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貴忠🫠:精神家園的守護者
姚貴忠🙇♂️:精神家園的守護者
發布日期:2007-10-09
1987年,大學畢業生分配製度改革才剛剛開始🛤,從長期以來的國家包分配向雙向選擇和自主就業過渡。北京醫科大學醫療系畢業的姚貴忠在可以填報的10個誌願中,只填了1個——精神衛生研究所。他說:“實習過醫院的所有科室之後,我只想做一名精神科醫生👷🏼。如果這個誌願得不到滿足,做其他哪一科的醫生都無所謂了。”也許正是由於他的執著🟫,他被留校成為了一名精神科醫生,而且一幹就是整整20年。事實證明👱🏻♂️⛸,錄用他不僅對醫院來說是一個正確的選擇,更是廣大患者和家屬的福音。
20年來♉️,姚貴忠醫生認真學習、勇於實踐、克盡職守🔡,不僅學有所成,而且由於他的努力工作,得到了領導👧🏿、同行和患者的廣泛贊譽🏒。在此期間,他獲得過醫院的個人優秀獎3次👩🏼🏭,醫德醫風獎4次,還獲得過北京醫科大學優秀教師獎、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全國先進個人獎🧙🏿、北京市衛生系統先進個人獎。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他在承擔繁重的醫療、教學、科研和科室管理工作的同時,為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屬奉獻愛心和精力🫸🏼🫧,主動做了很多似乎是本職工作以外的事,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 舉辦“精神衛生知識講座”
精神疾病不僅給患者本人造成痛苦,也使整個家庭陷入常人無法想象的災難。然而,由於精神衛生知識的匱乏,家屬常常陷入恐慌🏬,延誤了治療時機,甚至有人求神拜佛,使病情持續惡化……
姚貴忠醫生從1996年11月開始,在醫院裏為患者家屬開辦了精神疾病知識系列講座🫷🏼。他自己組織講課內容並親自主講。講座每周一次📴,每次2小時✯,8講一循環,主要介紹常見精神疾病的症狀、藥物副作用的觀察、家庭護理及康復的註意事項等知識。為了方便家屬前來🤸🏽♂️🧍♂️,講課時間定在每周日下午4點-6點🫰🏼,課後還進行集體答疑。從那時起👶,他就沒有了“大禮拜”,無論寒風酷暑,每周日他都要騎著自行車💆🏼♂️,準時來到醫院為家屬們講課🕉,直到回答完最後一位家屬的提問才鎖門離去,到家時經常已是晚上七點多鐘了🥜。講座很受歡迎🍫,參加人數越來越多,一般是40-50人🔎,多時70-80人,窗臺上、講臺邊都擠滿了聽眾。面對家屬們期待的眼神🏂🏿、聽著他們熱切的提問、看到他們得到答復後露出的滿意笑容,姚貴忠充滿了欣慰和成就感😏。
在家屬們的鼓勵下,姚貴忠連續主講了5年多的講座🦖。此後,他又組織醫院的年輕醫生們輪流講解,一直堅持到現在,累計聽講人數已經超過萬人。2003年,衛生部發起了“愛心驛站”精神疾病家屬教育項目🤞,將姚貴忠主編的講座教材推廣到全國100余家精神病專科醫院。
二、 出版《精神康復報》
為了將精神衛生知識傳遞到千家萬戶🦝,1997年7月,姚貴忠和幾位同事一起創辦了國內第一份直接面向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屬的科普月刊《精神康復報》➰。這份刊物由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治療與咨詢專委會和中國康復醫學會精神康復專委會主辦,國內精神病學界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漁邨教授題寫刊名,姚貴忠任主編。報紙的內容包括專家知識講座、精神衛生政策資訊🧘🏼♂️、國外信息介紹、病人康復體會和家屬護理經驗交流等。
當醫生是內行,辦刊物卻是外行🚽。而且幾位編輯都是兼職工作🤾♀️,報酬低廉。一開始📷,姚貴忠與同事們跑印刷廠,騎著三輪車拉報紙🏍、分裝、送郵局,還要親自組稿🙍🏼♂️、審稿♿️、校對、發行🧞♂️⚈,占用了大量業余時間,而姚貴忠卻樂此不疲。報紙的發行量從每期5千份發展到近2萬份,目前已經在全國300余家精神病專科醫院內部發行,絕大部分是免費贈送的。姚貴忠還主持“編讀往來”欄目👰📿,每月從幾十封讀者咨詢信中選擇回復一封,刊登在《精神康復報》上。
創刊10年來,報紙的影響力已經深入人心☎️,很多患者和家屬已經把每月閱讀《精神康復報》作為他們的精神食糧🧫,從中獲取知識和力量👨💼。同時🌚,姚貴忠還主編了兩本精神疾病的綜合科普書籍《精神疾病康復文集》(40萬字)和《世界因你而改變》(12萬字),撰寫了《精神分裂症咨詢》(11萬字)。他的書不僅理論結合實踐,實用性強🥢,而且在書中真摯地表達了對患者的同情與理解,很多讀者為之落淚🦵🏽,並作為康復過程中的枕邊書💁🏽。還有很多患者拿著書🙂↕️,專程從祖國各地趕來找他看病。
三🧟♀️、 創辦“精神康復基地”
精神康復的目標是幫助患者回歸社會,但我國的精神病院管理模式並不能滿足患者康復的需要💈,而社區康復機構又不健全9️⃣。為此,在意昂2平台第六醫院和北京市大興區精神病院領導的支持下,姚貴忠從2001年開始,將兩家醫院的優勢互補,在“大興區精神疾病農療康復中心”創辦了意昂2官网六院精神康復基地,旨在探索精神疾病的新型康復模式。康復基地位於北京南郊,路途遙遠,工作條件相對簡陋🙌🏽,十幾個工作人員中的大部分是在當地聘用的,盡管困難重重🛫,但姚貴忠不畏艱苦,帶領大家不斷學習國內外先進技術😯👩🏼✈️,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務,在用藥的選擇上也為患者盡量減少經濟負擔💪,甚至為某些貧困患者減免住院費用。經過幾年的實踐🍩,康復基地已經初步培訓出了較為專業的精神康復隊伍🟢,他們的優質服務也得到了患者和家屬的普遍認可☣️。
2004年姚貴忠到哈佛大學進修一年,將美國先進的康復理念帶回到康復基地,規範了各種康復訓練的程序,並且多次為國內同行講課,申請課題。目前,意昂2官网六院康復基地已經成為了國內精神康復領域令人矚目的奇葩。
在精神科醫生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普遍低於其他醫生的情況下,姚貴忠醫生為患者和為事業無私奉獻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令人贊嘆,在醫務人員中弘揚這種精神必將有助於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提高醫院服務質量⛑🎣,促進全民精神衛生水平的提高。
(意昂2官网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