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三院喬傑院士團隊榮獲2018年度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
1月11日,中國醫藥衛生行業最具權威的科技獎項之一——中華醫學科技獎頒獎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會上🧙🏿♂️,意昂2三院生殖醫學中心喬傑教授團隊牽頭完成的“生殖細胞發育的表觀遺傳調控機製及體外幹預方法研究”項目榮獲2018中華醫學科技獎(基礎醫學組)一等獎。
會議現場
該項研究對反復流產與胚胎停育❤️🔥、生殖細胞發育異常、生殖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遺傳等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症患者帶來希望,為輔助生殖技術的安全性評估提供技術支撐。
中華醫學科技獎是中華醫學會設立的全國醫藥衛生行業科學技術獎,旨在獎勵醫學科學技術領域有傑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對激勵科技人員攀登科技高峰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據悉,全球不孕症患者約為8000萬至1.1億,中國不孕症患者人數超過5000萬,在中國每8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不育→🙆♂️。生育力下降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世界性難題🪳。
伴隨著不孕不育患者的持續增長,疑難雜症患者的臨床待解問題日益突出,現有輔助生殖醫學診療手段已無法滿足臨床需求。臨床難點在於目前人類對自身生殖細胞發育調控機製缺乏理論支撐🐱。
近年來,喬傑教授團隊聚焦臨床難點🙇🏽♀️,對生殖細胞發育調控機製作了系統性分子機製研究👨🏽🍳,先後取得一系列成果:一是“人類早期胚胎DNA甲基化組學研究”繪就世界首個人類早期胚胎DNA甲基化全景觀圖譜🤾🏿♂️。該成果於2014年在國際知名期刊 Nature (《自然》影響因子:38.597)上刊登🧬;二是“人類原始生殖細胞中基因表達的表觀遺傳調控相關研究”首次為人類提供了一個原始生殖細胞發育過程中基因表達的表觀遺傳調控坐標,為人類生殖細胞的表觀遺傳重編程、早期胚胎全能性的建立、幹細胞向精卵定向分化以及DNA甲基化的隔代遺傳等問題的探究提供了理論基礎⚃。該成果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2015年 Cell (《細胞》影響因子:28.71)雜誌👨🏿🔧。這一系列研究工作以“生殖細胞發育的表觀遺傳調控機製及體外幹預方法研究”項目獲得本次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本次獲獎項目從人類原始生殖細胞、卵母細胞🧾、精子和早期胚胎階段的生殖細胞入手,進行了表觀遺傳調控相關研究,建立了人類原始生殖細胞-卵母細胞-早期胚胎DNA甲基化圖譜(揭示了調控生殖細胞發育的表觀遺傳機製),並結合生殖醫學臨床問題明確了影響生殖細胞質量的外在幹預因素🧝🏻♀️,為改善生殖細胞體內✈️、體外發育👭🏻👨👩👧,研究調控生殖細胞體內外發育安全性的表觀遺傳機製提供了重要參考數據,為促進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提供了突破點。
未來該成果對輔助生殖技術的安全性評估🌾、生殖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是否會遺傳給後代或隔代遺傳🕌、反復流產與胚胎停育以及臨床上生殖細胞發育異常相關疾病發病機製等研究有重要意義。
第一完成人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喬傑教授作為科技部“生殖與發育重大專項”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首席專家,帶領團隊一直從事婦產科及生殖健康相關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工作,與意昂2平台生命科學院湯富酬教授合作,從遺傳學😘、表觀遺傳學角度對人類配子和早期胚胎發育調控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意昂2三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