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提案建議專題】全國人大代表顧晉

【聚焦兩會:提案建議專題】全國人大代表顧晉

        編者按: 又到一年“兩會”時,又是一年新期盼。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和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分別於2013年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開幕🐈。醫學部2人當選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11人擔任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各位代表委員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履行職責,不負使命,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為了讓廣大師生了解代表委員經過調查研究提出的提案或建議,同時全面客觀地展現醫學部代表委員們的智慧和心聲⛈,醫學部統戰部與意昂2官网特聯合推出【聚焦兩會🖋:提案建議專題】👁‍🗨🤑,以饗讀者。下文是全國人大代表顧晉的提案:

提案一:關於在“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工作中要強化政府職能的建議

【案由】

        煙草吞噬生命,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無數的科學證據一次又一次證實了煙草消費和接觸煙草煙霧會造成死亡👦🏽、疾病和殘疾🛌🏿。為此🫴,全球174個國家簽署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製框架公約》共同承諾將采取有效措施遏製煙草流行及其對人類健康、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廣泛影響。而在眾多有效🙆🏻、適宜的控煙措施中,被各國政府優先推崇的當屬對吸煙者的吸煙行為進行場所限製即施行公共場所禁煙🫃🏽,因為它不僅可以減少吸煙者的煙草消費量,而且是保護非吸煙者免受被動吸煙危害的唯一有效的措施📐。

        多年來,特別是2006年我國政府履行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製框架公約》以來,基於對吸煙和被動吸煙危害的充分認識,從保護人民群眾健康的角度出發,我國部分省市和衛生部、教育部等政府部門通過地方立法、部門規定和行業倡導的形式開展了大量的公共場所禁煙活動,取得了一定效果🫦。2011年3月,我國政府又將“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寫進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所有這些均表明各級政府和部門政府部門對控煙的堅決態度和立場🧖🏼‍♂️🥚,受到了廣泛的歡迎📇,但我國公共場所禁煙工作的任務依然非常艱巨。

一👨🏽‍🍼、 公共場所禁煙的範圍還不夠全面

        截至目前🤸🏻‍♀️🎁,我國4個直轄市和幾乎所有的省會城市均曾經有過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地方性法規或規章,可是這些法規或規章🏃‍➡️,多數製定於我國簽署《煙草控製框架公約》之前✋🏽,盡管北京、上海👩🏼‍💼、杭州🖕🏿、銀川等在簽約之後對當地禁煙法規進行了修訂,但其涵蓋的禁煙範圍也未囊括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更不要說一些室外公共場所,因此🧘🏽‍♀️,現有公共場所禁煙範圍不僅不符合履約要求,也遠不能滿足有效保護人們免受煙草煙霧危害的需要。

二、 推行公共場所禁煙的政府部門和行業機構還不夠全面

        除教育、衛生以外,其他政府部門至今基本上都沒有采取任何行業禁煙措施,特別是各級政府機關在推行公共場所控煙工作中不僅沒表現出明顯的社會示範作用,有的甚至成了影響控煙工作開展的障礙,這種情況即便是在大力推廣禁煙工作的衛生行業也不例外🧢,由此上行下效,嚴重影響了公共場所禁煙工作的實施與推廣。

三、 公共場所禁煙的效果不佳並難以維系

        目前🏮,全國範圍內,現有地方政府和一些行業部門的實施《規劃》、《條例》、《細則》等措施或辦法或因不具有法律效力🧗‍♂️,或因製定時間太長、或因層次太低,或因規定不明🖖🏻,或因執法不嚴,或因配套不全🦎,有的效用有限,有的形同虛設🚶🏻‍♀️‍➡️,執行效果不佳。以教育部2010年製定並實施的無煙學校標準為例,2011年,中國控煙協會對800所高校的調查顯示,僅有2%的學校達到60分“及格線”,98%的學校不及格。即使是在無煙環境建設取得比較好效果的衛生系統,2011年衛生部在全國範圍內組織的暗訪結果也表明,一個部門的無煙環境創建,如果沒有整體環境的支持👩🏽‍🦳,其活動也難於開展,其效果則更難以維系🧑🏻‍🦼。

