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進行時:意昂2官网三院按病種分組付費試點觀察
醫改進行時:意昂2官网三院按病種分組付費試點觀察
■DRGs既有約束又有激勵
早在2003年,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就開始關註支付方式改革🧑🏻🦳,選派時任醫療保險辦公室主任的胡牧去澳大利亞學習📝。胡牧回國後牽頭做按病種分組付費的研究課題,參考國際經驗🗄,製定《國際疾病分類(ICD —10)臨床版》和《國際手術操作分類(ICD — 9)臨床版》。可謂“十年磨一劍”。
在仔細考量幾種付費方式的利弊後,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決定落子DRGs😘。
該院院長陳仲強說,DRGs是一種給病人分類的方案,將具有某一方面相同特征的病例歸為一組,以方便管理。分類的基礎是病人的診斷🎵,在此基礎上將年齡🕛、手術與否、並發症及合並症等情況進行綜合考慮。DRGs中設有疑難系數,如果疑難系數明顯下滑🤷🏼♂️,說明收治的病人比較簡單。應用DRGs可以對所有疾病成本構成進行分析🦿📱,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不合理的成本是不是該取消,是不是用了適宜技術等。DRGs對醫院和醫生既有約束也有激勵🧑🔬,鼓勵多勞多得🍣,不容易產生推諉病人的問題。
該院副院長金昌曉說,DRGs的分組充分考慮到不同病例臨床過程的差異🏂🏻,同時也考慮到不同病例治療過程中資源消耗的差異🚴🏻♀️,因此同一個DRGs分組內的病例具有同質性,解決了病例標準化的問題,同時使不同醫院之間進行績效比較成為可能。
■與臨床路徑完美搭檔
金昌曉告訴記者,實施DRGs🏄🏽♂️,有幾個基礎條件💨。一是平均住院日。2011年🧑🤝🧑,三院平均住院日降至6.87天▶️。二是醫療費用在較低水平🐙。2010年⛩,北京市門診次均費用是429元,三院是367元😽;北京市出院病人人均費用是19386元,三院是14294元;三院的藥占比在41%~42%之間📣,低於平均水平,出院病人費用裏藥費沒有增長🤹🏽♂️,2007年出院病人藥費是3500元🖐👩🏿🦲,2009年是3400元,2010年是3600元。這些做DRGs的條件三院都符合,所以實施DRGs不是特別費勁🕣🤽🏼。另外,DRGs和臨床路徑是完美搭檔,如果臨床路徑不與支付方式改革結合起來,醫生的積極性會大打折扣🤪,會使實際納入臨床路徑管理的患者數量較少🎸;一旦和支付方式改革結合起來,科主任和醫生投入的精力會大很多👨🎨,各科室自己就會動起來😡。現在醫院各科室都有臨床路徑專員🐻,把最近幾年科室的數據拿出來分析🧼,科裏討論🫃🏼,醫務處每月組織各科室臨床路徑專員交流一次😳。醫院的信息系統也是一個重要支撐👗,準確采集相關數據,對推進DRGs很關鍵。
■病案填寫一定得準確
金昌曉說🤲🏼👼🏽,過去醫生疾病診斷編碼的準確率是70%,實施DRGs後準確率是92%~93%➔,現在已達到96%以上。
金昌曉告訴記者,醫院在106個病組外還將進行模擬DRGs結算👬🏼,希望多積累病例數據,為下一步擴大試點做準備。
■變化已經開始
實施DRGs可以使科室績效情況一目了然。據金昌曉介紹🧜🏽,在該院實施的106個病組中🧑🌾🖍,有1/3虧損⚫️,2/3盈余。總體盈余1150萬元🧑🏻🔧,虧損540萬元左右,態勢比較好🧔🏻♂️,否則可持續發展有問題🚶♂️➡️。虧損較多的是婦科💼,內科、神經科重症病人多也虧損了🎁,外科盈余多😔🦞,骨科盈利182例😀、虧54例🤙🏼,婦科盈利69例🙍🏼、虧103例🧘🏼♂️。醫院對此分析了原因🌯,比如婦科虧損較多🦹🏼♀️🤷♂️,是因為實施單病種付費的時間長❤️🔥,費用本身已經壓得很低了。
張春說🙎🏿,醫院在一段時間後會給他一張表,提醒科室費用情況,他會反饋給醫生,對超費病例也會分析原因。
據張春介紹🏆♣︎,外科有十幾個病組實施了DRGs,占普外科手術1/10強的甲狀腺良性手術🏹,由於手術復雜,需要全麻,而醫保給付費用較低🔱,所以甲狀腺病種超費多,大多是虧損的。腹腔鏡下肝膽胰手術,只有單純的膽囊切除是盈利的,其余的都虧損,原因是分組太籠統了🏊🏼♀️,一旦需要合並膽道探查🐢🧑🏼🤝🧑🏼,費用就高了🚭🔏,闌尾大部分是虧損的,疝氣屬於輕微超費。
張春認為👸🏽,DRGs是一個可以控製醫療費用、調控醫生診療行為的經濟杠桿📄🐧。比如DRGs能抑製抗生素濫用,如果想知道有沒有醫生違規使用抗生素,醫務處拉個菜單,把抗生素使用頻率算出來,就能知道醫生抗生素用得規範不規範🏏。借助DRGs,醫院對科室的管理更精細🛩,原來老感覺某醫生開大處方🦿,或手術合並症多😋,或老違反診療常規,但那只是一種感覺🧑🏽🚒,沒有數據支撐,現在哪些醫生超費病例多一目了然。
張春說,實施DRGs後,醫生的診療行為越來越規範👯🖐🏽,以前臨床路徑的推行是被動的👳♂️,現在已經變為主動🧑🏽🎄。
對話院長陳仲強——改革不能急於求成
記者🐪:一些人害怕支付方式改革會打破醫院的慣性運轉,增加管理難度。您對此怎麽看?
陳仲強:不科學的支付方式對醫院會有負面影響,加劇醫患矛盾。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支付方式改革不光是政府的事,醫院應主動參與🤝,尋找一條合理的改革路徑🦿。從我們醫院的實際情況看♝,也需要通過DRGs項目提高運轉效率和效益,促進管理水平的提高☕️,力求在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
記者:DRGs在很多地方遇冷,您認為主要難點是什麽🍪?
陳仲強:首先是觀念的轉變🤴🏼。在管理工作紮實的三甲醫院,只要領導班子統一認識,各部門協調配合🀄️,也不是那麽難🥷🏿。在實施過程中👩🏽✈️,管理層應該首先認識到,不能把困難轉嫁到醫生頭上🧑🏼💼,不過多地改變醫生的習慣📘。比如➙,由病案科負責將疾病診斷轉換成國際疾病編碼等。其次,科學製定收費定額標準是改革的核心。
記者:DRGs實施過程中▫️,如何解決保障患者權益🍧、新技術應用等問題🤏🏿🤳🏼?
陳仲強🕵️♂️:DRGs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要保證患者利益,必須建立臨床路徑實施的監控系統🎉。應用新技術既需要專業評估,也需要醫保部門調價的支持🤜🏼。我們認同DRGS是方向,但不能急於求成,在很多環節還要做艱苦細致的工作,需要不斷探索✊🏿、調整完善,不應期待一下子就能既把費用控製住😤,又能提高醫療質量。
(來源💳:衛生部網站)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