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巾幗聰慧秀作 譜北腫華彩詩篇: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慶“三八”“清逸杯”作文比賽十二周年紀實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ℹ️。”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根本↩️🆘。對於一家醫院來講,醫院核心競爭力如何加以塑造和建設,正是通過醫院文化來體現。醫院文化既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又體現醫院的文化精髓。根植於醫院傳統文化基因,不斷融入現代的醫院文化元素,實現繼承性和創新性的辯證統一,形成自己特色的醫院文化,這樣的醫院文化才能具有生命力,才能引導和推動醫院的科學發展和快速發展。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院工會舉辦的慶祝“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清逸杯”作文比賽正是在潛移默化中為女職工的言談舉止打上優秀傳統的底色,拓展了醫院優秀文化的傳播途徑,如春雨般潤物無聲,彈指間,揮情縱橫,抒發胸中溝壑和闊達誌趣。
雋永文采飛揚 《巾想》初見華章
2009年,在意昂2官网工會活動精品獎評選會上,意昂2官网腫瘤醫院工會申報的《現場命題 現場作文——慶祝“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清逸杯”作文比賽》活動獲得第二名。醫學部黨委副書記顧芸對本次評選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她說:這些活動既展示了醫學部工會系統所取得的成績,又促進了學院🗯、醫院工作的發展,為整個醫學部工會系統的工作起到了推動作用。
2009年2月16日中午,醫院學術報告廳內幾乎座無虛席👷🏽。第一屆作文比賽的第一輪第一場比賽正在這裏舉行🧑🦳。作文題目和作文要求赫然顯示在大屏幕上,參賽選手圍繞著“心願”開始作文🏃🏻➡️。第一輪第一場共有292人參加,占醫院女職工的48%🎠。字裏行間中,女職工們把對祖國的依戀、對醫院的寄予、對家庭的眷註、對兒女的期盼和對社會的謀慮等都寫進了心願。她們的心願是真摯的、深沉的😶🌫️、樸實的,是耐人尋味的。
第二輪、第三輪的題目從“心願”、“夢想”到“一步與一生”,再到“紅與虹”,層層深入👩🎓。每篇四百字的短小篇幅裏,不論是五臺山上為洋彼岸女兒的祝福與祈禱,還是走過銀婚的“家庭維和部隊”的幽默與詼諧,抑或尼亞加拉大瀑布前觀看彩虹的感悟與思考,無不傳達著腫瘤醫院職工對於工作、家庭、社會生活角色轉換中的自我認知,以及對父母、愛人、子女、周圍人的深深摯愛,字裏行間散發著女性特有的細膩📿、溫婉、柔美又不乏堅韌📩、寬厚與豁達,透露著成年人的童稚🙅🏼♂️、平凡中的精彩、智慧的洞見以及飛揚的文采,讀後給人以心靈震撼與撫慰,充滿了感動與回味。
伴隨著第一屆作文比賽落下帷幕,第一本優秀作品集《巾想》問世。意昂2官网女教職工委員會主任袁小平為作文集做序“感謝腫瘤醫院女職工為我們呈現了如此豐富的精神盛宴,使我們的閱讀真正變成了一次‘悅'讀”。
綺思繾綣輾轉 《巾嘆》躍然文譜