四🤵🏻‍♂️、 公共場所吸煙現象普遍,被動吸煙率居高不下

        目前🛄,全國有3.5億人吸煙,在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場所吸煙分別達67.8%和72.4%✌🏼,由此導致我國被動吸煙人數高達5.4萬,遭受被動吸煙危害的人數遠高於吸煙者人數♥︎,而遭受被動吸煙危害的主要是不吸煙的婦女和兒童,每年有近10萬人死於被動吸煙的危害📴。

【建議】

        “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是一個綜合措施✊🏼,也是一個社會系統工程,更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在所有努力中,政府的努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建議👨🏼‍🦰:

(一)國務院責成國家控煙履約小組盡快製定“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的行動計劃和具體的實施方案,明確十二五期間“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的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

(二)盡快啟動全國公共場所禁煙法規立法程序

        2006年1月9日,經全國人大批準👨‍🦽‍➡️,國際《煙草控製框架公約》在我國正式生效。根據履約要求,各締約國要在簽約後的5年內即2011年1月9日采取立法措施保護非吸煙者免受被動吸煙的危害🫴◀️,盡快啟動全國《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條例》的立法程序🧯,不僅有利於保護人民群眾健康、為地方立法及完善相關法規提供參考依據,也是我國政府履約、踐行承諾的一項重要行動👩🏻‍🚒。

(三)加緊對全國《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條例》的禁煙範圍、執法主體🚮、執法程序、處罰力度👨🏻‍🦯‍➡️、法規實施進程等內容開展調研工作🎅🏿。根據《煙草控製框架公約》第8條及其實施準則,借鑒國際上發達國家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立法方面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建議🕴🏻: 

1、我國《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條例》禁煙範圍應涵蓋所有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內公共場所。

2、對規定的禁煙場所要施行100%全面禁煙🫷🏼,不設吸煙區(室)🈸;對酒吧、餐廳等暫時實施全面禁煙有困難的公共場所,可借鑒香港的禁煙,可延緩實施法規的時間,具體可參照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辦法。

3、法規對執法、監督📎、管理等部門和單位的責任做出明確的規定;進一步明確執法程序。

4⚾️、在處罰方面,國家法規給出足以達到懲戒個人和單位違規行為的原則🧑🏼‍🎤🦀,具體處罰金額可責令各省市、自治區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實際情況研究確定。

(四)明確而廣泛地告知吸煙以及被動吸煙可導致的嚴重健康風險🧙🏻‍♂️,增加公眾對“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措施的深刻理解😇,增加其對立法的支持性以及執法的依從性🏂🏼。

1、政府及時發布信息。國務院責成衛生部🙋🏻‍♂️,隨著科學研究的進展,不斷發布關於煙草危害狀況的報告💂🏿,讓公眾及時𓀁、方便地獲得相關健康風險的信息,表明政府對公眾健康的關心與責任。

2、責成有關部門盡快按照履約要求改變我國煙草包裝。巨大的風險需要更強烈的警示🏋️‍♀️,“吸煙有害健康”這種模糊而多年不變的提醒已不足以警示人們煙草所產生的嚴重健康危害,使用大而明顯並能明確表示吸煙危害的圖形警示煙包已成為各國政府告知公眾煙草危害的首選,而這種告知不需要政府任何額外的投入就可以實現,而這也無疑更清楚地向公眾表明了政府控煙的責任。

