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處召開新培養方案下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研討會

教育處召開新培養方案下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研討會

 
      近期🧑‍🌾,根據醫學部本科教學改革總體要求,教育處辛兵處長先後主持召開了新培養方案下醫學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研討會。
 
      研討會主要就新培養方案下通識教育和素質教育、公共衛生教育🚣🏿‍♂️🌭、循證醫學教學及社區醫療教學進行深入的研討。會議特別邀請了原北京醫科大學常務副校長、資深專家程伯基教授、公共教學部張大慶主任🪺、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郝衛東教授以及醫學人文、預防醫學、循證醫學方面的專家。
 
       首先,辛兵處長介紹了新的培養方案的主旨思想,回顧了課程體系改革的背景,辛兵處長談到,2005年6月~10月為了全面評價我校醫學教育情況,醫學部聯手其他三所醫學院校以《中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為依據開展了自評,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發現長期以來中國醫學教育培養中的一些薄弱環節,如醫學生職業素質教育(包括人文素養,醫學倫理學,交流技能等)不足🦽;創新意識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不足✌🏼;對學生考核工作研究不夠;學生參與教育教學過程的設計、管理、評估和反饋👩🏻‍🚀,落實學生主體地位不夠🪖;激勵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做好教書育人工作,鉆研教育理論用於指導教學改革的機製和政策不夠;對公共衛生與群體保健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不足等🏌🏼,為進一步加強國際化建設🧙🏻、優化醫學教育管理、加強醫學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
 
       依據醫學部對未來醫學教育改革的總體目標和框架🦸🏿‍♀️,辛兵處長代表教育處提出全面優化意昂2平台醫學教育培養方案,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結構”的設想。她特別強調“模塊化課程體系結構”的提出旨在全面貫徹《中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提出的思想道德與職業素質目標、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三方面的33項具體要求👰🏿,新的課程體系在保證原來課程進一步優化的前提下,重點針對以前的薄弱環節,大力加強人格塑造🧓🏼,能力培養和臨床科研思維訓練方面的培養。
 
       “模塊化課程體系結構”由“一個平臺與六個模塊”組成,“一個平臺”由“四課”、英語、體育組成🙆;六個模塊為人文素質與職業態度模塊、自然科學模塊、生態環境與群體保健模塊👴🏻、科研與思維訓練模塊、基礎醫學模塊、臨床醫學模塊🚴🏼‍♂️。“模塊化課程體系結構”涵蓋所有的醫學教育課程🐤,總學分依專業與學製不同,規定為260~350學分不等。具體學分結構(以八年製教學為例)為非醫學類課程:醫學職業素養類課程:醫學專業類課程為2:3:5,大致分布為:平臺占10%、自然科學模塊10%(非醫學類課程)📴,人文素質與職業態度模塊20%、生態環境與群體保健模塊5%、科研與思維訓練模塊5%(醫學職業素養類課程),基礎醫學模塊與臨床醫學模塊為50%(醫學專業類課程)(如下示意)。同時,模塊的課程構成包括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在執行上述課程安排時適當增加選修課程比例,保證選修課與核心課程的學分比例不低於2:8。在周學時安排上,嚴格控製周學時不超過26學時🏊‍♂️。
 
      研討會初步確定了第一年通識教育以選修課為主體🈲👨🏿‍🚒,在自然科學模塊和人文類模塊中給學生劃定選修範圍,規定選修的學分要求和課程要求的總體方案♻。
 
       公共教學部提出了人文課程設置與實施的建議🙅🏽‍♂️🏣,提出醫學生的人文課程應該強調醫學目的、人文關愛等主旨內容的教育👩🏻‍🎤💐。並將在近期提出較為完整的醫學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具體設計。外語部就外語教學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公共衛生學院提出按照教育處的統一部署,全面審定非預防醫學專業及預防醫學專業課程設置🌖🎸,整合學科,增加循證醫學的教學內容,提出建立包括臨床醫生在內的循證醫學學系的設想,並提出實施非預防醫學專業學生的社區醫療學實踐的建議方案💁🏽‍♀️。
 
     本次研討會是課程體系改革系列研討會的開始🧘🏻‍♂️,有關教學改革的討論還將進一步深入開展🙇‍♂️🐆。
 
(醫學部教育處)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