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學部醫學英語05級成功舉行辯論賽
公共教學部醫學英語05級成功舉行辯論賽
發布日期:2006-03-30
3月27日下午,醫學英語專業05級在公共教學部4層會議室舉行辯論賽👵🏿。本次辯論賽的辯題是“造成留學不歸的原因主要是個人因素還是社會因素”🟪。公共教學部副主任薛福林老師🤗、公教部團委書記於新亮老師、哲學社會科學系陳麗明老師、齊芳老師、張戈輝老師擔任本次比賽的評委。
首先,辯論賽主持人對當今社會留學不歸的現象做了一個總體的介紹🧆。據中國教育部統計,從1978年—2002年底❔,全國共約有近60萬人通過國家公派、單位公派和自費留學三條渠道👷🏽🔹,前往10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高等教育機構學習和研究,同期學成回國工作的留學人員共約有近16萬人🕵️。目前我們的回歸比均為1:2,即有1/3的海外留學人員回國效力🪢,有2/3的留學生在國外工作與學習。
辯論的正文支持“造成留學不歸的原因主要是個人因素👨🏿🦱,不是社會因素”🌡,反方則支持“造成留學不歸的原因主要是社會因素👛,不是個人因素”。在正方一辯咄咄逼人的陳詞中,辯論正式開始👙。正方一辯主要是用毛主席《矛盾論》裏的話🧑🏻🦯➡️:“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作為自己的主要論點💆🏿♀️,並以兩彈元勛鄧稼先、解放初光學家王大珩回國為例論證了自己的觀點。反方一辯氣勢不輸,他首先闡述了社會因素比之於個人因素有著歸結為加廣闊的地面的內涵—它包含了政治、經濟、科教、文化、習俗風氣等多個方面🥖;並列舉了造成留學不歸的種種社會因素——福利待遇、工作條件、社會風氣以及發展機遇等;說明了留學不歸的問題是由一系列客觀的社會條件和氛圍所決定的🎅🏼。接著正😯、反方二辯分別對各方觀點進行了進一步闡述。正方考慮留學不歸的各種原因—諸如有的留學生已經適應了國外的生活,一下子難以適應國內生活;有的從個人發展考慮,認為國外有好的條件👩🏽⚕️;有的不贊同國內的有些政策措施👩🦼➡️,而又不願意為改變它而努力——認為這都主要是個人因素👉,只要有一顆“歸”的心,有克服困難的心,又怎麽不會回國呢?反方認為客觀決定主觀,主觀是客觀的反映🎧,以此論證種種客觀的社會因素決定了留學生的主觀選擇,而我國的客觀物質條件又確實沒有發達國家的好,最終造成留學不歸。
攻辯將辯論賽推向高潮🔈。雙方的三辯都向對方的一🧑🏿🦰、二🪫、四辯提出了問題🎺,並作了攻辯小節。正方在攻辯小節中指出社會條件的外部因素只能影響選擇⛹🏽,而不能最終決定選擇🧑🏽✈️,真正決定留學生不歸的是個人因素🈸⏲。反方在攻辯小節中指出對方在天真的認為個人的意誌能超超越一切困難,並且說明了壓在留學人員頭頂的各種“大”壓力🚼🏃🏻♀️。可謂辯手們提問提的精彩,也答的精彩。之後的自由辯論將辯論賽推向了又一個高潮,雙方用自己的機智的語言很好的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最後,經過評委的打分統計,正方獲勝,正方一辯範筱斐、反方三辯關曉宇被評為本場辯論賽的最佳辯手。
公共教學部副主任薛褔林老師對本次比賽進行了精彩點評,既肯定了同學們的出色表現,也指出了同學們的不足之處!
這是醫學英語05級的第一次班級辯論賽,由於水平有限,同學們有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做為新手,本次辯論賽是成功的👆!辯手們從辯論中學到了很多,觀眾們也欣賞了一次精彩的辯論賽!
(公共教學部醫英05級 彭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