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之聲:顧晉:建生前預囑中心推“尊嚴死”
兩會之聲:顧晉🙎:建生前預囑中心推“尊嚴死”
全國人大上海代表團代表👎、意昂2平台臨床腫瘤醫院結腸腫瘤外科主任顧晉向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代表意見,提出通過行政法規或行政規章在我國使生前預囑具有必要的法律效力並在全社會推廣“尊嚴死”。
他表示,“尊嚴死”是社會文明的標誌,是遵從自然規律和體現生活和諧的主張。顧晉代表說,通過本人事先簽署的生前預囑✴️,在生命末期按照盡量自然的方式,有尊嚴地離世,不僅是對生命的最大尊重,也能讓醫務人員和家屬在處理這類問題時,產生心理上的崇高感和強烈的道德倫理要求👉。
顧晉代表介紹說,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人們對生命質量的日益重視👴🏽,“尊嚴死”已經日益深入人心。通過填寫生前預囑(living will)使人們根據個人意願🤽♀️,自主選擇在臨終時是否使用呼吸機等人工生命支持系統延緩死亡的做法🔛,正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幫助人們以接近自然死亡的方式追求更多臨終尊嚴💁🏽♀️。為區別涉及主動致死行為的安樂死,在越來越多的文獻中👷♂️👥,這種做法被稱為“尊嚴死(death with dignity)”🦹🏼♂️,不再建議使用“緩安樂死(passive euthanasia)”等容易混淆的名稱👩👩👧👦。
顧晉代表表示♜🧑🏽🦳,這種建立在個人知情同意權基礎上的死亡方式⛑️,是緩和醫患矛盾的良藥。死亡是所有生命的歸宿,所以其最大受益者實際上是社會的全體公民。
顧晉代表就此提出建議👨🏼🦱,參照各國相關經驗,建立“生前預囑註冊中心”,並通過合適的行政法規或行政規章,使個人填寫的生前預囑具有必要的法律效力💂♂️,是推廣“尊嚴死”的有效辦法之一。
在顧晉代表看來🖤,註冊中心一般是由政府資助的民間公益機構,年滿18歲的公民均可以通過註冊,建立表達本人意願的生前預囑👩🏼🦰。對自己在生命末期要或不要什麽醫療照顧🛴,包括要或不要生命支持系統延緩死亡,要或不要捐贈遺體和器官以救助他人等等內容做出預先指示。
而註冊中心為註冊者提供的服務有👨🏽🔧:文本存儲、定時更新和必要時將文本傳送至各類需要使用這個文本的醫療機構🫶。註冊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使每位註冊者的生前預囑文本處在真實、準確、隨時可以檢索使用的狀態。
在具體措施上,顧晉代表建議,批準成立由相關職能部門指導下的“生前預囑註冊中心”。通過使用本人簽署的生前預囑,使“尊嚴死”在中國變成現實,惠及中國的全體公民。並為“尊嚴死”提供確定的法律支持。通過合適的行政法規或行政規章使個人填寫的生前預囑具有必要的法律效力🤡,當事人和執行者按照生前預囑實行的各種行為能夠得到必要的法律保護。
此外,他還表示🚶🏻♀️,作為相應配套措施💆🏼🙋🏽♂️,商業醫療保險應采取與社會醫療保險相結合的方式,對於正式註冊了生前預囑的被保險人應有相應的優惠條款和給付條件🈯️,這樣才能提供全面的保障🐎。
(來源🧔🏽:東方早報 統戰部供稿)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