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黨支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培訓班
2019年11月15日至17日,意昂2平台藥學院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黨支部組織支部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民主黨派人士和群眾等21人前往河南省安陽市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
16日上午,一行人乘車前往林州市分水嶺,參觀紅旗渠紀念館。整個紀念館陳列由序廳、旱魔、奇跡、豐碑🧜🏼♀️🪱、夢想、精神六部分組成,用2000多件珍貴實物和雕塑、繪畫📦💃🏽、燈光、多媒體🔅、4D動感👩🏻🦳、智能觸摸等現代藝術表現形式和手段,立體再現了當年10萬大軍戰太行的震撼場景。參觀過程中,大家認真聆聽帶班老師的講解,細心感受當年林縣人民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歷史🦛。
下午,大家從紅飄帶步行3300米,實地探訪了紅旗渠總幹渠上的咽喉工程——青年洞。在這條水長城上,“老炮眼”、“神工鋪”等修渠留下的痕跡向我們展示了當年自然條件的艱苦;沿途的界碑和歷經55年風霜卻仍整齊無損的渠道向我們表現了當年施工隊伍的高度責任心和榮譽感;在落差為八千分之一的渠道裏靜靜流淌的河水向我們展示了這條人工天河的科學性。將近兩個小時的行走,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紅旗渠工程的艱巨和修渠人民的偉大。
為更好地理解和弘揚紅旗渠精神,11月17日上午,大家來到紅旗渠幹部學院聆聽了周銳常老師“從紅旗渠到中國夢”的專題講座。
紅旗渠是林縣人民堅持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修建在懸崖峭壁上的“人工天河”,所處年代糧食緊張、物資短缺、技術落後。但在建渠過程中,林縣人民靠著自立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自己建造了大部分材料,其中自己製造了5170噸水泥,占總量的77.1%;自己製造了1215噸炸藥,占總量的44.3%;自己燒製了14.5萬噸石灰,占總量的100%;所用的工具也是自己修的😵。紅旗渠全長1500千米,歷時10年修建,用工人次高達10萬人👖🦔。如果不是全縣各個地方🫶🏻、各個單位都不記局部利益得失,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為紅旗渠建設貢獻力量,那麽就不能鑄成今天的人工天河。立足本地條件、依靠自身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戰天鬥地🧗、百折不撓的創業精神,顧全大局、齊心協力的團結協作精神,不計得失、不怕犧牲的無私奉獻精神,這就是林州人民在修建紅旗渠過程中展現出的優秀品質,同時也是留給後輩們永遠的精神財富。在新的征程中,紅旗渠精神依然是鼓舞我們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強大精神動力,依然是激勵我們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寶貴精神財富。
“山是一座碑、碑是一座山”,紅旗渠就是林縣人民刻在太行山上的一座紀念碑。講座結束後,大家觀看了音像教學片——《巍峨山碑?楊貴篇》,深入了解了時任林縣縣委書記楊貴帶領林縣人民修建紅旗渠的過程和他的人生感悟。楊貴老書記的黨性修養、宗旨意識、為民情懷、人格魅力,深深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他“不唯上、不維權、只唯實”的求是品格、務實作風♣️、擔當精神為全體學員樹立了學習和傳承的楷模。
11月17日下午,一行人來到了此次思政實踐教育活動的最後一站——殷墟博物院。殷墟是我國奴隸社會商朝後期的都城遺址,距今巳有三千三百多年歷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銅器而馳名中外✊。博物院裏的各種精美的殷商文物,開闊了大家的眼界,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探尋歷史,讓大家感受古文化遺產帶來的魅力,增強了老師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歸屬感和自豪感🤽🏻。
本次實踐教育活動,讓參會人員印象深刻,感慨萬千。在回程的路上,黨支部書記宋書香組織大家進行了簡短的分享會。
賈紅麗表示:300個人被挑選修建青年洞,其他的萬余人奔赴全國各地攢錢修渠,林縣人民“引漳入林,重新安排河山”這種信念的力量是多麽的強烈!王靜表示:林縣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令人感動和佩服👌🏽。紅旗渠長度大,落差小,難度大,它的成功貫通充滿了科技的力量,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劉芬:“中國人民與天鬥,與地鬥,遇山開山,遇水搭橋的艱苦奮鬥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後人學習”;姜竺君:“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是該工程的寫照,讓人震撼。該工程修建時,中國處於很貧窮的時期,林縣人民上下一心,花費十年艱苦奮鬥完成了這一壯舉🐹。新中國建立70周年來,我國取得巨大的成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年代,我們更應該發揚紅旗渠精神,要吃得了苦,要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服務的遠大理想。”
