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權瀛:中國人對於慢阻肺病缺乏相當的了解
何權瀛:中國人對於慢阻肺病缺乏相當的了解
由鐘南山院士領導的“首個中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現狀研究”結果11月16日在上海發布🏃🏻➡️📆。研究報告指出,慢阻肺病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和多發的趨勢,但由於早期沒有症狀👨🍼🔗,常常被患者忽視或被誤診。他指出📿,如果大家都重視起來,早期預防、及早診斷、及早治療🩵,不僅
可以減輕症狀和延緩進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並可減輕患者本人和家庭以及社會的經濟負擔🕺🏼,真正做到“輕松呼吸🧛🏿,不再無助”。
到底慢阻肺病是什麽樣的性質?它僅僅損害肺功能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白春學教授介紹,它是一種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的進展性呼吸疾病,患者多死於肺功能衰竭🪮,但同時具備諸多不好的全身影響。
專家介紹🧑🏿🎓,患者開始可能在快跑中發生氣急🤝、氣喘🤑👩🦯➡️,經常性的呼吸道感染📥、咳喘💪🏼、吐出大量白色泡沫樣的痰。調查中發現,隨著病情發展,許多患者因為呼吸太困難而無法出門,在平地上走幾分鐘後就必須要停下來喘氣休息的患者也大有人在🥼。由於慢阻肺病會永久性損傷患者的呼吸道和肺組織👩🔧,如果不在疾病早期積極予以治療,疾病進展的結果必然給患者生活及生存帶來嚴重影響。
此外👸🏽,患者還可能有如下全身症狀表現:骨骼肌功能障礙;營養失調;骨質疏松🎅🏻、貧血、抑郁、肺動脈高壓、心功能衰竭等。如果給這些病人足夠的時間發展,他們中將有很多人是死於並發症。
調查中發現,一旦確診,慢阻肺病患者在過去12個月內👷🏿,43%的慢阻肺病患者至少有過一次因該病住院治療的經歷👩🏻🦰,每年人均直接醫療費用高達人民幣11700元。另外🧑🚀,因病誤工、家屬護理等損失亦相當嚴重。
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何權瀛教授指出,由於中國人沒有定期肺功能檢查的習慣😸,對於慢阻肺病又缺乏相當的了解,往往自認為出現慢阻肺病症狀是由於自己上了年紀或者普通感冒咳嗽所致👨🏼🔧🚕,等到被確診時往往慢阻肺病已進展到疾病的中晚期🩲👩⚕️,治療費用和住院率直線上升。
因此,提早做好預防工作並積極監控慢性阻塞性肺病就有了積極的意義。
(摘自《武漢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