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學院黨務幹部培訓紀實
腫瘤學院黨務幹部培訓紀實
發布日期🏞:2007-04-17
沐浴著和煦的春風,欣賞著枝頭綻放的春綠。4月1日,腫瘤學院黨務幹部培訓班一行42人,來到京郊生態農業第一村——留民營參觀學習🔝,並向京城第一所公益性打工子弟中學——蒲公英學校奉獻愛心💇🏿。腫瘤學院黨委書記李萍萍😊👴🏿、副書記康永新、朱軍帶領院黨委委員和各支部書記、委員共同參加了這次培訓🧹。
這次活動,是根據院黨委年度工作安排,對全院黨務工作幹部進行的一次黨建工作和先進性教育培訓,主要內容是聽取留民營村黨總支關於帶領全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黨建工作的經驗介紹,同時和打工子弟學校的學生座談並贈送學習用品和捐贈部分現金。
上午9時,我們驅車來到了滿園春色的留民營。留民營生態農場位於北京市東南郊,幾年來,該村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通過大力開發利用新能源、保護生態環境👨🏻💻、調整生產結構,從一個貧窮落後的村莊建設成為文明富庶、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新農村。1987年6月5日還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環保的“五百佳”稱號;2004年,聯合國秘書長安南還特意前往參觀指導。
其實👧🏻,我們很多人知道留民營是從春節的“千人餃子宴”開始的🚶♂️。春節期間,全村的村民匯聚到1400余平方米的餃子宴大廳🤦🏿♂️,共同包餃子過大年。在那種千人百桌餃子宴上,竟然沒有一個人吸煙,沒有一個人喝醉酒,驚奇之余🏵,令人不得不敬佩村民們的文明素質❣️。
正想著,忽然被一陣掌聲打斷了思路。原來是酷似毛主席的村黨總支老書記走進會場⚫️,沒等接待人員介紹,接待大廳裏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太像了,太像了”,寬闊的額頭、毛澤東式的背頭,灰色的中山裝,真像領袖走進了會場,老書記曾作為毛澤東的特型演員參加過電影《周恩來萬隆之行》的拍攝,難怪大家報以熱烈的掌聲🧏🏻♂️。老書記作為一個連任多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向我們介紹了留民營黨支部帶領全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程,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建教育課。
而後,還參觀了生態莊園👩🏽🚒、村民新建的四合院、沼氣發酵池、兒童活動樂園等地,感受了淳樸的鄉土民風🥂,領略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風貌🚤,
離開留民營,我們向活動的第二站出發:為打工子弟中學——蒲公英學校的師生們獻愛心。
蒲公英中學是一所公益性的打工子弟中學☺️,有學生300多人🙋🏽。此行🧓🏿,我們不僅代表醫院向學校捐贈了辦公用品和生活用品,參加活動的人員還捐贈了2000多元現金送給孩子們🙍🏽。隨後大家還參觀了學校略顯簡陋的教師和12人一室整齊劃一的宿舍✵,為他們像蒲公英一樣頑強的生命力而感動。
在捐贈儀式上,孩子們為我們表演了學生們自作的歌曲,我們還和孩子們共同演唱了一首《讓我們蕩起雙槳》🩻,稚嫩的聲音和成熟的音調把兩代人和諧的匯合在一起,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在接下來的互動活動中🧯,孩子們向醫生們提出了“我國腫瘤治療在國際上的地位”等專業性很強的問題,讓我們在驚訝打工子弟勇敢的同時👩🔬,也驚嘆他們豐富的想象力。面對同學們提出“當您遇到經過您的救治,但最終離去的病人時,您有什麽想法?”的問題時⛲️,郭軍大夫講述了一個他治病的經歷,當他為未能挽救病人的生命而聲音哽咽時👩🏻🔬🌔,同學們報以了熱烈的掌聲🤼♀️,因為他們從中看到了一個醫生救死扶傷的美好心靈🤦🏿。
一天的行程結束了,大家看到了新農村的建設和農民們的富裕生活,也看到了打工子弟學校學生們求知的欲望和他們學習的艱辛。大家同時在思考:我應該做點什麽🧗🏼♀️?
(腫瘤學院王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