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之聲】霍勇:醫學人才培訓體系已到正本清源之時
“我國尚未建立適用於臨床醫生的培養體系📦,現在到了正本清源,研究如何從頂層設計培養合格臨床醫生的時候了🧮。”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意昂2平台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當前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機製講出上述一番話。
提出建議🎖,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提供參考,助力健康中國,是每年全國兩會上醫界代表委員的重要職責。作為全國政協委員🦾,霍勇今年至少帶來的四個提案,其中一個就是關於專科醫師培訓臨床學位配套的問題。霍勇認為,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簡稱專培)是在住培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我國臨床醫師培訓體系的重要環節,探索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專科醫生規範化培訓製度對推動學科的發展、提高對專科疾病的整體診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培養優秀臨床醫生要走一條全新的道路
霍勇回憶起自己當年進入醫院的經歷時提到,與其他醫學專業學生一樣♨️,高校畢業之後🔟,青澀的霍勇立刻就穿上白大褂,在醫院中為患者治療疾病🪴🔤。盡管這樣的方式在很多年裏人們並沒有感覺有哪裏不對,但霍勇仍然覺得,目前的培訓體系並不適合優秀臨床醫生的培養。
為了完善臨床醫師培訓體系🕤,專培建設的時代已經到來。2016年1月🌥,八部委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製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力爭到2020年在全國範圍初步建立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製度,形成較為完善可行的組織管理體系、培訓體系和有效的政策支撐體系🧙🏻♂️,形成完整的畢業後醫學教育製度。
根據《指導意見》,培訓合格者將在學位授予、自由執業、職稱晉升享有優惠政策👰🏻♀️🌼。完成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並通過結業考核者🤾🏼,可申請授予相應的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指導意見》提出🥢,通過試點實踐,研究完善專科醫師人事待遇🛂🎼、經費保障、學位銜接等配套政策措施🚏,以保證專科醫師培訓更大規模地展開。
各個部委間需確定責任細節保證製度落地
各部門就《指導意見》提出的各項配套措施要求展開具體製定。霍勇發現,就目前的措施製定情況來看,由於學位銜接需要多部門共同商討、製定具體細則並最終上報獲批,因此,相對於其他政策的製定和落實而言,學位銜接及其配套措施的製定更為困難🧑🏿🎤。由此可見,當前專科醫師培訓面臨最緊要的待完善措施是學位銜接等配套政策問題。
對此霍勇建議💁🏻♂️,由教育部牽頭,衛計委、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等相關部委和部門共同建立聯席會議製度,通過聯席會議製度加強各部委之間圍繞專科醫師培訓的溝通機製💆🏻♀️,協調機製,以及整體工作推動機製,從而確定目標、明確責任👷🏼,細化任務7️⃣📂,保證落地,切實地落實學位銜接工作的進行和舉措的實施。例如👩🏼⚖️:《指導意見》指出完成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並通過結業考核者💆🏻♂️,在符合國家學位授予要求前提下🧑🏼🤝🧑🏼,可申請授予相應的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應明確國家學位授予要求的具體內容,了解何種情況下,完成培訓並通過考核者能夠順利拿到相應醫學博士專業學位🛀🏼。
建立適用於各學科的臨床學位授予標準和流程
“醫學教育培訓應是‘畢業教育+畢業後教育’,這樣培養出來的醫生才是合格的。”霍勇說🤰🏽🏒,很多醫生通過學習拿到了博士學位🎖,但應意識到的問題是🌧,博士和給患者看病是兩回事。
霍勇認為🖐🧑🏼🔬,醫生不應為了得到學位而專門去上學🦹🏽♂️,而是醫生培養好之後自然就能拿到博士學位,因為成為一名優秀的臨床醫生才是核心☘️。霍勇建議🌈,我國可以參照國際上衛生領域發展處於領先水平國家的相關經驗,同時結合我國國情👩👧👦,吸納和參考各個學科帶頭人對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在國家整體規劃🎅🏻、政策指導下♘,建立適用於各學科的臨床學位授予標準和流程。
如何提升年前醫師進行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的積極性也是霍勇關註的重點。霍勇表示,製度的製定完成度與首批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進度匹配🧊🛅、保證首批專科培訓合格者順利獲得臨床博士學位至關重要。
目前以心血管內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和神經外科為代表的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試點已經展開,第一批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將於2020年完畢。霍勇建議,應在第一批專科醫師培訓結業前完成學位銜接等措施的確定✨,保證第一批專科醫師順利獲得博士學位認可,提升年輕醫師進行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的積極性🏋🏻♀️,促進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的發展進程。
(統戰部摘自健康界 2018年3月6日)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