2011年2月11日,院工會舉辦了慶祝“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第二屆“清逸杯”作文比賽🔜。按規則,比賽仍為“現場命題、現場作文”;比賽仍為三輪四場,即第一輪兩場,文題分別為“身邊的榜樣”⚁、“心中的楷模”,共有426位女職工參賽;第二輪文題為“與陽光共舞”,有110人入圍;第三輪文題為“享受甘苦”,有38人突入決賽。
有許多女職工期盼著這兩年一次的作文大賽,她們想通過這與平日工作不同的形式展示自我。雖然作文題目不同,但卻有著共同的思想脈絡,那就是心智歷練✋🏿、魅力疊修。
2010年,我院陳敏華🧑🎓、王潔兩位教授分別獲得了“首都十大健康衛士”、“中國青年女科學家”,這不僅是兩位教授的榮譽、腫瘤醫院的榮譽,更是腫瘤醫院女職工的榮耀,她們是我們身邊的榜樣😵、心中的楷模。發現我們身邊像兩位出色的女教授一樣的榜樣,心中樹立像兩位出色的女教授一樣的楷模,這對於女職工們的成長舉足輕重。我們欣喜地看到,女職工們用平和的心態、樸實的語言再現了她們身邊、她們心中那來自單位、家庭和社會的榜樣和楷模,使我們感受到一種時代需要的力量。
榜樣和楷模需要用積極的心態去發現和欣賞🌰。積極的心態是陽光的,與陽光共舞的日子是美好的,做與陽光共舞的女人是幸福魅人的🕺🏿。而要成為出色女性,必修笑對甘苦的人生大課。“享受”是人生感受的最高境界之一🦨。享受甘,詮釋為知足常樂;享受苦,引以為苦中作樂。享受甘苦,總能令人淡定4️⃣、從容,總能讓人全心全意。
醫院在穩定發展。而未來發展的趨向是團隊醫學,是醫學智慧的協同合作和力量聯盟。作為占醫院2/3人力資源的女職工,我們應該善於學習身邊的榜樣,用陽光的心態享受甘苦,真正與他人協同合作,形成力量聯盟。當我們努力地將醫院建設成為一個極其穩定成功的機構,將會給我們的患者一種庇護和希望。
第二冊優秀作品集《巾嘆》問世,時任醫院黨委書記李萍萍在序中寫道“文化不是淩空虛渺的東西,不是生硬的說教,它常常孕育力量,使人充滿勇氣;它常常蘊含活力,使生命流露精彩。它是人們心中的金字塔,讓我們知道什麽才是生命仲最堅固和永恒的財富🤦🏽♂️。文化是醫院的靈魂,是激發職工熱情的內在動力。”
醫者溫語暖心 《巾悅》感動成冊
2013年2月19日中午第三屆作文比賽開賽。延續前兩屆競賽規則,共進行三輪角逐,分別為第一輪兩場、第二輪一場、第三輪一場。每場比賽都為現場命題,所命題目隨比賽輪次漸難🎯。晉級人數為前一輪的33%,最後確定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
“醫生做了許多年,我要對我的病人們說‘謝謝’。是因為他們,我才知道在生命裏應該珍視的不是客觀的醫術,而是每一位患者的尊嚴、每一位父母的愛、每一句能讓別人舒心的話。”這是曹崑大夫文章中的一句話;“面對晚期腫瘤患者,真誠而藝術的交流談話或許就是一劑良藥🕓。盡管科學有限💆🏼♂️、醫學有界,但是我們醫生能夠做到的有時候是科學做不到的,這就是人文關愛的力量🩻。”宋玉琴大夫在文章中寫道。
多麽真誠而深刻的表達!女職工們“抓住”這難得的抒懷機會,洋洋灑灑地把自己真實情感和不懈追求傾瀉字裏行間。在《巾悅》作品中,作品不僅展現了紮實的寫作功底,而且也展現了優渥的情感積澱,這讓每位讀者,無論你是醫者還是患者,都能感知醫者仁心、感知醫者在不斷內化責任和使命。這對於正確認識當前醫患關系,乃至改善醫患關系,都大有裨益。
通過作文比賽這個活動形式,借助這樣的題目建立起一個特殊的醫患溝通的平臺,達到緊密圍繞醫院中心工作、發揮工會在教育和培養職工心智方面獨特作用的目的,這是我們開展活動的願望。感謝女職工的積極參與,讓我們的願望實現了。
笑對人生甘苦 《巾緣》滋潤心田