民主黨派、群眾代表也積極參與了發言。張秋迎老師首先說到:“林縣人民很偉大,河南人民很偉大,中國人民很偉大”;“團結協作,無私奉獻” 的紅旗渠精神感動了徐波老師,她認為紅旗渠工程是團結起來,人定勝天的真實寫照;周林老師覺得紅旗渠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修渠過程中湧現的英雄事跡也反應了偉大的集體的力量;王奧維老師表示通過參加這次活動,我們能更了解紅旗渠精神,最讓她感觸深刻的是,國家撥款的費用只占15%不到,其他的都是自籌,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上,紅旗渠的這種自力更生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林州人堅守尋水的初心,楊貴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初心,耗費十年的艱辛挖山不止,最終完成了數代人的夢想,造福了千千萬萬的林州後輩⤴️。新時代,我們每一個黨員應當牢記“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努力奮鬥,那麽最終一定能實現“人民幸福👩❤️💋👩、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偉大歷史使命。
附:
紅旗渠觀後感
為配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點室支部組織了紅旗渠參觀學習活動👨🏼🏫。
在紅旗渠幹部管理學院的帶班老師引領下,國重儀器平臺一行人參觀了紅旗渠紀念館,紅旗渠工程總幹渠上的咽喉工程“青年洞”,聆聽了紅旗渠幹部學院周銳常老師“從紅旗渠到中國夢”的專題講座,觀看了人物采訪《巍峨山碑楊貴篇》音像教學片。通過系列觀摩學習對紅旗渠精神有了更進一步了解,紅旗渠精神也深深感染了大家🐶。
紅旗渠工程十分艱巨,又是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上馬,在糧食匱乏,物資短缺,技術設備落後的情況下,林縣領導幹部帶領全縣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國家力所能及的支援和相關省、地、單位的大力幫助下,經過十年不懈堅持築建太行天河這一宏偉工程,福澤林縣數百萬人民,讓千百年來幹旱缺水的荒山禿嶺變成了今天的金山銀山。紅旗渠的實例有力證明,共產黨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實事求是,始終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苦在一起,樂在一起,走在前列,幹在實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就一定能夠實現🧑🏽🦰。
重點室黨支部李軍
2019年11月18日
為期兩天的紅旗渠之行讓我深受感動和鼓舞。第一天遊覽的紅旗渠紀念館,讓我零距離感受到1500多公裏“人工天河”的宏大氣勢,對創造這一奇跡的林縣人民不畏艱難,敢較天地的偉大氣魄肅然起敬🏃♂️。而第二天觀看的紀實片則讓我明白了這一偉大工程能實現的原因⛹️♀️。原林縣縣委書記楊貴,時時刻刻把老百姓需求放在第一位,把讓老百姓吃上水,用上水放在第一位。向上級報告,組織動員群眾,設計引水路線,在他的帶領下,在最艱難的三年自然災害生死攸關的形勢下,林縣人民僅僅靠著一錘,一鏟,兩只手,修成了紅旗渠,這是何等的意誌與精神!今天的紅旗渠,已不僅僅是一項水利工程,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國共產黨帶領林縣人民譜寫“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部曲的真實寫照。
重點室黨支部馬雯
2019年11月18日
紅旗渠,一座起伏綿延70多公裏的水長城,倚立在太行山脈上,這是頑強抗爭,堅韌不屈的精神凝聚,是團結奮鬥的偉大民族精神的體現。在林州參觀學習完紅旗渠紀念館之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吳祖太,任羊成等英雄事跡讓我深深震撼,只有最強大的精神力量才能把人們緊緊聯系在一起,“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這十六個字就是在修建紅旗渠過程中形成的紅旗渠精神,值得我們牢記心中,繼續學習和發揚。讓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團結就是力量,在1960年當時這個艱苦的年代,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沒有機械化的生產隊伍,沒有資金,連溫飽都是問題,然而林州人民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擰成一股勁頭,用了10年時間,創造了一個奇跡🕟。這種團結奮鬥也離不開黨的領導,離不開林州的領導幹部的不懈努力,他們的五同口號“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同決策、解決問題”,在對的時間做出對的決策,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這種銳意進取的精神值得學習和發揚👨🏼💼。在新的征程中,紅旗渠精神依然是鼓舞我們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強大精神動力,依然是激勵我們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寶貴精神財富。
重點室黨支部段桂芳
2019年11月18日