提案二😶‍🌫️:加強對傷殘農民工返鄉生存狀況關註的建議

【案由】

        農民工是我國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湧現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為城市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們戶籍仍在農村,主要從事非農產業,有的在農閑季節外出務工、亦工亦農☠️,流動性強↘️;有的長期在城市就業🍷,已成為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中國的農民工主要來自四川、河南、重慶🤤、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貴州🙏🏼、河北🤽🏼‍♀️、陜西等十個省市,此外還有廣西、雲南、山西、甘肅、山東🤦‍♂️、東北地區和蘇北地區👨🏼‍🚀👇🏿,其中農民工輸出量最大的是四川省🍠,外出民工總量達到1370萬,流入最多的是廣東省,流入量超過2000萬。為城市建設付出巨大勞動、對當地GDP的貢獻都在30%以上的廣大農民工無論社會地位還是經濟地位都排在25種職業群體中的最後一位。

        農民工一直被視為廉價的勞動者👨‍💻,幹的多是最苦🦸🏽‍♂️、最累、最臟↕️、最險、最重的活👨‍👦‍👦🐏,如建築、環衛🦟、餐飲👤、家政及用工量大的生產一線。很多農民工還在從事著危險系數高的職業。在沿海修造船企業,成千上萬名農民工在做油漆和電焊🤧,以及搬運、檢測等工作。沒有法定休息日🧏🏼‍♂️,沒有加班費,長期超負荷地在條件簡陋、危險甚至有毒有害環境中工作,他們的生命健康權利卻無人顧及。由於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農民工在工作中有很多致傷致殘事件發生。

        殘疾農民工是社會中的特殊群體,由於他們身體後天受到的傷害,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這使得他們的生活面臨許多的困難。與城鎮居民相比,殘疾農民工由於受到知識水平、經濟水平等條件的限製➝,生活情況更是不容樂觀。殘疾農民工的生活現狀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關註👩🏻‍🦼‍➡️。而目前我國尚缺乏對於大量致殘返鄉的殘疾農民工基本狀況的調查數據👵🏽,這也為我們建立政府主導、相關部門聯動配合、全社會參與支持扶助殘疾農民工的格局造成了困難。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上🍗,溫家寶總理談到2011年工作時指出🎅🏼:“加快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繼續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的建設”🍒。農工黨是以醫衛界為主體的參政黨🙌,關註傷殘農民工返鄉後的情況,關註這類特殊弱勢群體的基本保障👩🏼‍💼,是農工民主黨醫藥工作委員會發揮黨派優勢🦃,為構建和諧社會應該履行的社會責任🤼‍♀️,也是黨派參政議政的重要內容。

【調查方法】

        由農工黨中央參政議政部領導,以四川、河南🍲🧑🏻‍🤝‍🧑🏻、重慶🙅‍♀️、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貴州、河北、陜西等十個省市農工黨支委為主體,針對傷殘返鄉農民工現狀進行了調查。

方法包括

(一)發放調查問卷表

(二)參政議政部醫藥衛生委員會深入農民工輸出地實地調研🦸🏼‍♂️,與農民工代表座談

【主要問題】

1 造成農民工傷殘的主要原因包括:用工單位對於農民工是否具有專業資質審核不嚴,施工現場安全保障措施不嚴格,監管力度不夠。農民工在上崗前專業崗位培訓不夠📺,缺乏相對專業的安全保護意識,這些是農民工致殘的主要原因➙。

2 目前發生農民工致殘事故之後🥉,立即救治的費用和程序都比較完善。傷殘農民工返鄉後幾乎超過50%都喪失了從事輕微體力勞動的能力🧜🏻‍♂️,而他們往往又是一個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對於基本生活保障的要求和康復醫療服務的需求很難達到。但是傷殘農民工返鄉後的生活保障費用👩🏽‍💼,工傷賠償往往需要通過法律維權的手段🤳🏼🥫。

3 目前傷殘農民工的法律維權存在普遍性的困難,這主要體現在:

1)  傷殘農民工維權程序繁多🧖🏽‍♂️,維權成本高(包括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

