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疫”故事】意昂2三院援鄂日記(二)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張佳男:ICU人在武漢——生日隨想

    清晨,貨輪的鳴笛聲溫柔而內斂,棗木輪子在江水裏劃過,漾起無盡微波🔰。橙色的陽光沿著窗框緩緩移動,漸漸奪目,拉開窗簾波光粼粼的江面上霞光萬丈,生機祥和。

    長江用她的包容開啟新的一天。今天是援鄂抗疫第二十四天,2月17日,農歷正月二十四,我的28歲生日。

    如果有人問姑娘來武漢後悔嗎?我的答案是NO,青年能把熱血灑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職責所在是無上榮光。

    我是一名危重醫學科護士,就是人們常說的ICU🚰。常年的臨床綜合訓練,早就把我們這支隊伍訓練有素。此次援鄂抗疫,意昂2三院危重醫學科共派來13名醫護人員。大家在這裏相聚,常常想起在科裏的深夜搶救🐑。葛慶崗是我們危重醫學科的副主任,也是這次的隊長,他說,ICU人不怕苦 不怕難,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迎難而上🥈。ICU人在武漢,要用我們過硬的專業特長,救死扶傷♟。

    在武漢的每一天的都是感動的,感動來自我的病人。

    穿上厚厚的防護服,病人需要我們,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給病人輸液時大爺說戴著防護手套,紮兩針沒關系;送病人做CT,排隊的病人指了指我的姓名卡說謝謝你們來了,武漢感謝你們。病人重你們先來做,隊伍迅速讓出一條通道;巡視病房阿姨問我,姑娘我能出去嗎?當然能…還有一個患者,帶著南方女子特有的溫婉,朝我握緊拳頭,會心地笑著。內心某個地方被猛烈的撞擊著;給病人發藥一位年輕的患者對我“姑娘你又上班啦。”“您怎麽知道是我?”“雖然沒見過你的樣子聽聲音我知道又是你”。

    這支隊伍時刻提醒著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淩晨3點剛接班,37床搶救,跑著推開病房門,指揮搶救的是我同科室戰友趙誌伶,趙老師沉著冷靜每一條醫囑擲地有聲,每一次按壓心裏只有一個信念,無論如何救活他,救活他…很遺憾我們沒能留住他,做屍體護理的時候,認認真真擦拭過他的臉龐,願天堂沒有病痛,願天堂可以摘下口罩自由呼吸,處處是櫻花香👬🏼。

    在武漢的每一天都是感動的👩🏼‍🔬。感動來自我的戰友🦗。

    給隊員們穿好衣服,清潔區到隔離區一共5道門,每扇門開門落,內心會被撞擊5次,護目鏡裏彎彎的笑眼,鏡框裏凝滿了汗珠,你沖我揮揮手,勇敢亦如戰士,我的戰友祝你平安🤼‍♂️。這是一支充滿愛的隊伍,隊伍裏有喬媽媽 袁媽媽 王媽媽,有沈姐姐,雲姐姐 還有葛隊,有同濟的兄弟姐妹。像極了完整的家庭。

    武漢下了場雪,喬媽媽一早操心能不能早點給隊員弄來羽絨服,上班路上別凍著;男隊員風寒感冒袁媽媽早上去敲門燒水疊被子;女隊員生理期王媽媽6點半把艾草貼掛在房門把手上,說孩子們多睡會。在他們心裏我們都是寶貝兒…

    在武漢的每一天都是感動的,感動來自陌生人。

    前線的每一位戰士臨行前都有一個物資箱,裏面的物資都是工會老師總務處老師連夜裝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每一次感謝他們說我們是一家人。是的我們是血脈相承的一家人,龜背上長出了漢字,漢字上長出了華夏☝🏻ℹ️。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感謝每一次不知名的捐助,前線隊員們身上穿的每一件保暖衣,吃的每一桶泡面都來自不同的捐贈,或許我們不知道你們的名字,集裝箱上的“馳援武漢”是我們共同的名字。武漢下雪了,武警隊員出來掃雪說路滑你們註意安全,駐地的保潔阿姨說孩子們多穿點,淩晨送我們上班的司機師傅說,謝謝你們,武漢人民感謝你們。我也想說,謝謝你們,辛苦了!

