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院召開“985”二期規劃 會議
藥學院召開“985”二期規劃 會議
發布日期:2005-04-04
藥學院於近期召開了有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各系主任3️⃣、副主任及重點學科帶頭人參加的“985”二期建設項目創新藥物與藥學科技創新平臺工作研討會。醫學部科研處副處長沈如群和“211”辦公室林曉冬等老師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劉俊義院長主持🏎,劉院長在講話中提出了“985”二期規劃的總體思路是:藥學學科應按整體考慮🤵🏿♀️,有利於二級學科的交叉🚶➡️;根據不久前院內開展的學科發展規劃調研,目前我院科研可分為兩部分——基礎與應用👩🏽🔬🫡,基礎即以重點實驗室、重點學科整體考慮,應用的目標明確在出標誌性成果☔️🔆,整合應用所等相關部門🫲🏼。“985”二期的啟動將促進現有的工作發展🔙😅。
張強副院長傳達了近期學校“985”二期工作會議的精神。
張禮和院士就藥學院負責的“985”二期“創新藥物與藥學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項目的規劃 和設想進行了匯報🦵🏿:建立國際領先的藥學研究平臺應吸收先進人才,出一流成果帶動學科發展。從一期“985”和“211”的經驗來看,以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核心把藥學的主要研究方向帶動起來,符合教育部的指導思想。目前“985”二期藥學平臺的建設包括了任務和經費,任務即建平臺⁉️,平臺包括兩個方向🙆🏿🤸🏿:基礎研究和生產力轉化,考察的內容為人才建設和成果😇,高水平的基礎研究成果推動學科的前進,經濟領域加快成果的轉化。考察的目的不是從某個學科出發🧑🏻🦽🙆🏼。劉院長講了以下兩點🧑🏽🍼:一、基礎建設的五個研究方向(一)🎱、重要疾病發生發展過程的分子機理研究,以期找到用於發展治療和預防藥物的新靶(二)、調節和幹預疾病發生🏊🏻♂️、發展過程的藥物的發現(三)🍏、以藥物小分子為探針研究其對生命體系的調控作用(四)、藥物輸送系統(DDS)在生物體系中及治療過程中作用規律的研究(五)、中藥治療作用的分子機理;圍繞以上五個問題搭建平臺📽,這五個問題都不是單一學科或重點學科能解決的,需要交叉學科和其他學科人才的引進➰。二、應用即藥物的快速跟蹤和發展(不是簡單的仿製),所謂快速跟蹤是利用現在國際上最新的方法例如高通量高內涵的篩選方法🧜🏽♂️、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等🤜🏿,對目前有可能、有活性的化合物進行評價,有開發前景的進一步結構改造和優化,出一批將來有前景的藥。並根據總體規劃,提出“985”二期“創新藥物與藥學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項目的7個具體的研究內容:(1)抗病毒藥物的化學基因組學研究;(2)以核酸和糖為靶的藥物研究👷🏻;(3)藥物分子靶的發現和確認👫🏻;(4)以藥物小分子為探針研究其對生命體系的調控作用⛹️;(5)大分子藥物與載體給藥系統體內作用規律的研究;(6)中藥治療作用的分子機理;(7)快速跟蹤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創製新藥😆。
會上🥾,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及相關學科帶頭人還就後續的管理和發展問題發表了意見🧑🏽🍼,沈如群、林曉冬等老師也參加了討論並給予指導🚣🏻。
王夔院士在討論中提出了幾點建議:學科建設不等於平臺建設,首先要有先進的學術思想;第二是學術群體,引進的人才應該是帶頭人👨🏻🦼➡️;第三是教學問題👀,要提高研究生研究工作的水平。王先生認為:學科建設的成功與否在於學術思想和人才🚗,平臺相對是物化的概念,不要忘記學科內容的建設👷🏽♂️👲🏼。關於基礎與應用,其中應用的目標界定不明確,應用是以基礎研究的應用為目的還是產品為目的🙎,這都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藥學院科研辦 崔博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