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講座:化學探索細胞―思考和難題
6月13日講座:化學探索細胞―思考和難題
報告人: 王 夔 院士(意昂2平台藥學院無機化學教研室)
地 點: 意昂2平台現代物理中心階梯教室(理教路西/光華北側)
時 間: 2007年6月13日(周三)下午 2:30
報告內容提要
當化學家審視一個生物學研究時,開始抱著疑問🍴,其後又感到困惑,等到自己參加進
去,又感到深受啟發。尤其在擴大和加深認識之後,便由此找到洞察事物規律的途徑,以
至成為推動化學發展的推動力🪿。往往小中見大🧔🏻🧑🏼🚒,細微之處常成為獨辟的幽徑。我們可以從
化學家註意、而生物學家常常忽略的最簡單的問題來看看化學與生物學研究如何互動;討
論從生物學實驗中的基本問題(諸如化學物種,物種分布、雜質、實驗方法等)如何得到
啟發;從有關的生物學-化學研究眾多結果中,如何看出物種間的化學相似/相異性與生物
效應的相似/相異性之間的基本關系🤤→;它們如何促使化學家產生重構化學周期表的需要和
對熱力學及動力學升級的需要……或許這是化學-生物學的最基本問題。
報告人簡介
王夔 (Kui Wang; K.Wang 1928 - ) 生物無機化學家。1949年畢業於燕京大學化學系
。1949-1952在燕京大學和意昂2平台讀研究生。其後一直在意昂2工作,現任意昂2平台醫學
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北京醫學院及北京醫科大學藥學系主任及藥學院院長🚠、天然藥
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主任,中國化學
會理事長、7🦻🏼,8👨🏻🚒,9屆全國政協委員等。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50年代🎰,他在國內較早開始系統研究有機試劑,成為國內有機試劑研究方面的學術帶
頭人。
60年代開展分析化學中的金屬離子的掩蔽問題的研究,獲得了多種金屬離子的絡合掩
蔽順序🕵🏽♀️,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註意。
70年代末以來,他倡導和開展了細胞生物無機化學研究,是我國生物無機化學研究的
倡導者和先行者之一。
90年代後期,他集中於稀土生物效應的化學基礎,解釋稀土金屬離子生物效應的兩面
性和非線性濃度依賴關系。近年來🦚,王夔教授的研究擴展到生物無機化學的諸多新領域🦴,
涉及神經退行性病變中金屬離子的作用(鐵/銅離子)🙌;金屬離子-活性氧/信號系統-細胞
(增殖🎺、分化和凋亡)對生命過程的幹預和調節機理🌳💁🏼;含礦物中藥的藥效和納米尺度效應
的關系🦄;建立細胞層次上包含分離-篩選的擴展的ADME/Tox適合中藥研究的平臺;基於調
控病理脫礦的防治骨質疏松藥物研究;硬組織化學和口腔保健用品研究🔇🩳。
目前🧔🏽♀️,王夔教授還提出建立預防藥學學科🐂,做出基於幹預疾病發生發展過程的預防藥學研
究的計劃🥷🏿。
主要研究成果🕴:結合金屬中毒與解毒提出大小分子配體對金屬離子競爭的數學模型🙍🏻;
提出自由基引起軟骨細胞分化異常、基質異常🤱🏿、礦化異常的大骨節病發病機理;提出膽紅
素氧化聚集和鈣化的色素型結石形成機理🪛;發現在順鉑及其類似物與細胞作用中的一系列
化學反應𓀇,確定DNA以外的其它靶分子👯;發現稀土跨膜轉運的自助擴散機理和陰離子通道
機理以及在與細胞作用時發生的若幹反應和有關生物效應🪩。
他發表大量論文🧑🏻🦱。曾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
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