2)  社會保險爭議的司法救助途徑匱乏

3)  在傷殘農民工維權的過程中法律關系錯綜復雜,混淆不清

4)  法律關系錯位,執行難度大

4 農業戶口的傷殘農民工基本都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新型農村合作養老保險🚆,個人繳納的數額均較低👩🏼‍🎓,分別為20元和60元。幾乎所有人都沒有獲得社會救濟、廉租房、低保、托養、五保等社會保障👨🏻‍💼。也正是因為如此,在生產生活需求狀況🧖🏽‍♀️,大部分人提出申請低保🧍‍♂️、社會救助康復救助的要求。農民工的特長較少🤌🏻🚏,大部分人沒有特長,部分有文藝特長及其他特長(諸如司機),因此他們也相應渴望獲得就業及培訓機會🧲。

【建議】

1 政府出面對農民工大量使用的建築、服務、商業等企事業單位做出農民工使用前強製培訓安全技能培訓製度,加強對於用人單位安全規範執行情況的監管🔋。

2傷殘返鄉農民工納入城市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進行管理🧑🏼‍🎓,使傷殘返鄉農民工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從法律法規的角度出發,簡化處理工傷、工亡事故的程序。

3.嚴格執行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社會保險爭議納入司法救濟的範圍🐲。統一👳🏻、簡化▶️、細化、公開認定法律關系🪶。加強對於判決結果執行的監管力度。

4 通過相關部門,建立有效的相關機製,幫助仍有部分勞動能力的傷殘農民工重新就業🏰🎃,重新融入社會🦹🏽‍♀️。將傷殘農民工納入城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體系♑️,在殘疾人就業🎹🚣🏻,安置等保障有部分勞動能力的農民工再就業。

5.通過新聞媒體等手段增加整個社會對於傷殘農民工這一弱勢群體的關註和救助。

        希望農村殘疾人農民工能夠得到更多的社會和政府支持,從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深化鞏固執政基礎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政治任務👨🏽‍💼。

        隨著對於傷殘返鄉農民工的現狀調查的進一步深入,我們將會獲得更為精確的調查數據,這也為我們建立政府主導⬜️、相關部門聯動配合🙃™️、全社會參與支持輔助殘疾農民工的格局提供切實保障🏄🏼。

提案三:盡快建立大型醫院與鄉村醫生“手拉手”對口技術培訓長效機製的建議

【案由】

        據衛生部2003年發布的數據統計,全國約有鄉村醫生106萬人,但從文化程度來看,在80年代以前從業的醫生中🧍🏻‍♂️,初中和小學學歷的合計占30%⛹️,高中及以下從醫者的比例合計為43.3%。為提高鄉村醫生的醫療水平🧜🏻‍♀️,國務院2004年1月1日發布施行《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要求鄉村醫生至少每兩年接受一次培訓,但由於人多面廣,衛生部門培訓經費有限,參加高水平、高質量的培訓仍是大多數鄉村醫生的夢想。但目前鄉村醫生缺乏培養機製醫學院校的專業設置中至今沒有專門培養鄉村醫生的專業,再加上待遇不落實,養老無保障,以致鄉村醫生隊伍出現斷層💙。近幾年〰️,雖然有的省市安排了從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擇優到醫學院校定向培養的名額,招錄了一些學生🤶🏽,但還是存在招生難、門檻高、“遠水救不了近火”的問題。尤其是這些學生能不能學業有成,可不可以取得執業資質,到什麽時候才能真正使用🌦,也存在很多未知。由於人才培養需要一定的周期、配套機製和優惠政策,所以我們必須迅速建立大型醫院與鄉村醫生對口“手拉手”技術培訓長效機製,確保鄉村醫生隊伍後繼有人,確保農民能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

【建議】

(1)盡快確定我國鄉村醫生的學歷定位問題⛷👨‍👨‍👧‍👦,很多鄉村醫生不需要很高的專業知識👩🏿‍🎓,需要很廣的面。

(2)建議醫學院或者醫科大學建立鄉村醫學系🦉,就像師範免費生一樣,讓國家給他們免費受醫學教育,定位可以是中專或者大專的水平,畢業直接回到鄉村去⚂。

(3)建立各級鄉村醫生教育的製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機製🧑‍🚀,國家投入有資金保證引導各級醫生到鄉村服務。各級政府要有優惠政策,統籌縣鄉一體化管理🤕,縣鄉輪流派醫生的製度可以促進。

