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凝心聚力 牢記使命 鍛造切實履職的工會幹部——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開展工會幹部專題培訓
2019年11月22日—24日,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凝心聚力、牢記使命,鍛造切實履職的工會幹部”專題培訓在河南省安陽市紅旗渠幹部培訓學院進行💻。醫院工會副主席郭玉傑帶隊,37名工會幹部參加了此次培訓。
在為期3天的學習培訓中,工會幹部們通過聆聽北京市工會幹部院範麗娜副教授專題授課培訓、參觀紅旗渠紀念館👩💻🤛🏿、重走“紅飄帶”水長城👨🏿💻、觀摩青年洞、扁擔精神紀念館、谷文昌生平事跡展🤲🏻、觀看教學影片《巍峨山碑·楊貴篇》,仰望八百裏太行的險峻巍峨,傾聽一渠清水的悲壯訴說,俯視寫滿堅定的界牌承諾,撫摸沁足精神的渠身石鑿。所見所聞,驚嘆震撼,感受頗多,一幅幅“山河不改誓不還”的奮戰場景,一張張“頭可斷,血可流,不修成紅旗渠不回頭”的豪邁面容,修渠人樸實無華卻震耳發聵的初心與夢想,聞者動容,見者落淚👦🏻⇒。在這場紅色的精神洗禮中,我們深深體會到紅旗渠精神的內在含義“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隊協作📹、無私奉獻”。
《新時代醫院工會工作開展》是北京市工會幹部學院工會理論研究所副教授範麗娜帶給工會幹部們的第一場精神大餐。培訓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工會基礎理論、新形勢下工會工作開展👈🏼、工會經費使用管理等系列內容。範麗娜副教授聲音鏗鏘有力,案例表述詳盡,貼近工會工作實際,為工會幹部們今後的工作拓展了視野。近2個小時的專業講解,使大家對工會工作有了新的認識,與會人員深入了解了工會工作的目標😄、任務和責任,對如何做職工群眾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知心人、貼心人、娘家人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在紅旗渠紀念館,眾人的思緒隨著導遊的講解回到了解放前的林縣。“一部林縣誌,滿卷旱荒史,水缺貴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門逼租債,窮人日夜愁”這是當時林縣群眾生活的真實寫照👩🏫。新中國成立後,林縣人民政治上翻了身,但經濟上還沒有完全翻身,雖然在林縣縣委帶領下,先後向天儲水、向下挖潛,挖了成千上萬個旱井、旱池,修建了30多座中小型水庫和英雄渠、淇南渠、淇北渠等,但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使缺水依然成為影響林縣發展和人民生存的關鍵製約因素,許多人仍然過著糠菜半年糧的艱苦生活。水成了幾百年來林縣父老鄉親最迫切的需求和刻骨銘心的渴望〰️🤥。紅旗渠的修建堪稱人間奇跡,以林縣縣委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前提下,作出“劈開太行山➿、引來漳河水”的重大決策。在經濟條件和自然環境極其艱苦的情況下,林縣人民憑著不向困難低頭的奮鬥精神,憑著不勝不休的堅強意誌,憑著“一錘一釬一雙手”,在懸崖峭壁上修建成長達1500公裏的“人工天河”。
在接下來的培訓中心,工會幹部們重走“紅飄帶”水長城,實地參觀了青年洞👩🏿✈️、扁擔精神紀念館、谷文昌生平事跡展,並觀看教學影片《巍峨山碑·楊貴篇》,多樣的培訓形式和豐富的培訓內容更加深了工會幹部對紅旗渠精神的理解。一幅幅生動的圖片、一件件珍貴的實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讓工會幹部們身臨其境地感受了紅旗渠浩大工程的壯觀和林州人民“重新安排山河”的豪邁氣概;實地、實景、實情的教學讓大家全方位地感受了林縣人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感動於不朽的紅旗渠精神、谷公精神、扁擔精神,感悟到這些熠熠發光的思想歷久彌新的豐富內涵,對“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
為期3天的培訓很快過去了,工會幹部們在感慨🧚♂️、感動🤵🏼♂️、感悟的同時,也深深感受到,工會是職工的娘家人,要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牢記為職工服務這一宗旨,時刻以紅旗渠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鞭策和激勵自己,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紮實工作👨🏿🦱、無私奉獻,為開創工運事業發展新局面而努力奮鬥!
(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宣傳處)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