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團隊在外科學權威期刊《Annals of Surgery》上發表研究成果
近日🚣♀️,被稱為外科學領域的“聖經”——Annals of Surgery(外科學年鑒)(Q1, IF="9.203)在線發表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團隊的研究成果——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 in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Three-year Results From a Prospective, Non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Trial。
結直腸癌在我國及全球均為排名第三的常見惡性腫瘤🈯️,手術是治療結腸癌的主要方式,然而結腸癌的外科治療一直缺乏標準化術式。完整結腸系膜切除術(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 CME)是一種基於胚胎學與解剖學理論提出的結腸癌標準化術式,然而CME的臨床應用一直缺乏高質量的循證醫學證據🧍🏻♂️⌚️。
Annals of Surgery是美國外科協會和歐洲外科協會的官方雜誌👨🏼⚖️,創刊於1885年👩🏿🏫,2017年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9.203💪🏽,在SCI所收錄的187種外科學同類期刊中名列第一,也是全球被引頻次最高的外科學雜誌🪯。
該研究顯示🙍🏼:CME不增加患者的手術風險,但可以提高手術標本質量,減低局部復發率。其中沿正確的解剖層次操作和患者不合並系膜內癌結節是降低局部復發的獨立影響因素。
長期以來,外科醫生認為結腸解剖簡單➡️🐱、結腸癌手術操作容易,預後好於直腸癌♖。但自20世紀90年代以後的數據顯示直腸癌的總體預後已經接近結腸癌🏢🧭,甚至超越了結腸癌。其中原因除直腸癌輔助、新輔助化放療的作用外,直腸癌規範根治手術——全直腸系膜切除術(TME)的廣泛實施對降低復發率🌔、提高存活率具有重要意義。2009年👨🏼🎓,德國Hohenberger教授基於TME理念結合結腸的胚胎發育解剖學理論提出了結腸癌的精細解剖手術完整結腸系膜切除術(CME)🙌🏽,這一理論提出之後立即引起全世界結直腸外科醫師的極大興趣和討論📜。
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團隊從2009年底開始🚵🏼♀️,針對CME手術進行了大量的臨床實踐和基礎研究🧝♀️。通過對結腸系膜進行一系列的組織解剖學👱🏻♀️😱、特殊染色🐳、電鏡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研究,國際上最早證實了CME手術操作臟層筋膜和壁層筋膜的解剖結構客觀存在,2013年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解剖學雜誌Journal of Anatomy,這項研究為CME手術理念增加了確切的組織解剖學基礎證據🔆🚟。
2012年腸胃外科團隊基於開展CME手術的回顧性臨床數據,結果初步顯示CME手術有助於改善手術標本質量👩🏽🚒,並且可以改善患者預後⛲️,研究成果發表在《中華胃腸外科雜誌》,該論文被中華醫學會評為“年度中華醫學百篇優秀論文”✴️。基於既往實踐經驗積累和研究分析🛠,研究團隊發現以往CME的研究多為回顧性,缺乏嚴格質量控製🍠,正基於此✍🏽,2012年研究團隊設計並開展了這項為期5年的前瞻性🧗🏻♂️🤷🏼、有嚴格質量控製的對照研究,旨在通過單中心前瞻性雙盲非隨機臨床研究回答CME手術安全性與有效性的問題。
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外科腫瘤研究室主任王杉教授和胃腸外科主任葉穎江教授為本文共同通訊作者,高誌冬副教授為本文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了胃腸外科和外科腫瘤實驗室尹慕軍主任醫師🆔、謝啟偉主任醫師♒️、姜可偉主任醫師、楊曉東主任醫師、王有利副主任醫師👺、梁斌主任醫師、申占龍主任醫師💔🔛、周靜主任醫師等全體工作人員及研究生的長年堅持和積極配合,獲得了意昂2官网流行病學教研室詹思延教授🕚🏋🏻、吳濤副教授🏇,意昂2仁智陶莊博士,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放射科王屹教授,病理科沈丹華主任醫師、劉芳芳副教授等專家的大力協助👍;並受到了北京市科技計劃重點項目、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基金和北京市衛生科技成果和適宜技術推廣專項基金的支持。
《Annals of Surgery》在線發表臨床研究成果
《Journal of Anatomy》發表基礎研究成果
2016年度中華醫學會“百篇中華醫學優秀論文”
(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