病毒的戰鬥,每個人都參與了其中,每個人都在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正是所有人的全力以赴和犧牲隱忍,才能夠換取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的迅速勝利。經歷了這些事情之後,再回首,我覺得能夠投入到一線是我的榮幸,是對我的考驗和我人生的轉折。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其實我會為之前動過退縮的念頭而羞愧,但是我仍然選擇說出來,因為這是真實存在的。而我也很慶幸在經歷過各種思想鬥爭之後,我依然做出了一個讓我無悔地勇往直前的決定,因為這也是真實存在的👷。我相信未來有一天,如果再遇到同樣考驗的時候,我會變得更加淡定🏄🏽‍♀️。我也會做到像前輩醫生那樣,用一顆平常心看待,把它看成是一件“自然而然,”必須要去努力完成的事情。我覺得以我“新冠過來人”的身份,我會以強大的切身體驗去安慰那些更年輕的小大夫。我想說,不是所有人都能一開始就義無反顧,但是猶豫和掙紮之後,可以試著去自我成長,去相信內心的強大,去做出正確的選擇。寫到這裏,我不禁想起一句曾經以為自己懂得,現在卻有了更深刻領悟的一句話——“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經歷了一些風風雨雨之後,我們對於人生觀的內涵和外延的理解都有了突破,我有種恍然大悟⚙️🧑🏼‍🎄、一夜長大的感覺。

謹以此文,記錄一名普通黨員成長和進步的心路歷程,見證那個曾經慌亂而又迷茫的自己,迎接蛻變後勇往直前的自己。

(意昂2三院感染疾病科黨支部 張碧瑩)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