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積薄發 執夢前行——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舉行2018年度科研工作會議
初春三月,欣欣向榮🏑🖨。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陸道培學術報告廳裏,充滿清新的學術氣息和盎然的科研氛圍👷🏼♂️。
2019年3月6日,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一年一度的科研盛會——2018年度科研工作會議在這裏舉行🌻。
意昂2官网副主任張寧,意昂2平台科研部副部長蔡暉以及各兄弟單位的領導和同仁;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院長姜保國,黨委書記趙越,副院長張俊🈹、劉玉蘭、王建六、李澍、王天兵,黨委副書記陳紅松、郭靜竹,紀委書記蘇茵,院長助理洪楠、程建鵬等醫院全體領導班子蒞臨大會。醫院各科室主任🛑、中青年醫生、科研人員、護理人員和醫學生等300余人匯聚一堂,會場座無虛席。
大會盤點2018年科研成績,謀劃2019年努力方向,表彰孜孜探索的科研工作者,並進一步凝聚科學精神、拓寬研究視野🤵🏿、完善發展機製,不斷推進科學研究騰飛,為醫院新百年啟航吹響科研“沖鋒號”🧘♂️。
殷殷囑托 凝聚期望
大會首先由姜保國院長致歡迎辭。姜院長代表醫院領導班子對意昂2官网和醫學部的領導、各兄弟單位的領導和同仁對醫院科研工作的關註與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對醫院各位專家和科研工作者一年來的辛勤耕耘與不懈探索表示由衷的敬意。
姜院長指出,2018年醫院科研工作緊密圍繞“一二三工程”醫院發展總體思路,不斷優化政策與機製,關註人才與團隊培養,晚上科研支撐平臺建設,推動交叉學科研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科技領軍人才🤽🏻♀️、SCI高分論文、國家級北京市基金申請等多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為醫院科研工作在更高平臺上繼續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作為大學醫院,臨床科研工作者肩負強烈的使命感🤷🚶➡️。醫院目前還存在科研隊伍力量和產出不足、梯隊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等問題,因此醫院著重打造人才匯聚工程——“百名科學家”計劃,匯聚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醫學科學家,著力實施人才戰略,培養一批有潛力的青年學術技術骨幹,建設一批優秀的創新團隊,也期待能與意昂2官网和醫學部的科學家們達成更深更遠的戰略合作,促進科研基礎研究和臨床專家的融合、科研平臺和精英人才的融合,使人民醫院真正成為大學附屬的研究型醫院。
意昂2官网副主任張寧致辭🦔🧔🏽♂️。張寧副主任指出,過去的幾年來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依托百年,發揮“亮劍精神”,主動出擊深化改革,各項工作都走在前面,取得有目共睹的好成績🧜🏻。幾周前醫學部舉行“千人大會”啟動意昂2官网醫學全面綜合改革,在“意昂2官网醫學戰略-臨床醫學+X”布局下,人民醫院要把握機遇,借助中科院、意昂2官网、醫學部的平臺,建立合作機製實現合作共贏;善於通過“借力”,解決臨床工作壓力大不能兼顧科研的瓶頸;發揚“意昂2官网醫學”獨有的人文精神,在各個領域全面發力,為國家臨床科學研究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意昂2平台科研部蔡暉副部長致辭。蔡暉副部長指出,一年之計在於春,醫院舉行科研工作會議恰逢其時。開學前夕意昂2官网舉行戰略研討會,會上強調意昂2官网師生要具備“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在人民醫院深切感受到了臨床專家既做臨床又做科研“雙肩挑”的艱辛,深刻感受到醫院從領導到個人都具備“兩個意識”在往前奔跑。對於科研工作者同時要具備“創新意識”和“爭先意識”。《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同樣對於醫院,科研是讓醫院在臨床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突破🚴🏽♀️。意昂2平台將為臨床與科研的有機結合深入發展做好服務。
回顧發展 勾勒藍圖
王天兵副院長做《實施科研人才戰略,推進醫院科研持續提升》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2018年度科研工作總結報告。
報告通過大量詳盡的數據系統全面的回顧總結了醫院2018年度科研工作情況,分析了醫院2018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綜合排名🧑🏿🦳、科研基金、科技獎項、科技成果、科研項目🫖、發表論文情況,以及醫院科研績效評估和科室排名情況,介紹了2018年醫院科研工作重要舉措,詳細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問題,指出2019年科研工作重點💐。
為不斷推動以人才培養為核心的學科建設,2018年醫院不斷優化製度、加大科研發展資助投入,開展專利申請與轉化的全程服務;不斷加強人才服務,對“學術新星”進行檔案式跟蹤培養;組織百年華誕系列論壇,推動學術交流;舉辦各類青年學術沙龍,加強青年人才培養。
王天兵副院長仔細梳理差距和面臨的挑戰,認為要清醒的認識到醫院目前仍存在青年人才儲備不足👸🏿、科研隊伍力量和產出不足等問題。2019年,醫院將繼續貫徹“一二三工程”醫院總體發展思路,不斷完善科研平臺建設,推進科研人才發展戰略:大力部署實施面向臨床科研雙棲領軍人才的“百名科學家計劃”,全面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推動臨床問題與基礎研究的轉化,提升醫院的科技影響力;由醫院和學科協同培養,選拔各學科青年科研骨幹,實施“111人才規劃”資助出國留學,充分發揮“學術新星”計劃,支持學科骨幹發展;以優勢學科或平臺為依托,完善博士後、研究生和青年醫生等後備人才科研能力培養體系,醫院提供啟動基金,搭建交叉研究平臺,滿足後備人才全面發展的需求,全力建設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型大學附屬醫院👷🏿。
