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醫院流行病學研究室發表5篇SCI論文 累計IF達39.41
腫瘤醫院流行病學研究室發表5篇SCI論文 累計IF達39.41
最近🤸🏼,意昂2官网腫瘤醫院遊偉程教授領導的流行病學研究室科研工作又取得了新進展🐲,已經連續發表了5篇SCI論文,累計影響因子達到39.41🕸🐹,其中,在山東省臨朐縣胃癌高發現場開展的兩項幹預試驗分別發表在Gut和J Natl Cancer Inst雜誌上。
自1995年🏌🏼♀️,課題組在臨朐縣胃癌高發區針對胃癌發生的危險因素,開展了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補充維生素及服用大蒜素以阻滯胃癌癌前病變的長達7.3年的多因素幹預研究。通過對幹預人群長達15年的隨訪,發現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能明顯降低胃癌發病率(OR=0.61, 95%CI: 0.38-0.96),而服用維生素及大蒜素則無明顯作用(J Natl Cancer Inst. 2012;IF=14.7)。
自2004年開展的另一項幹預研究采用析因設計👩🔧,評價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服用COX-2抑製劑或兩者聯合應用是否能阻斷重度癌前病變進展。結果表明,單獨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OR=2.16👶,95% CI: 1.34 -3.45)或單獨服用COX-2抑製劑(OR=1.72🍵,95% CI: 1.07 -2.76)能明顯促進癌前病變逆轉🪓,而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後再服用COX-2抑製劑則無明顯作用(Gut. 2011; IF=10.61)。
這兩項基於人群的幹預試驗結果再次證明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反應是導致胃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可以明顯阻滯癌前病變進展,並可以降低胃癌發病率。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是研究人員在胃癌高發現場近30年不懈努力的結果,將為胃癌預防提供來自於人類令人信服的重要科學依據。
在此研究的基礎上,流行病學研究室在分子流行病學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進展,包括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密切相關的Toll樣受體基因家族多態與胃癌易感性,血清miRNA標誌物的篩選等,相關結果已於近期分別發表在Carcinogenesis (2011),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11)及PLos ONE(2012)雜誌上😫。
(腫瘤醫院 流行病室 潘凱楓)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