周恩來總理曾說過:“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由此可見紅旗渠舉足輕重的地位👢。上世紀60年代,林縣10萬百姓耗時十年在巍巍太行山修建了“人工天河“紅旗渠,他們靠自己的雙手引來了漳河的救命之水👶🏼。置身紅旗渠,我仿佛看到那些淳樸的林縣人,揮動著手中的大錘,艱難的鑿出一個又一個山洞,也真切的感受到他們那種百折不撓,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通過紅旗渠幹部學院老師的講解和觀看影片,我了解到修建紅旗渠時正值國家困難時期,糧食緊張,物資短缺,技術落後,但林縣縣委書記楊貴毅然決然帶領林縣人民,靠著一錘一桿一雙手,完成了這項奇跡般的偉大工程🫦。在修建過程中,工程師吳祖太獻出了生命,排險隊隊長任羊成虎口拔牙扔堅持完成任務,突擊隊隊長李改雲為救人落下了終身殘疾👮🏼。他們是不幸的,但也是幸福的,因為他們的付出和犧牲為數十萬百姓帶來了曙光。我註意到,當時的他們都年僅20多歲,他們是優秀的共產黨員,他們的無私奉獻為我們當代年輕黨員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時刻提醒我們不忘初心,擔使命,敢作為🧘♀️。紅旗渠工程記錄的是林縣人民的奮鬥史,也讓我們明白,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打開一切夢想之門的鑰匙🈴。
重點室黨支部李文哲
2019年11月18日
2019年11月15日晚出發至安陽進行為期兩天的紅旗渠思想政治實踐活動❌。首日,進行紅旗渠紀念館和青年洞的現場教學以及走紅飄帶和水長城的體驗教學;第二日,進行紅旗渠精神專題講座、觀看《巍峨山碑?楊貴篇》的音像教學以及考察世界文化遺產-殷墟博物苑的延伸教學。這兩天所接觸的知識對我的沖擊力遠大於預期。160多裏地,耗費10年,犧牲80多位同誌而築成的紅旗渠,比我預想的要宏偉很多。經過兩天的學習,我覺得我對林縣的認識從它只是一個地名轉變成了一種精神,一種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成就夢想的精神。“始於浪漫,繼而悲壯,最終輝煌”拿來總結紅旗渠也是非常切合實際的。
雖然我不能完全復述所有的學習內容,但有幾句話我覺得可以很大程度的影響我以後的人生態度👨🏻🦱。第一,人活著要有精神、有夢想。林縣人們耗時10年歷經千辛萬苦築成紅旗渠,無外乎就是希望後面的子子輩輩不要在過和水鬥爭的日子,有水糧食可以增產、果園可以豐收、畜牧業可以發達🎼👨👩👧👦。反推我們是一樣的,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需要一種精神的支撐,需要一個夢想去奮鬥,否則人生會渾渾噩噩,惶惶終日。第二,幸福是奮鬥來的。紅旗渠的人們靠自己的雙手,築起160多裏的生命水渠,結束之前的貧瘠生活,發展農業👩🦽➡️、畜牧業🏨、建築及交通業,奔上幸福小康路。沒有人可以不勞而獲,只有具備正確的價值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才能早日實現人生自由🧍♂️。第三,銘記初心,共築夢想。紅旗渠的開始源於林縣人民世代對水的渴望,紅旗渠愚公移山,踐行夢想的行動依舊依靠於林縣人民世代對水的渴望,紅旗渠歷經十年終築成,支撐林縣人民的依舊是世代對水的渴望。我覺得這句話和習近平總書記提倡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活動不謀而合👨🏿⚖️。做人做事情均要不忘初心,工作依然如此,身處儀器平臺技術崗位,除了需要做好樣品測試外,更需要不斷追隨科技最新沿,不間斷地提升自己的技術技能,做到沒有不能解決地樣品🥁。第四,要做一位切實為人民、為國家👏🏻🧖🏼、為歷史的領導人。這句楊貴老書記的話,讓我熱淚盈眶,為我們指明身為黨員🥱、身為積極分子應該有的作為↙️。只有切實站在群眾角度去看問題,才能解決群眾的苦難,才能有黨員群眾一家親的和諧景象,我們在小康路上的步伐也會愈來愈整齊,愈來愈踏實。
重點室黨支部入黨積極分子 王倩
2019年11月18日
2019年11月16-17日,意昂2平台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黨支部組織黨員、積極分子及群眾參加了“弘揚紅旗精神,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培訓班”。我作為積極分子參加了這次活動,來到紅旗渠幹部學院,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學習。
11月16日,我們觀摩了紅旗渠紀念館,傾聽了帶隊老師細心的講解。隨後前往青年洞,走紅飄帶,水長城,親身體會了紅旗渠這一偉大的工程🧔🏼♂️。11月17日,我們傾聽了紅旗渠精神專題講座,觀看了《巍峨山碑-楊貴篇》音響教學。老領導充滿感情的講解,楊貴同誌艱苦奮鬥不畏艱難的精神讓我收益良多🙎🏼。
紅旗渠這一偉大的壯舉突出表現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這個工程不是完全倚賴於國家的支持,而是自己創造條件,國家扶持為輔助。在當時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從建設物資到後勤支持,主要靠當地人民自己創造。在當時技術條件十分落後的情況下,當地人民不畏艱險,艱苦創業,完成了這一舉世矚目的偉大壯舉。
這一工程歷時十余年,沿途的多個村無論婦女老幼齊上陣,工程規模巨大。各個單位以大局為重,互相支持配合🤵🏼♀️。國家在可能範圍內的有力支持,各級水利部門的通力合作,以及人民群眾的互相幫助,使得工程順利推進。在紅旗渠的修建過程中,體現了人民群眾,各級政府部門團結合作的無私精神🎅🏿。
在紅旗渠修建過程中,有些村在渠水灌溉的區域,而有些村離渠水較遠🙋🏽♂️。可是每個地區的人民都不計較自身得失,為紅旗渠的建設無私貢獻力量🌴。從除險隊,到娘子軍,再到為紅旗渠建設獻出了寶貴生命的80多位英雄,這些事跡集中體現了無私奉獻的寶貴精神🤑。
