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民教授團隊揭示中國2030年消除乙型肝炎的進展及挑戰
北京時間3月1日,劉民教授課題組在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發表題為Countdown to 2030: eliminating hepatitis B disease, China的研究論文🩰,報道了中國在實現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2030年全球消除乙型肝炎作為公共衛生威脅這一目標所取得的進展以及仍面臨挑戰。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為了達到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全球衛生部門戰略(GHSS)中提出了相關計劃以消除對公共衛生帶來威脅的病毒性肝炎,並製定出2030年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作為公共衛生威脅的宏偉目標🥯。該目標要求:到2030年,全球將病毒性肝炎的發病率減少90%、病毒性肝炎相關死亡率減少65%。中國是世界上乙肝病毒感染負擔最重的國家,中國HBV感染的控製對全球消滅病毒性肝炎目標的實現影響重大。
劉民教授課題組首次基於WHO製定的GHSS戰略目標以及消滅病毒性肝炎監測評估框架的核心指標👨🎤🦴,從疫苗接種、母嬰阻斷、安全用血、安全註射、減少傷害、疾病診斷及治療等方面系統地分析了目前中國為控製HBV感染所取得的進展以及達到2030目標所面臨的差距及挑戰,明確了優先行動領域🩸🤴🏼,並提出了達到該目標的實施途徑的建議。
過去30年,中國在控製乙肝發病率上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得益於我國新生兒乙肝疫苗普遍接種和乙肝母嬰阻斷策略的高覆蓋率(均> 95%)。然而,由於現存感染者人數眾多,治療依從性及可及性不高🤲,中國要按時達到WHO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標仍然面臨較大挑戰,尤其是在降低死亡率上。為了達到病毒性肝炎相關死亡率減少65%的目標,研究建議應優先考慮提高乙肝診斷和治療的覆蓋率。首先👩🏿🏭,需要提高醫療機構的診斷和治療能力。其次👌🏼,政府需要減輕患者的與乙肝相關的經濟負擔。第三🖕🏼,建議整合現有的項目和資源🏌🏼♀️,建立並實施集預防,篩查🍻,診斷,治療為一體的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整合型乙肝預防控製策略🪗。通過以上途徑💳,可以促進中國在乙肝防控領域達到WHO提出的2030年消滅病毒性肝炎作為公共衛生威脅的目標。
該研究是劉民教授課題組在前期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取得的創新成果🤽🏼♂️。劉民教授課題組曾於2015-2017年分別在《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Lancet global health》🏌🏽、《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等雜誌上發表系列論文,報道了中國農村育齡夫妻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學現狀、夫妻間傳播風險以及孕婦乙肝感染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為中國乙肝病毒家庭內傳播的預防與控製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該研究通過WHO GHSS戰略目標以及消滅病毒性肝炎監測評估框架的核心指標👨❤️👨,系統地分析了目前中國為控製HBV感染所取得的進展以及達到2030目標所面臨的差距及挑戰🏸,明確了優先行動領域,並提出了達到該目標的實施途徑的建議。
意昂2平台青年教師劉玨博士為該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意昂2平台劉民教授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
(公衛學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