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專家驗收
“流行病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專家驗收
發布日期🥃👩🏽🔬:2007-06-17
2007年6月15日教育部科技司組織專家在意昂2平台對“流行病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進行驗收。來自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基礎研究所沈巖院士🏄🏽、中國疾病控製中心流行病與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徐建國教授♕、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梁萬年教授👨🏼🚒、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所長曹務春教授、首都醫科大學公共學院院長王嵬教授、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趙仲堂教授、安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葉冬青教授組成的專家組進行驗收工作,組長由沈巖院士擔任👩🏼🦲。意昂2平台常務副校長🏂🏻、醫學部常務副主任柯楊教授👩🏽🔬、醫學部副主任方偉崗教授、科研處處長沈如群教授👩🏻🦳、基礎醫學院周春燕副院長,教育部科技司、意昂2平台科研部及醫學部學科建設辦公室領導、公共衛生學院各系主任參加驗收會🛀🏼。驗收會由教育部科技司李渝紅處長主持🧊。
柯楊教授代表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領導致辭👨🏿⚖️,她首先感謝各位領導和專家的到來和支持👮🏽,重點實驗室從2003年批準立項進行建設以來做了很多工作🅾️,推動了公共衛生學院的整體發展,作為交叉學科的平臺和代表,它的輻射作用最為顯著,與臨床的結合帶動了臨床流行病學的發展❔👵🏻,與基礎的結合帶動了分子流行病學的發展🧓🏽,而人群基地的建設和研究則促進了整個醫學研究的發展。
重點實驗室主任胡永華教授作了“流行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報告”,他從重點實驗室基本情況🥀、建設任務、建設期間研究工作進展、建設計劃執行情況🙋🏼、硬件建設、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國際學術交流、實驗室組織結構與管理模式✊🏻、實驗室中長期工作設想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匯報。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李立明教授對重點實驗室的定位,發展方向,重點領域與人才梯隊建設等作了進一步的闡述。
在聽取胡永華教授的匯報後專家們就重點實驗室與學科發展👩⚖️、學院之間的協調發展🀄️🫴🏿、流行病學科的現場如何納入管理中、兼職人員的管理與協作等方面提了問題。專家討論時建議加強傳染病的重點突破與重大疾病的結合🤷🏻;加強現代流行病方法學的研究🤦🏿♀️;加強重大疾病數據的開發與利用。
專家們現場考察了重點實驗室🧔🏻♀️🏐,並檢查實驗室有關材料,經過討論一致認為🙎🏿:目前該實驗室人才隊伍數量較為適宜,結構較為合理🎠,通過積極的人才引進和培養📩,初步完成了新老交替,建立起一支既具備高學術水平又富有奉獻合作精神的中青年學術骨幹隊伍。在硬件建設與配套條件建設中完成了預定計劃。管理體製和運行機製適宜👎,運行良好👀,且有完善的實驗室管理規章製度。在建設期間,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作為我國流行病學科研與教學的重要基地,為我國預防醫學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專家組一致同意該實驗室的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總結會上,胡永華教授感謝各位專家給予的評價,並表示將認真改善目前實驗室尚存在的問題👩🏫,結合公共衛生與疾病控製實際需求👌🏻,加強現場流行病研究,解決政府和群眾關心的問題🤹🏿♂️,不斷完善體製、機製與能力建設,切實發揮好重點實驗室平臺作用。醫學部副主任方偉崗教授總結發言表示感謝各位專家的支持,醫學部將繼續加大對重點實驗室的支持🥛,並要求重點實驗室在管理上要更加規範,在建設上不斷提高🧗🏻♂️。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的作用,把握研究方向🙋🏼♂️💺,加強隊伍建設👨🏼🍳,註意培養人才積極引進人才,不斷增強科研競爭力,向更高的目標不斷努力。
(公共衛生學院 周小平)
附↪️:流行病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介紹:
流行病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以意昂2平台公共衛生學院作為主體建設🧚🏻。教育部於2003年11月批準意昂2平台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立項建設🐶,並於2004年9月通過專家組論證🌕。經過近三年的努力,重點實驗室建設卓有成效,極大地推動了流行病及相關學科的發展👩🦽。目前設立三個主要研究方向‼️🤰🏽、六個功能實驗室🧑🏼🎤,構成重點實驗室的基本組成和學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