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03年衛生部臨床學科重點項目”終期自評完成
“2001-2003年衛生部臨床學科重點項目”終期自評完成
發布日期🟤:2006-05-18
2006年5月8日下午,醫學部科研處在三院第三醫院眼科中心召開評審會,由醫學部學術委員會委員為主體組成的專家組👨🏼🚀,對醫學部獲得的2001-2003年衛生部臨床學科重點項目進行終期評估評議👈🏽。
始於1992年的臨床學科重點項目由衛生部規財司組織實施🧞♀️,至今已有14年歷史。該項目的設立是為了提高衛生部直屬醫療機構對常見病、多發病、重大傳染病和疑難重症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水平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治💆🏼♀️,使之達到國際或國內領先水平,吸引優秀醫學人才,推動衛生事業的持續發展🧆🛂。重點支持涉及面廣、累及人群多、死亡率高的惡性(腫瘤肺癌🙏🏻、肝癌)、心腦血管病(腦出血)、心血管病(急性心肌梗塞、肺源性心臟病)等疾病等的早期診斷和治療領域🕕,以及愛滋病等重大傳染病的臨床治療學科領域。
項目經費的來源主要為財政撥款——財政部核撥給衛生部的直屬單位大修大購專項資金中的一部分,也包括一定比例的單位匹配經費和自籌經費。因此,重點項目建設資金的使用範圍主要是更新和添置對重點學科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關鍵性的檢測、分析、診斷👩🏿💼、治療等設備與設施🚵🏻。
1997年後🤿,該項目由一年一評改為三年一評,加大了管理力度🕺。該基金不僅投資強度大🎿,而且使被評上的項目單位享受國內一流水平的榮譽,成為全國衛生部直屬醫療機構中有重大影響的基金。到目前,我部累積獲得該類項目38個,項目總經費達到3708萬元。其中🎂,2004年立項的8個項目正在實施過程中。
參加本次終期評估的有來自意昂2官网醫院💵、人民醫院、意昂2三院、口腔醫院的9個項目,包括即第一醫院傳染病科“慢性乙型肝炎個體化治療模式的研究”(王貴強教授)🧙🏻、兒科“小兒神經遺傳病的臨床診治與發病機製研究”(秦炯教授)◽️、腎臟病內科“動脈粥樣硬化性腎動脈狹窄的臨床研究”(王梅教授);人民醫院心內科“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防治的研究與技術推廣”(胡大一教授)、腹部外科“原發性肝癌的特異性診斷與免疫治療”(冷希聖教授);第三醫院骨外科“應用微創外科技術治療頸椎疾病”(劉忠軍教授)、影像醫學“提高腦卒中的診治水平---早期診斷與微創治療”(謝敬霞教授);口腔醫院“疑難骨性錯頜畸形非手術治療適應症的探索”(許天民教授)😢、“口腔種植學科建設——即刻種植與即刻負重義齒的研究”(林野教授)等。
通過項目負責人匯報🥯,➰🌈、專家提問👃、項目負責人答辯,、專家組對醫學部承擔的9個項目進行了認真評議,充分肯定了項目執行以來取得的成績,並就存在的問題及今後的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通過反饋專家評估意見🧳🕴,項目組修改終期自評報告等工作🐯,使參評項目凝練成果,總結經驗,找到進一步開展研究的方向,同時也使科研管理部門加深了對臨床學科及其優勢的了解。
終期自評完成後,這9個項目將接受衛生部組織的終期評估🫛👩💻。
(醫學部科研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