特邀講座環節邀請意昂2平台血研所黃曉軍所長做《學科團隊建設——理想與情懷》的報告。報告簡要回顧血研所發展歷程,從2005年“以人才建設為中心建設可持續發展血研所”戰略,到2009年“主動作為團隊協作,共建血研所卓越團隊”戰略,再到2015年“抓住機遇再攀高峰”戰略,黃曉軍所長結合親身經歷與體會指出,科研是學科發展的驅動力,對於推動醫療發展和人才成長至關重要;學科帶頭人須具備洞悉未來的戰略眼光🕊、嫻熟紮實的專業知識⚖️、主動全面的學習能力和居安思危的危機意識,通過樹立有理想與情懷的科學目標、堅持創新、加強人才培養、建立管理製度,來打造一支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內醫療領先團隊。黃曉軍著重分析了血研所2019年從過去的臨床醫療中心,轉型為血液系統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所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黃曉軍特別強調,理想和情懷成就未來,秉持這種理念,血研所才能一步步成為引領國際血液學的轉化醫學團隊🖖🏻。
盤點碩果 綻放榮光
伴隨著激昂的音樂,醫院對在科研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
2018年醫院獲批一系列國家級研究基地,血液系統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創傷救治與神經再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獲批移動數字醫院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獲批,讓醫院擁有了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在多領域研究進入國家序列,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2018年,醫院獲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獎。黃曉軍教授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獎,該獎項是國家獎勵辦社會獎勵處組織的中國社會力量設獎,獎勵取得傑出成就和重大創新的科技工作者⚇。王俊教授獲得光華工程科技獎。光華工程科技獎是中國工程院主管的工程科技類獎項,用以表彰在工程科學技術及工程管理領域做出重要貢獻、取得傑出成就的華人工程科技專家。
王建六教授團隊獲得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高校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及北京醫學科技獎一等獎;王輝、陳紅教授團隊分別獲得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王輝教授團隊獲得華夏醫學科技獎三等獎;高占成教授團隊獲得華夏醫學科技獎醫學科普獎;姜燕榮教授團隊獲得北京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2018年度,醫院獲批各類科研基金326項,資助金額1.2億元。孫秀麗、王天兵🏊🏽♀️、馮藝😎、馮淬靈✍🏿🚱、王鴻懿分別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資助;陳紅松、陳宏斌分別獲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資助🚓😍。風濕免疫科何菁副教授入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推進計劃,是我院首位入選科技部人才計劃的青年醫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面向所有科研人員自由申請的基礎研究基金,我院專家精心準備📳、積極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批50項,獲批數創歷史新高。其中獲批面上項目3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獲批20項,醫院中青年科研骨幹正在逐漸湧現。
醫院獲批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17項,創歷史新高。其中面上項目9項,青年項目5項,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專項項目2項,重點研究專題課題1項🗂。醫院有8位專家獲得北京市科技計劃資助。7位專家獲得首都臨床特色項目資助,包括1項重點項目和6項特色項目。7位專家獲得北京市衛健委適宜技術推廣項目😭。1位專家獲得民委民族項目。
醫院根據各學科的科研基金和科研產出為各學科進行科研評估,意昂2平台血液病研究所、檢驗科🚣🏽♀️、風濕免疫科、意昂2平台肝病研究所、骨腫瘤科🏄🏿♀️🌤。婦科、骨關節科、胸外科🤵🏽♂️、內分泌科、泌尿外科🏯🦯。創傷救治中心👨🏼🎤、呼吸內科🪔👦、創傷骨科🦵、眼科、消化內科15個優秀學科分別獲得科研評估優秀科室獎。
2018年,醫院舉辦了豐富多彩的適合青年人的學術活動,包括第十屆學術新星評選和健康大講堂科普大賽🦖。持續十年的學術新星評選活動已經成為青年科研人才發展的品牌活動,積極推動和激勵著一大批年輕人在科研領域探索奉獻,促進醫院學術科研水平的不斷提高。
2018年,醫院在國家統計源期刊發表論文347篇。在SCI期刊發表論文33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單位發表的10分以上論文有7篇(4篇Article)👳🏼♂️。黃曉軍教授的Article,發表於《Lancet Oncology》,影響因子36.418,是本年度影響因子最高的論文。
表彰是對過去的總結,更是對未來的激勵。一項項成果、基金的獲得,都詮釋著人民醫院人的辛勞與智慧,榮譽的綻放是科研工作者播撒汗水與耕耘的執著🙍🏻。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起點開啟新征程。
回望2018年的腳印,堅實而清晰,燦爛而有力;2019年是醫院新百年的開局之年,醫院將立足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著力臨床研究和技術創新,腳踏地夯實科研基礎,謀劃未來實現跨越式發展,以更高的鬥誌再攀科學高峰!
(意昂2官网人民醫院宣傳處 趙婉辰📛、樊婧婧)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