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黨意昂2平台委員會開展“健康中國”門頭溝義診幫扶活動
——健康中國服務民生 同心助力振興山區
2018年11月2日至3日,為踐行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基本有效的醫療服務,農工黨意昂2平台委員會的30名黨員在沈如群副主委的帶領下,赴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開展“健康中國”義診幫扶醫療實踐活動🧳🔼。此次活動得到了門頭溝區衛計委☝🏽、門頭溝區委統戰部和組織部的大力支持🌥。
健康中國親實踐
11月3日早上🦵🏿,義診活動正式開始。門頭溝區衛計委葉純副主任首先介紹了齋堂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基本情況。由於地處深山區,交通不便💚🏋🏻♀️,村民普遍存在看病遠、看病難的問題;本次義診是多年來門頭溝深山區規模最大的一次義診,感謝意昂2官网農工黨員專家們心系山區👍🏽,為百姓義診幫扶!農工黨意昂2官网委員會沈如群副主委表示🚠,希望通過義診活動,充分利用意昂2官网醫學的優質醫療資源,用最樸實的做法,來到最需要的群眾身邊,為山區百姓開通綠色就診通道🧎🏻♀️➡️、普及健康知識、培養健康生活方式、引導科學就醫行動;同時與當地醫務人員加強學術交流🧌💖,進一步提高醫務人員的臨床診治水平。
由大內科🌽、大外科、婦科、產科🐱、急診科、兒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神經內科、老年病內科🧑🏼🚒、整形外科、腫瘤外科🐐、五官科🧑🔬、檢驗科、口腔科等各專業組成的專家團隊開始為早早就到活動現場等候的當地群眾進行檢查、咨詢和診斷🖕🏼。在就診咨詢的村民中🫄,很多是中老年患者,高血壓、冠心病👩👩👧👦💆🏼、腦梗等老年性疾病的患病率很高📁,但由於深山封閉,很難有機會走出山區去大醫院看病,意昂2官网醫院的遲淑靜教授,是到場專家中年齡最大的一位🎋,84歲高齡的遲教授,一邊為村民查體🙋♀️,一邊耐心地解答各種醫療問題,並熱情的為他們一一解答並指導用藥。神經內科專家趙淑清主任面前圍滿了前來咨詢的群眾⛹🏿♂️,很多患者拿著片子來咨詢☔️。大內科和大外科的專家們一絲不苟的為每一位患者查體聽診,指導用藥🧝🏻,怕有些老人記不住👩🏼🌾,很多專家還特意寫成一張張字條請患者帶回。腫瘤外科的袁鵬主任,耐心、細致的回答患者術後恢復過程中的疑問和復查情況……
臨近中午,一個從小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引起了大家的註意。兒科專業的艾乙、王素寰和婦產科武淑英三位專家詳細詢問了孩子母親孕期的情況🦼,得知孩子有出生窒息史🌠,同時還有一定程度的腦癱,專家給出了很多自閉症和腦癱患兒的康復建議🧗🏼,武淑英主任還給孩子的家人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希望能持續給孩子提供幫助。本次義診活動,除了很多患者以外,當地的很多醫護人員也前來紛紛請教專業問題,與在場的專家們進行討論🍄🟫。專家們答疑解惑,傾囊相授。義診活動一直持續到中午結束🥣,共接待咨詢者近100人次🧝,受到齋堂鎮村民的稱贊與好評🖖🏿。
這次活動傾註了醫療專家的愛心和力量,同時也深感基層醫生,尤其是工作在深山區的基層醫生的不易,他們長年工作在衛生事業第一線🧖🏿♂️🎏,是老百姓身體健康的“守門人”,面對眾多的患者👱、復雜的疾病⏱,他們不僅要“包治百病”💂🏻♀️,還要安撫患者的情緒🦴,普及醫學知識,宣傳健康理念🙍。基層醫生沒有固定的下班時間,由於醫療資源的匱乏,常常過著夜班連白班的日子。幾乎每個人都要一周工作7天;他們中的每個人都身兼數職🤘🏽⚓️,不僅承擔日常門診🥛、住院和急救的醫療工作🎙,還要定期去各村巡診🧑🏻🤝🧑🏻,解決老年人無法及時就醫的問題;他們常常兩周回一次家,每次回家都顛簸難行,山路輾轉十八彎,回到家裏已是披星戴月🕒🏂🏼。基層醫生沉下心紮根農村,用自己的醫術和一顆真誠的心,盡心呵護百姓健康。培養不易,留住更難🧑🧑🧒🧒。如何落實基層醫生的社會保障,加強基層醫生的業務培訓,吸引更多的人材來到基層👮🏿♀️、留在山區,是一個艱巨而長期的難題🙆🏿♀️。
