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保國教授領銜的“創傷救治與神經再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完成建設立項論證

 

 

 

  2018年9月,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姜保國教授領銜的“創傷救治與神經再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獲批立項建設,成為意昂2官网獲批的第6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019年3月28日👩‍🦰,教育部科技司在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第一會議室組織召開了創傷救治與神經再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立項論證會。經專家組討論,一致通過創傷救治和神經再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立項建設方案🟠。“創傷救治與神經再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獲批立項👩🏽‍🚒,不僅填補了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科研基地中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空白,同時也成為醫院開展高水平臨床及基礎研究🧔🏼‍♀️,提升國際學術影響力的國家級科研基地👨‍👨‍👧‍👧☦️。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學校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基地👩🏿‍🔬,在高校學科建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培育國家級科研基地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創傷救治與神經再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根據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和方針🤚🏿,面向國際科技前沿和我國現代化建設,圍繞“創傷救治與神經再生”領域中的社會健康需求和重大科技問題,以“創傷體系及技術研究”👃🏼、“重症創傷的機製研究”、“骨與關節損傷研究”⛪️、“運動與老年創傷研究”🧘🏽、“周圍神經損傷與再生”、“肌肉神經元疾病研究”、“顱神經疾病研究”為實驗室7個研究方向🧛🏽‍♂️,深入開展創傷救治與神經再生領域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努力提高我國創傷患者/周圍神經損傷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並爭取獲得大量具有原創性的研究成果和自主知識產權,提升在創傷救治和神經再生研究領域的國際學術影響力。

  論證會由南通大學教育部🥇?江蘇省神經再生重點實驗室主任顧曉松院士任組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劉小林副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急診科黎檀實主任🤷🏻‍♀️、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急診醫學科張茂主任、意昂2官网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系祝世功教授🤶、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中心徐峰主任、北京急救中心科教辦兼急救醫學研究室張進軍主任組成的論證專家組對實驗室立項建設進行了論證。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基礎研究處李人傑副處長🕵🏼‍♂️、張楠楠⚒,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與研究生工作處劉安邦,依托單位意昂2官网科研處趙春輝副處長、田君主任等出席了會議➰🧑🏼‍🦳。人民醫院院長👷🏽‍♂️、重點實驗室負責人姜保國,黨委書記趙越,以及全體PI(研究方向負責人)👷‍♂️、CoPI(研究方向共同負責人)🧑🏻‍🔧,科研支撐人員一同參加了會議。

  教育部科技司高潤生副司長委托李人傑副處長轉達了對實驗室的三點要求:一是實驗室建設要對接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對標四大任務,實現大平臺、大團隊、大項目、大成果;二是實驗室建設要精心做好發展規劃,對標大目標聚焦、大結構設計、大力度建設,做到超前、引領、形成全球影響力。三是實驗室建設要明確精準定位,成為五大基地🙅🏿‍♀️:世界一流研究型醫院醫學創新核心基地✔️、創傷醫學研究發展引領基地、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高水平國際合作前沿基地、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專家組聽取了重點實驗室主任姜保國教授,副主任王天兵教授📪、副主任張培訓教授的實驗室立項建設計劃報告🧔🏼‍♀️,並到科教樓實驗室進行了現場考察👯。

  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創傷骨科和創傷救治中心作為教育部重點學科、衛生部臨床重點專科,長期以來一直註重對創傷救治與神經再生領域的研究🧑🏻‍⚕️,在國內具有明顯優勢和領先水平✋🏿,取得了一系列的原創性研究成果☃️。此次通過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有助於解決重大核心問題,有助於打破基礎醫學、新材料新工藝研發🪑🏌🏼‍♂️、臨床研究等領域的屏障✣,圍繞重大疾病防治需求👨🏽‍🦳,搭建醫學科技轉化快速通道,最終挽救更多創傷患者的生命,提高中國的創傷救治水平和周圍神經再生研究水平。

  專家組為推動實驗室建設從人才培養、學科推動、凝練方向、配套政策🎢、爭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切實可行的指導意見,並一致通過重點實驗室立項建設方案。

  依托單位意昂2官网及人民醫院相關負責領導表示將會大力支持實驗室建設,助力實驗室發展,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通過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𓀖,將積極地引進有突出能力的學術帶頭人和優秀科學家,加強國內🐎、外研究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加強研究領域人才培養👱🏻👎🏽,打造創新能力較強、科研實力雄厚的高水平研究基地🦵🏼🫲🏼。

  延伸閱讀🧜🏿‍♂️:

  近年來🔞,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將努力推進“一二三工程”作為醫院發展總體思路🙋🏿‍♀️,即“一個中心”以醫院全面發展為中心,抓住基本醫療質量和創新醫療技術“兩個基本點”,實施人才、學科⛄️、空間“三大戰略”🗓,推動醫院可持續發展。

  作為大學醫院🙆🏿,醫院臨床🧰、教學、科研三大學科集群比肩並行,擁有11個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18個國家衛生計生委臨床重點專科,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9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2個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北京臨床醫學研究中心,5個意昂2平台研究所,6個意昂2平台研究中心和2個意昂2官网研究中心。

  醫院緊跟國家科技創新政策要求,著眼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究領域🫶🏼,強化創新導向🚨,鼓勵科技創新🌱,近年來平均每年負責、參加科研項目經費億元左右🙆🏻‍♀️,曾獲得(含參加)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9項😤,省部級及社會力量設獎的科研成果獎共百余項。

  “國家發改委疑難病症診治能力提升”項目👸🏽、“血液系統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創傷救治與神經再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移動數字醫院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醫學研究與科技創新平臺落戶我院,多領域研究進入國家序列。

  重點實驗室主任簡介👨🏽‍✈️:

  姜保國,男,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主要研究領域👆🏼👩🏻‍🎓:周圍神經損傷與修復、嚴重創傷規範化救治、關節周圍骨折🧜🏿。

  現任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院長🙅🏼、意昂2平台骨科學系主任、意昂2平台創傷醫學中心主任、中國創傷救治聯盟主席👰🏽,國際創傷救治聯盟主席🚓,兼任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創傷外科醫師分會侯任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肩肘外科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足踝外科學組組長、國際矯形與創傷外科學會(SICOT)中國分會副主席、中國醫院協會大學附屬醫院分會主任委員🫶。

  姜保國教授長期致力於創傷救治與神經再生領域的研究,帶領團隊率先研究並製定中國嚴重創傷救治規範,牽頭構建嚴重創傷救治體系的“中國模式”,獲得國際認可;在國際上率先提出周圍神經替代修復、周圍神經修復過程中的重塑等多項創新性假說並進行系統論證;率先提出內固定材料應基於國人的解剖數據進行設計,設計完成符合國人解剖特點的內固定系統;率先提出了關節周圍骨折的理念,並證實了關節周圍骨折獨特的愈合模式。

  近年來先後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項目📷、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衛生公益行業專項🧄、北京市科委重大研究專項、國家“973”項目等多項課題👩🏼‍🦲;2006年度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2012年作為團隊學術帶頭人獲得教育部創新團隊🙍‍♀️,2013年作為首席科學家獲國家“973”項目🚴‍♂️。先後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70余篇,在國際SCI雜誌“The Lancet”、“Spine”、“Plos One”等發表論文69篇;獲國家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15項;主編主譯《關節周圍骨折》、《創傷骨科手術技術》等著作21部;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國際顧氏和平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吳階平-保羅楊森獎1項、王正國基金會終身成就獎。

(人民醫院)

      編輯👌:玉潔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