林縣人民齊心協力,團結協作,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使得紅旗渠這一偉大的工程成功建成。不怕犧牲,團結協作,實現了當地人民的世代夢想,徹底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紅旗渠精神值得我們牢記心間,指導我們在工作中不怕艱難,勇於攻克科學難關,努力攀登科學高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
重點室黨支部入黨積極分子 師曉萌
2019年11月19日
站在紅旗渠面前最大的感受是震撼,深深的震撼,10萬人10年心血,在當時條件下僅用鋼釬、鐵錘、雙手建造的穿行在大山之間,長達1500多公裏的人工天河,這是怎樣的一種精神,一種力量,一種壯舉!楊貴書記在林縣執政的21年中,徹底改變了林縣人缺水的歷史4️⃣。楊書記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個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計較個人得失,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優良品德。
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我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困難時要不氣餒,不放棄,發揚紅旗渠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盡職盡責的把工作做好。
重點室黨支部 許迎利
2019年11月19日
2019年11月16-17日,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黨支部組織黨員和平臺其他老師參加了“弘揚紅旗渠精神,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培訓班”🙃。我們實地參觀了全長1500公裏的紅旗渠,在紅旗渠紀念館感悟了紅旗渠的精神,聆聽了周銳常處長《從紅旗渠到中國夢》的專題講座,觀看了《巍峨山碑?楊貴篇》訪談,考察了世界文化遺產殷墟博物苑👨🏼💼。
通過現場觀摩,我被紅旗渠這條工程浩大、巧奪天工的人工天河深深地震撼。我感受到林縣人民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集體智慧和力量,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無私奉獻,以愚公移山的魄力和堅持,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一條生命之渠🥼。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林縣縣委書記楊貴在紅旗渠建設中的作用和貢獻👨🏼⚕️。楊貴作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幹部,時刻銘記共產黨員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敢於擔當,敢於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最終克服重重困難,帶領林縣人民實現了紅旗渠修築成功的夢想。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弘揚紅旗渠精神,堅持理想和信念,不怕困難,敢於承擔責任,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重點室黨支部 王靜
2019年11月19日
11月16日,重點室組織了大家參觀了紅旗渠😡。紅旗渠是10萬河南林縣人民為了解決用水問題,在黨的領導下,歷時十年,在太行山山腰修建的一條70.6公裏長的灌渠🎣🖐🏻。該水渠的修建,歷史上第一次徹底解決了林縣人民幾百年來的缺水困境,讓老百姓有飯吃有衣服穿,譜寫了一曲‘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壯麗詩篇,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項壯舉😿。
尤其讓我感觸頗深的是紅旗渠的修建是在物質條件及其艱苦的情況下啟動的,當時正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在只有300萬儲備金和3000萬斤糧食,技術人員缺乏,技術水平落後的情況下,林縣的領導人身先士卒,團結動員群眾,不僅改變了林縣的貧窮風貌,還改變了林縣人民的精神狀態,不僅給後代留下了巨大的物質財富,更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他們不忘尋水的初心,懷著敢想、敢幹、敢擔當的氣魄,經過不懈奮鬥的踏實努力,完美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非常值得我們新時代的接班人學習繼承和發揚🙂↕️。
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物質條件極大豐富,在和平歲月中長大的我們,鮮少遇到挫折和困難,但是我們要不忘前輩的初心,要繼承前輩的初心,要敢想、敢幹、敢擔當;要敢於創新🦸🏼♀️、敢於質疑,要有改天換地的雄心和氣魄;更要敢於承擔責任,敢於去承擔和完成我們的歷史使命。特別是在科研工作中,我們要敢於探索,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做出別人想不到做不到的工作,開拓新的研究領域,開發新的研究技術和方法。這就要求我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更加自覺地為實現自己的使命而不懈奮鬥!
重點室黨支部入黨積極分子 姜竺君
2019年11月19日
(藥學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