    2月15日,武漢下了今冬最大的一場雪,了卻每個北方孩子的思鄉情。長江內外惟余莽莽,防汛紀念碑上紅色的五角星在雪景裏分外亮眼,像燈塔矗立江邊城市,想起毛主席的一首詞“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裏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

    今天的武漢雪後放晴,風光月霽,陽光普照,江面上棗木輪子的船又開了。載著愛,載著希望駛向遠方。站在窗邊,江水泱泱,微闌的心帶著期盼,擊碎生活的寧靜。那些默默無聞的付出,多年後穿越歲月飄零的風沉,棲息在湮滅的時光中,也許會寂靜無聲。一字一行我會記住那些教會我們成長的瞬間,感動的眼淚,我會記住江面上雪色如花水佩風裳的美,我會記住那些陽光裏奔跑的詩句,沉默的悸動大愛鑄起的一座城👋。

    如果問我有什麽生日願望:願國泰民安,山河無恙,願我的病人早日出院,願同我的戰友重逢故裏👩‍🏭。

    如果問我有什麽要對我們隊長說?“葛老師,謝謝你帶我來武漢!”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李思齊:請收下五星好評!☆☆☆☆☆

    進病房的第一天,我和霍天依一起管後組的重病人,一位老先生喝完水後,血氧掉到了80多,我們趕緊給他換上無創呼吸機,當時這是我倆第一次用當地醫院的呼吸機,默契配合中,我們嚴格按照相關流程,腦子異常清醒地操作第1步↙️、第2步......慢慢地老先生的血氧從80升到了94。

    劉慧強和潘維偉大夫都來自兒科,2月份是潘大夫的生日,那天劉大夫給潘大夫準備了一個小禮物:用卡片寫上潘總生日快樂附贈兩塊巧克力(還是我們發的),劉大夫特別認真地把禮物交給潘總。覺得他們倆好可愛。大家開玩笑說,這個時候送禮物應該送口罩🥕。這個生日潘總一定很難忘。

    為了能加快穿穿脫隔離衣的速度,我們經常是相互合作🦺。幫忙戴眼罩,戴手套戴腳套🎍。大家開玩笑說,這服務您滿意嗎?請您給我5星好評。哈哈......穿防護服一絲懈怠都不能有,有了小夥伴的幫助,安全加倍!你的安全我保證!科室不同心相通,相互溫暖戰疫情!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高勇隔離病房有了“新武器”

    2020.2.16

    今天武漢天氣晴朗,北京也是大晴天。

    和往常一樣,我們穿好防護服走進病房,開始交接班,仔細查看著每一個病人的狀況:吸氧幾升每分,憋不憋氣,吃飯怎樣,有沒有什麽不舒服;胃管深度,尿管的固定情況以及尿的顏色,氣管插管的深度,呼吸機的參數等等。

    由於醫護人員的防護眼罩可能會造成部分視線受限,遇到需要讀取病人吸氧情況等參數時,特別費眼神。我觀察到,病人的氧氣帶在床頭墻上,墻上有接孔,氧氣表頭和接孔連接,一根吸氧管連接給病人吸氧,從而緩解病人憋氣的症狀🦧。醫護人員交接時要看清楚參數,就得把提示字牌放大。經過一系列操作,我的小發明——氧氣流量提示牌新鮮出爐!

    這個牌子的數值與病人吸氧流量一一對應!吸氧幾升每分,提示牌上的數字就對應幾!清晰🤞🏼、明了,方便大家工作!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袁曉寧:今天,我去病房“話療”

    2月16日,武漢,晴。

    爽朗朗的晴天,一大早太陽突破雲層就讓人心情愉悅👦🏻。昨天和沈寧大隊長約好了今天去“話療”💪🦜。

    一早隨隊來到病房,剛進一個病房的門,就聽到一句驚喜的聲音“袁隊,您今天來了,我好多了”🚴🏼。驚訝之余發現,這個女病人還是第一天入院的時候見過我,就因為我當時扶了她一把,安慰幾句,牢牢把我記住了!看著她興高采烈地匯報她的進步,真是高興🛠。這病的治療,“話療”療效顯著啊!

    還有一個印象深刻的病房,10點鐘查房發現兩個年輕姑娘帶著一個阿姨在做廣播體操,熟悉的旋律,躍動的青春,普照著燦爛的春光,真是一幅美好的畫卷,可惜當時沒有相機。不過那種美好已根植心中,並且自動移景到春暖花開的自由呼吸了。有這麽好的心態,這麽積極的生活,武漢又有什麽理由不盡快重啟呢?