(4)建議中華醫學會和中國醫師協會盡早成立鄉村醫學專業,作為二級或者三級學會可以推動鄉村醫師的培訓教育和技能的發展。 

(5)由衛生部牽頭🧝🏿‍♂️,針對我國鄉村醫生的現狀,積極協調中心城市的大型公立醫院與對口支援城市鄉村醫生形成“手拉手”結對🥽💂🏼,建立鄉村醫生培養實習提高的長效培訓基地,由衛生部負責對對口支援培訓基地進行定期考核

  (6)   中小城市的中心醫院應采用相同辦法對行政管轄區域內鄉村醫生進行手拉手對口技術培訓

  (7)   大型醫院幫助對口的鄉村醫院建立完善的在崗繼續教育計劃,協助建立醫生的”縱向流動”.

(8)建立縣鄉兩級財政負擔鄉村醫生的繼續教育培訓費用,進一步減少鄉村醫生的教育支出和生活負擔

提案四:保障醫院醫療秩序🏄‍♀️,確保醫務人員人身安全

【案由】

        繼2011年哈醫大出現殺害醫生的惡劣案件後,全國各地醫療機構中擺設靈堂*️⃣、聚眾滋事🛀🏼、威脅辱罵醫務人員,甚至故意傷害醫務人員等“醫鬧”事件屢有發生。中國醫院管理學會對全國270家醫院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年來73.33%的醫院出現過患者及其家屬暴力毆打、威脅、辱罵醫務人員的事件,61.48%的醫院發生過病人去世後家屬在醫院擺放花圈👮、焚燒紙錢、設置靈堂的事件。

        這種暴力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擾亂了社會的整體治安狀況,更重要的是擾亂了醫院的正常運行秩序,在醫護人員戴起鋼盔進行診療服務,整日惴惴於他們自身的生命安全🏉、害怕出現醫療事故而采取保守治療、相互推諉的情況下,他們怎麽能夠給患者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那就使更多的患者無法接受及時準確的診斷和治療🫴🏿➜,侵害更多人的生命安全權。

        2012年4月30日,衛生部、公安部聯合發出《關於維護醫療機構秩序的通告》,明確警方將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醫鬧🧑‍🦰、號販等擾亂醫院正常秩序的七種行為予以處罰,乃至追究刑責。但是最近,北京🤙🏼、黑龍江等地還是發生多起故意傷害醫務人員的惡性案件。

        醫務人員遭受毆打,殺害事件屢屢發生,廣大醫務人員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脅。醫院的就醫環境日益惡化。為此👫🏻,我們呼籲有衛生部,公安部聯合加強對醫院醫療秩序的監管。

        醫務人員遭受毆打,殺害事件屢屢發生,廣大醫務人員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脅📺。醫院的就醫環境日益惡化。為此,我們呼籲有衛生部💂🏻,公安部聯合加強對醫院醫療秩序的監管🤾。

【建議】

(1)建立和健全醫院警務工作站

(2)依據現行條例嚴厲打擊醫鬧現象, 製止黑惡勢力插手醫患之間的糾紛,對實施暴力的人員追究責任,對進行不正當報道的媒體及報道者做出相應處罰, 對於執法不力的相應人員也要依法處理嚴厲打擊醫鬧現象

(3)探討處理醫患糾紛👩🏿‍🔧,完善醫療執業風險保障製度

(4)利用媒體的宣傳作用加強對和諧醫患關系的宣傳力度

(5)衛生部門應加強醫務人員的正面典型的宣傳

(統戰部供稿)

編輯🍾👨‍🦼:玉潔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