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學院舉辦“藥物流行病學”學術報告

公共衛生學院舉辦“藥物流行病學”學術報告

     66日,公共衛生學院邀請美國默克製藥公司亞太地區臨床研究總監李自力博士作學術報告🫴🏽,題目是藥物流行病學👨🏿‍🌾。報告會一直在提問與討論中交叉進行,來自公共衛生學院各系及研究生70多人參加報告會。
 
    李博士1987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科大學🔄,之後在美國取得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政策及管理兩個碩士學位🏕,並取得行醫執照。他於2000年作為臨床評審員正式加入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先後在藥品安全部及新藥審評部任職,參與新藥臨床研究方面的審定、新藥上市審批🙇‍♀️、上市藥品安全性的再評價及撤市的論證及決策👩🏿‍🦲。由於卓越的工作成績,李博士獲得2003年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最高科學成就獎並被提升為新藥臨床評審組負責人。2005年李博士受聘擔任美國默克製藥公司亞太地區臨床研究總監。

    李博士在藥物的審評及藥物流行病學評價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他的講座也生動有趣,十分註重與學生的互動。報告前他先提問:臨床醫生與流行病學家有和不同?學生回答臨床醫生關註具體個人,積累的是病人個體病例;流行病學家關註群體,積累的群體有關知識。的確如此,臨床醫生關註個體病人的治療及效果,而流行病學家關註人群的療效及用藥安全。

   李博士強調在藥物流行病學評價中要關註分子、分母、對照三個問題。如評價藥物的副作用,他講到一維空間是發生藥物不良事件的人數是多少?二維空間是有多少人吃了這種藥?三維空間是與對照比較的結果📿,通過綜合分析🏊🏼‍♀️,才能得出結論🌁。即使是已經上市的藥物也要不斷收集材料、了解療效與安全性,要將藥物不良反應的監測由定期報告,轉向定期評價🙇🏿‍♀️,以此提高用藥安全性🏃。

    李博士介紹美國評價藥物的方法分為五級🕊:隨機對照試驗👎🏼、隊列研究、病例對照🤶、橫斷面研究🫑、專家意見。美國藥品評審不是特別註重專家意見🤵🏽‍♀️,而更註重試驗數據和結果☕️。評審會上的專家通常也不說我的意見是……🧑🏿‍🚀,我認為……”這類的話,而是更嚴謹的通過XX方法研究,得到幾組數據,經過分析的結果是……🕷。

    
在藥物風險評估中他講了三個問題✌🏿:因果關系、風險、如何減小。在藥物的安全性中講到藥品質量問題,如假藥;藥物的不良反應🦢🍱;用藥錯誤。他還澄清一些錯誤的觀點💩,比如把循證醫學當成一種指標,例如🪹,有廣告詞說“XX藥通過循證醫學驗證,這是錯誤的概念🧎,因為循證醫學只是一種思維方式。還有報道說美國確認的八種抗癌食品這些強調美國而缺乏試驗結果和數據支持的提法很不科學🌕。

                     
                
( 公衛科辦  周小平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 詹思延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