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濟生院士在醫學部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會上的講話
韓濟生院士在醫學部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會上的講話
發布日期🦸🏻:2006-12-03
我的講話分兩部分,一是師德,一是師風。
一🧑🏻🦰、師德👳🏼♂️✒️。首先🤾🏼♂️,作為教師來說👲🏻🧛🏽,應該是德才兼備的👷🏻♂️,但是應該以德為先。因為我們的“產品”是醫生,我想強調的是醫生是“產品”而不是機器🫥。醫生的為人如何,其影響是非常重大的。如果是一個懷有不好的“德”的醫生的話🧓🏿🚶➡️,能力再高,也只能是更壞事🤶🏼,所以以德為先是毫無疑問的。
其次,我覺得師德裏應該有一個絕對性,有一個相對性。絕對性就是說做人、做老師的道德裏都應該有一個底線。如果超過了這個底線,就沒有資格做老師🦖,我覺得這點應該再強調一下。比如說,如果作為一個老師,你發表的文章中還有抄襲的部分👷,或者用假資料🤹🏻♀️,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我覺得就不能還讓他再幹老師這一行。否則,如果發現問題,只是教育教育就完事了,永遠是這樣子🧑🏽🏭,人們會感覺到🥯,這個造假的成本是很低的🙋🏽♀️!即使一次造假失敗💆,付出的代價也只是很小,這樣一定不會起到更有效的作用👮🏿♀️。再比如說本來明明是別人翻譯好的這本書,拿過來寫上自己的名字就發表🫲🏽,這樣明目張膽的造假,如果說也能夠容忍,繼續能夠在教師這一行幹下去,那我覺得🚵🏿♂️,犯罪的成本確實太低了🍠。這一點正是值得我們好好的檢查和加以改進的地方。
關於師德的相對性,就是不斷克服自己的缺點不斷的提高。做每件事情經常有兩個聲音:有一個聲音是“做好一點”;有一個聲音是“做馬虎一點”。我不知道大家的思想是不是這麽純,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思想中就只有一個好的聲音🌦,我覺得不是的。我腦子裏就是有兩個聲音↘️,當遇到一個交叉口的時候,一個聲音叫我認真做,一個聲音叫我馬虎點做。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每天每時每刻都是在經受考驗,如果以王選、孟二冬老師做榜樣的話☝🏼,那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這是一個超越自我,永無止境的。我經常看電視啦,長江學者啦🦅,等等。這些都是從各個地方選過來,很好的🐯,但是你仔細看,這裏面問題還不小🚡。比如說,把自己的摘要印出來,明明是摘要🛶,都變成正文了👨🏻;明明有的人的名字是排在第二位的,他自己卻寫成是並列第一🤵🏽。事實上以真正的著作來看,他並不是並列第一的🪢,這就是“擦邊球”。如果這種評出來的話👈,評的人會感到非常厭惡,假如有一個評分製度的話🧔🏽♂️,這個人的“德”肯定會被評到20分、30分。這說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不正常的情況,是拔苗助長的情況,再比如,專著的出版🧝🏽♂️👨🏼🏫。我們知道有時候一本專著的完成需要好幾個人的共同努力🏌🏻♂️,你可能是排在第三位的主要作者🧑🎄,也有可能是最後一位。還有👩🎨,你的專利就是你的專利👝,你要明確你的專利是排在第幾位💆♀️。這些都是“擦邊球”,都是拔苗助長。我想這些都是我們經常會遇到的🥏。
再有⚈,師德與全社會的道德水平是息息相關的🪣。舉個例子💅,我們中國的一個人移民到瑞士去了,瑞士的小學交學費,是以薪水的百分數來交的🚯,家長薪水高交得學費就多,薪水低交的就少。所以有的家長對小孩說👴,“最近薪水漲了我們可以暫時不報。”小孩說“那可不行⇒!”這種情況反而是小孩教育起大人來了,這種情況難道還少麽👩🍳?我們看到韓國經濟困難的時候,很多人把珠寶現出來⭕️,幫助國家渡過困難時期👨🏻💼。再比如🍄🟫,我們知道德國人是非常守紀律的,同樣一個牌子的汽車,設計都一樣的🔌,在德國造,質量就好🛴,而到美國去造,美國人就沒那麽心細,沒那麽守規矩🛶,做的時候馬虎🍦🙆🏻,做出來的汽車質量就不好👩🏻⚖️,等等。到底一個國家的德是怎樣的,在國際上都是會有所反映的🏧。我們的國家已進入大國的行列,我們的大國國民風範是怎麽樣的呢?現在迎奧運提倡要微笑,這是好的。起碼微笑是比較容易學的吧,總是比繃著臉要好多了。如果什麽時候我們把微笑變成誠信,我們的大國國民風範就會給人留下更好的印象🚝。這就是我對師德的一些看法。
二、師風🪢。關於師風,我感覺有兩種,一種是以批評為主的老師作風。嚴師出高徒嘛💇🏻♂️👩🏿🍼!不斷的挑毛病,挑剔到沒有毛病了,完美了,也就畢業了💞。這屬於一種方法,我就是這一類的老師。不太好的🥹,是一種被動的教學方法。還有一種是表揚為主的,因材施教👮🏽♂️、發掘天賦👩🏿🦰、引發興趣、提高他人的信心🦒,這樣一種主動的教育方法的師風👬。
嚴師出高徒的這種思想還牢牢的在我腦子裏,但願我自己能夠把這種被動的教育思想逐漸轉換為主動地教育思想。將這種比例從1:9調整到5:5👾,直到9:1。
謝謝大家!
(宣傳部根據錄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