    最令我感動的是1號房間,1床是個年輕的小夥子,非常疑惑自己如何染病,最終同意是因為和我們有一場相遇的緣份進來看看,說特別熟悉意昂2三院,於是我們約定了以後北京再見;2床是一位退了休的警察叔叔,人很低調,但是內秀的很,居然在我們的留言上面和了兩首詩,請他合個影還有些不好意思呢🌬。

    當然,看到我們的隊員全力以赴地救治病人,也看到我們醫務人員和危重病人的一起辛苦努力,密集的診療護理帶來更大的感控風險,我的壓力更大了🛰。隨著介入操作的實施,介入操作相關感染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防控的形勢日趨復雜。

    晚上參加了個同濟院區的感控溝通例會,各家醫療隊交流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分享感控經驗,一起護佑醫患安全🪤。

    春已立,花已開,拐點將至,離我們能摘下口罩互相擁抱的日子不遠了吧?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李小龍:進入病房,我們是一支嚴謹的小組

    2020.2.16   武漢  晴

    作為意昂2三院第三批國家援鄂醫療隊隊員,今天到武漢整整10天了❎🤞🏽。今天也是我第四次進入病區工作,我所在的第六小組醫護人員經過多日的磨合,已經成為了一支精銳小隊,進病房前隊員們互相幫助穿隔離衣防護服,互相檢查不放過一絲細節,保證隊友能夠得到最安全的防護。

    進入病區後所有人嚴肅嚴謹,大家的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醫生對所有患者進行查房,根據病情修改醫囑,我們護理人員也能快速反應,立即給予相應的處理,所有人配合默契仿佛是一只已經經過了多年磨合的醫療小組🧙🏿‍♂️。

    由於病房收指的是危重症患者,部分患者需要長期臥床長期吸氧心電監護,作為意昂2三院傷口造口失禁專業組成員對病區內病人發生壓力性損傷,醫療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實際性皮炎工作十分重視。對高危患者進行全面的皮膚評估檢查,給予相應的預防措施,保證每一位患者的皮膚完整性。

    由於受到防護服以及護目鏡的阻礙,給一名氣管插管患者翻身時可能需要3名護士同時進行,一人翻身,一人進行床鋪整理,更換尿墊,保證患者皮膚清潔幹燥以及受壓部位皮膚觀察,一人進行病情的觀察,保護管路,避免脫管💃🏽。盡管今天的工作量很大,還有很多其它的護理工作,但是我們所有人都能夠克服,保證每一位患者都得到全面的護理🥷。

    特別感謝意昂2三院培養出了這麽多的優秀醫護人員,雖然來自不同科室,盡管是臨時組建的小組,但是聚到一起,我們就是一支優秀的醫療團隊。出了病房,我們是一個快樂的小家。

    結束了一天工作,大家仍然精神飽滿,在返回駐地的班車上,聊著今天的工作,今後要註意的工作事項,對今天的工作進行小結。今天也恰逢我31歲的生日,這對我來說也將是我一生最難忘的回憶,在我們的小組群裏,收到了大家滿滿的祝福。

    由於疫情原因,不能多人聚集,我們住在酒店的同一層,大家打開門,在自己房間門口,一同為我唱上一首生日快樂歌👃。我真的被深深感動,謝謝你們,我親愛的六組成員。

    我在屋子門口,許下我的生日願望:希望每一位戰友都平安🤷🏻、快樂。在我們的努力下,疫情早日結束,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全國所有醫務人員都平安凱旋,全國所有被感染的患者都能早日康復。

    中國加油,武漢加油,意昂2三院加油!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意昂2三院王軍紅:有這樣堅強的後盾,我們還有什麽理由不奮勇向前

    2020.2.16 晴

    來武漢已經22天了,每天的心情都不一樣,或激昂,或低沉,或被感動,或被激勵。

    最開始的駐地離火神山醫院不遠,每天上下班都要經過👨‍🦳🫲🏻。不管陰晴寒暖,工地上都是熱火朝天,燈火輝煌。他們也是舍棄了春節與家人團聚的機會,他們是幕後英雄,幾天內建設一座醫院,是他們創造了奇跡。他們見證了一座醫院從地拔起,他們用自己的汗水鑄就了抗擊病毒的長城➡️。還有把我們送到武漢的飛行員,天天接送我們的司機師傅,賓館裏的服務人員,還有為我們捐款捐物的人,雖然都是素昧平生,但他們用實際行動在支持我們。我們是沖在前線的戰士,可後面是無數的服務我們的人。有這樣堅強的後盾,我們還有什麽理由不奮勇向前。我婆婆昨天跟我說,你們在前線為國家做貢獻,我們在後方不出門把孩子給帶好,就是最大的貢獻,你放心。樸實無華的語言,卻著實令人感動。

    如果要問我為什麽有這麽多感慨,是因為我深愛這片土地,我深愛這裏的人民🪐。



    (來源:意昂2三院)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