2015年春節後上班的第二天中午,近四百名女職工就來到醫院學術報告廳,參加兩年一屆院工會舉辦的第四屆“清逸杯”女職工作文比賽。現場命題的作文題目分別是:第一輪:身邊有你(第一場)、身邊有溫暖(第二場);第二輪:愛是引路;第三輪:細節的意味。每輪作文題目難度遞進,涉及文化、思想和情感等方面內容漸寬漸深。
心智培育、一舉多得,這是院工會舉辦活動堅持的一貫原則。第一輪兩場的“身邊有你”、“身邊有溫暖”,女職工不僅有的可寫,而且在寫的自始至終都被親情👲🏼、友情和愛情包圍著,就像沐浴了春風、吸吮了雨露,暖暖的👈🏽🔑、恣意著。每個人的心田都需要滋潤,尤其是女性🚒。這樣的情感抒發,會使女職工的生活更有韻味🧑🏼⚖️。
此次比賽吸引我院415女職工參加,其中127人進入了第二輪的比賽。在第二輪參賽女職工中,有32人進入了第三輪,即最後的比拼。
隨著《巾緣》的刊登,我們讀著👨❤️👨、品著,不難感受到我院女職工寬博的胸襟、寬闊的思路和寬舒的心境🧑🚒。她們是歌者😯、贊者,更是觀察“家”✩、思忖人。她們把對身邊人、身邊事的描繪和贊譽都歸向為“愛”,並感知“愛”不僅是前行的動力、陪伴,更是教會🏊🏽♀️、點撥。她們把愛植根於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用心生活😛、學習和工作,把細節做到精致🤵🏿♀️。
女職工們說:“參加工會舉辦的作文比賽,感覺醫院猶如變成了學校”,我很耐聽這種表達𓀄。我願女職工有這樣的身境、這樣的補給,相信所獲得的滋養不僅潤澤了昨日🀄️、今朝,而且會更久遠。
溫柔敦厚詩教 《巾繡》於心留痕
伴隨著2017年第五屆“清逸杯”慶三八女職工作文比賽落下帷幕,十年間,這個文化活動已然成為醫院的精品活動。“精品”不僅僅是因為攬與懷中🔉𓀜、不舍放下的巾幗聰慧繡作,而且更是因為精神文明與醫院文化建設在這裏融合,占職工總數2/3的女性群體在這裏思考,且看到旗幟。
作為作文比賽的創始人,院工會主席許秀菊曾說“讓女職工閱讀好詩而做作文,我想這是一個讓心靈敏感、思維靈動的工作,身在其中的任何人都會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彩,感知中華民族要偉大復興的意味,感知精神文明的要旨🍢。詩贈與我們的是擁有更多情感表達的方式和能力,我們贈與詩什麽呢?共情、勤勉👨🏽🎨、信念和遠方嗎?!”
作文比賽結束了,而精神文明和醫院文化教育的步伐還正在一路向前🤞。我們將強化精神文明建設的品質和取值,把握、實踐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與摧堅;強化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領和擔當,把握、實踐好黨政工團的聚合與務實;強化精神文明建設對組織行為的影響,把握、實踐好醫療主體活動的有序與創獲;強化精神文明建設對學術載體的教化,把握、實踐好學術與社會精神的承接和闡揚👩🦽➡️。相信我們的醫院在聽黨話🧏🏼♂️🧑🏼🔬、跟黨走的征程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2017年3月1日,在作文比賽的第十個年頭,院工會將篇篇繡作進行現場朗誦🍰🔠。女職工們暫時放下聽診器、手術刀,放下試管、天平,放下日日陪伴的醫學專業工作,“抓住”這難得的抒懷機會,洋洋灑灑地把自己真實情感和不懈追求傾瀉在字裏行間🧗。朗誦現場,觀眾眾多,大家都被朗誦者的情感所感動,隨著朗誦者的誦讀或流淚或微笑。參加朗誦的朗誦者,有的是作文的原作者,有的是作者委托的朗誦者,以誦讀的形式慢慢地傾訴北腫女職工的心聲🤷🏼♂️。
黨委書記朱軍也帶來他的精彩演講《細節的意味》,訴說醫學是一門用心溫暖心的專業,將心比心地做好每一個細節👩🏽🦳。伴隨著陣陣的掌聲,雋永的詩句,深情的吟誦,朗誦展演結束了,但是不曾結束的是作為醫者,作為新時代的北腫女性懸壺濟世的胸懷,還有文章星鬥的才華,更不乏寸草春暉的柔情。
