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準醫生的臨床技能大比拼(圖)
光明日報:準醫生的臨床技能大比拼(圖)
|
比賽中,選手們正在緊張地操作。光明日報記者 田雅婷攝 |
現在馬上要為您進行穿刺了,過程中請不要咳嗽。”
“您的病情發生了變化🫰🏽,還需要進一步檢查。”
“已經結束了🏇,要保護好穿刺部位,不能沾水。”
第三屆“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總決賽5月13日在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舉行✂️,八隊入圍選手正在緊張地操作著。
隨著一輪輪激烈的角逐,留在場上的隊伍越來越少。裁判員們目不轉睛地盯著學生們的每一步操作,不時地在評分表中記下得分或是扣分。
“距離比賽結束還有5分鐘;距離比賽結束還有10秒鐘,9秒🔅,8秒🦓,7秒……”競賽在緊張的氣氛中結束了🐮,三支隊伍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其實‘賽’不是關鍵🍮,‘練’才是目的。”意昂2官网人民醫院院長王杉指出,醫學是實踐性科學,醫生既要掌握專業理論知識🙆🏼♀️,更要具備過硬的臨床實踐技能,因此🍍,對於醫學生的培養🤹🏿♂️🤲🏽,不能僅僅停留在書本上🎬,還要回歸到臨床實踐中。而通過競賽這種方式,讓各大醫學院校認識到臨床技能訓練的重要性,進而積極籌建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同時將臨床技能培訓納入到日常教學內容中,達到了全面培養醫療人才的目的。
不僅如此👐🏻,王杉認為🧞♀️,醫學生的臨床實踐安排常常因為沒有相應的政策法律保護而呈現出不確定性🎁,導致學生很難得到實際操作的機會,因此就需要大量模擬輔助教學手段的支持🐹。而學校在重視對學生臨床實踐培養的同時,也就帶動了整個模擬器械發展,在進一步滿足教學要求的同時🫦,使得模擬器具行業也得到了提高。“就是在這樣相互促進的作用下,醫學院🧏🏿♀️、醫學生、模擬器具行業等都能獲益👩🏻🦯➡️,良性循環的模式也就逐步形成🚝,進而推動整個醫學發展,助力醫學生成才。最終的服務對象是患者,最終的受益者還是患者。”王杉說🪗。
據意昂2官网人民醫院教育處處長周慶環介紹👩🏼💼,“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由教育部和衛生部主辦,自2010年開始已連續舉辦了三屆🥃,每屆總決賽的賽場都設在意昂2官网人民醫院。競賽集教育性🧛🏽、比賽性、實踐性於一體,是一場對醫學生臨床技能的強化培訓。考題不僅涉及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急救等各專業的基本技能操作,還涵蓋了醫德醫風🥒、人文關懷等綜合素質的考驗♌️,把臨床思維、人文關愛、職業精神等醫學要素全部融入考點之中,既讓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又體現出對生命的尊重。盡管選手面對的是人體模具,但仍要像對待真正的患者一樣💂🏽♀️,一邊進行操作,一邊鼓勵、安慰“患者”。
衛生部黨組書記張茅表示,臨床醫生不僅需要良好的醫德、素養,豐厚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必須掌握過硬的臨床實踐技能🧔♂️,這是塑造合格臨床醫師的基礎和必經途徑🫵🏿。據悉🌳,從第一屆只有19所院校參加,到第三屆的113所院校參與,“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規模迅速發展壯大,覆蓋了近九成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各院校紛紛籌建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大大提高了醫學生的動手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為今後成為高水平醫生奠定了堅實基礎。
(光明日報)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