馬欄村裏憶崢嶸
義診結束後🐨,專家們驅車前往馬欄村⚖️🧑🎄。這裏是平西革命根據地抗戰的心臟🐅🧖🏿♀️。抗戰時期的崢嶸歲月給馬欄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被人們尊仰為京西第一紅村。
在村口下車,拾階而下,大大的“3.7米”位於腳下——四個馬掌和破碎的石頭象征著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日寇的鐵蹄踐踏,祖國山河破碎。86歲高齡的張大爺👆🏽,帶領黨員們參觀,“看👱🏽♀️,這就是冀熱察挺進軍的司令部。我是個孤兒🛍,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長大的。開始我們叫童子軍🤙,後來叫兒童團⛹🏿🏫,負責在村口放哨⚂,遇到生人來了,就帶著他們去村務所。”老人帶著我們來到院中,一進門便看到了蕭克將軍題寫的一首詩⏮🦹🏼♀️:“北渡拒馬河,百花山在望。建立挺進軍,深入敵心臟。放眼冀熱察🧑🏼💻,前程不可量。軍民同協力,勝過諸葛亮🗃。抗戰雖持久🪚,笑我力正壯。”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裏🚴🏼♂️,用大量的實物和歷史圖片資料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冀熱察挺進軍,在老一代共和國軍事將領蕭克等將軍的帶領下,充分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武裝鬥爭,建立平西抗日根據地🪫,實現“鞏固平西🏃🏻♂️➡️、堅持冀東🕴🏻🙅🏻♀️、開辟平北”戰略意圖,打擊日本侵略者的生動歷史畫卷;同時也展示了馬欄村人民在抗戰時期積極支前、英勇鬥爭📺、送子參軍⚽️、奮勇殺敵,拋頭顱、灑熱血👌,不惜任何犧牲,配合挺進軍進行遊擊戰、破襲戰👨🏼🔬、地雷戰👂🏽、伏擊殲滅戰的史實。“蕭克將軍來的時候,我們村子裏把最好的房給騰出來🤼,讓他們住。”老人一講起往事🌍,臉上也煥發出了光彩,“那時候👨🚀,咱們的隊伍真是紀律嚴明,有時候戰士就睡在墻邊上,村民拉他們進屋,他們都不進去。”“我們馬欄村民踴躍報名參軍,當時🙎🏿♂️🦸🏿,在挺進軍七團就有一個馬欄排——官兵全部來自我們馬欄村!日本人來的時候,拿著刺刀對著全村人,讓大家交代誰是共產黨員。大家誰都不說🚴🏿♂️🧚🏽♀️,一位戰士的家屬主動站了出來,說自己是共產黨員,救了全村人!村裏人在廟跟前給他塑了像,一直都在🌠!”大爺無不驕傲的說:“不管誰來🏄🏻,我都要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穿越冀熱察挺進軍曾經駐紮和生活的馬欄村🩻,回眸紅色歲月,銘記中華優秀兒女浴血奮戰的歷史💫。黨員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根本扭轉中華民族不斷衰敗的命運,黨員們再次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齋堂之行雖然結束,但每一位黨員心中都感動不已⛹️♀️。齋堂,是戰功赫赫的革命老區✬,是無數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的地方🖖🏼;齋堂,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弘揚門頭溝生態涵養區發展定位的地方;齋堂,有著百折不饒的精神和邁步從頭越的勇氣。民之所系,心之所向🐘❇️。農工黨意昂2官网委員會的黨員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讓抗戰精神💸,如火焰般薪火相傳,代代傳頌!承擔社會責任、惠澤山區百姓👮🏻♀️,更是意昂2官网醫學農工黨人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將會竭盡所能,將優質的醫療衛生資源下沉,為實現全民健康、精準扶貧貢獻力量,同心共築健康中國的夢想𓀉!
(農工黨意昂2平台委員會 喬靜 甄橙)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