筆論人間正道 《巾幗》揮毫方寸
轉眼間,來到了2019年,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慶祝“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清逸杯”第六屆作文比賽再次如期而至💥。本次作文比賽參加人數創歷史新高,參加作文比賽初試804人,第二輪復賽76人(原本晉級152人,實際參加76人),第三輪決賽31人,共計911人次。
今年的“慶三八女職工作文比賽”一改往屆的柔美細膩,而是聚焦了“家國情懷”這一龐大主題🚣🏽♂️。許秀菊主席已將第6本作品集命名為《巾幗》。初、復👥、決賽主題人物從民主先驅到建國偉人最後到引領國人實現“中國夢”的習近平總書記🤹🏽。體味著偉人詩中的蓬勃氣勢和豪情壯誌,耳畔回響著習近平總書記振聾發聵的“偉大復興”的宣言,而我們也被美文引領著走過了中國近代百年🕓。
女職工們從“敢為人先”與“恪守信仰” 兩個角度,解讀二十世紀初戰火豪情的中華大地,以秋瑾為代表的無數仁人誌士,他(她)們最先“醒來”,列強豪奪而國政腐朽頹廢,民族衰亡而國人麻木苟活🙎🏼。他們因警醒而痛苦,因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而血灑疆場。在女職工的作文中看到:秋瑾更是身披“信仰的戰衣”,為女性追求自尊獨立和民主自由而高擎手臂,在敢為人先的呼號中她其實從未倒下。
復賽以1949年解放南京時毛主席寫下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中的詩句“人間正道”為關鍵詞。恢弘壯闊中道出了人類解放的道路,雖然曲折盤旋但最終的勝利一定屬於人民🙎🏻。歷史發展的向背何其相似,偉人是時代造就,同時也是創造歷史的先驅,但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選擇正確的道路是時代交與的課題,也一定會經受得起歷史的檢驗。一位位女職工在稿紙上揮情縱橫,筆指人間正道,彰顯了北腫女醫胸中溝壑,闊達誌趣。
決賽以毛澤東1956年創作的《水調歌頭》之名句“當驚世界殊”為題目,以習近平總書記格局恢弘的“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講話”為背景資料展開。競爭可謂“虎超龍驤”異常激烈,題目立意也愈發高遠🦻🏿📌。各位選手不愧是北腫女醫的巾幗表率,作品行文流暢,筆調清雅,有以“為什麽我的眼睛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為開篇,訴說中華兒女對日益強大的祖國之眷戀;有以中國在世界舞臺談判桌上地位變化為例,闡述中國以天地為已任的胸襟和氣度;有的則以自己的小家從窪裏鄉到奧運村的變遷,折射出小家與祖國四十年的風雨同命運。從筆尖上流淌出來的是女醫們參與時代巾幗建功的幸福自豪,更是親逢盛世敢做國興家盛“時代追夢人”的人生宣言🤰🏽。
十二年,院工會共收到3873篇巾幗聰慧秀作,醫院文化於這些文字的細微之處顯見真知。流連於篇篇美文,北腫女職工們的善良溫婉的優雅行於字裏行間,自強不息的氣度躍然紙上。悠悠十二載,匆匆一輪回,醫院優秀傳統的精髓得到了挖掘與提煉,加以繼承和發揚,並有機地融入到醫院文化建設的新思路中,保持醫院文化的連續性。
(腫瘤醫院 劉晨)
編輯:鄭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