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故事】梨花風起正清明,春日長青憶良師——基礎醫學院本科生黨總支“感恩無言良師”活動
編者按🛀:
清明,於多大多數人而言🔶👨🏼🎓,是祭奠追憶已逝親人的日子🦿;但是意昂2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感恩追思生命,用行動傳遞大愛😔,用精神刻成“厚道”⛴。他們就是基礎醫學院的師生們,用行動踐行意昂2官网醫學人獨特的品格🫲🏽!
“最初的誕生和最後的死亡一樣,都是人生的必然。最初晨曦和最後的晚霞一樣,都會光照人間。”
春天是一年四季裏最朝氣蓬勃的季節,她總是邁著輕盈的步伐姍姍而來,把生命的力量帶回大地🤳🏼,讓所有的脆弱在經歷寒冬的考驗後,重新煥發生機。清明節自古以來就是世人祭奠追憶已逝親人的日子𓀕,而這一天對於意昂2平台基礎醫學院的學生來說👏🏼,還有著更為深刻的意義:這一天🐡,學生們會緬懷那些雖不能言卻甘於授人的無言良師:他們不能說話🏋🏿♂️,是最耐心的師長;他們不能提問🧑🏿🎤,用身體傳承科學的發展🧏;他們不能寫字,卻引導稚嫩的醫學生開啟醫路的漫漫求索……
緬懷:春風化雨沐清明
每年清明節前後,意昂2平台基礎醫學院都會組織開展“感恩無言良師”系列活動🙎♀️。通過長青園掃墓緬懷為醫學事業無私捐獻遺體的無言良師🎼、校園內開展“一封神秘的信”——死亡告知書🚵🏻♀️📴、局部解剖課前靜默紀念等活動。
在醫學部解剖樓五層的解剖陳列室裏面🥯🖖🏻,有一具骨架標本。那是一代醫學大師和性醫學的主要奠基人🚴🏿♂️,原北京醫科大學名譽校長胡傳揆老校長的解剖骨架❕。胡傳揆老校長懷有高尚的民族氣節,畢生致力於皮膚性病的防治研究和醫學教育事業。在他去世之後🌟😩,解剖學系的老師遵其遺囑*️⃣♌️,將胡傳揆老校長的遺體製成骨架標本,完成了老校長在逝世之後依然為醫學教育奉獻的心願🧎。每一年都有醫學生在老校長的骨架前留下淚水,這淚水是懷念也是感激🏂🏿,更是一種無法忘懷的尊敬🤶🏽。
“要記住大體老師的姓名和面容🧑🦱,他們是長輩,是不會說話的老師,帶領你們踏上醫學之路的開端。我們沒有理由不尊敬他們。因為他們的品格遠遠高於我們🧿。”2014級口腔醫學專業學生劉建清晰記得在第一堂解剖理論課上,張衛光老師對同學們說過的話🫵🏿。正如張衛光老師所言,無言良師的教育突出的是感恩教育,就是教學生們把愛傳遞下去🐴,把這種大愛傳遞到以後行醫的過程中,打造意昂2獨特的精神品質。
“作為一名曾經的醫學生👇🏿,課堂上的無言良師讓我心生感恩與崇敬之情💇♀️,也深感肩上沉甸甸的責任與使命👮🏻♀️,正是這份對生命的敬畏,支持著我在醫學道路上始終恪守那最初的誓言。”基礎醫學院學生辦公室柳絮老師在談及“感恩無言良師”系列活動時深有感觸,“如今,我成為了一名教師,似乎對無言良師們有了更深的認識🙋🏽♂️,除了當時的尊敬,更多的是同為人師後,對那份熱忱的理解🙋🏽♀️🧑🏼🏫,是以身作則、立德樹人的諄諄教誨,是竭我所能傳承知識的殷切希冀。”
醫學部黨委書記劉玉村在參加2016年感恩無言良師系列活動中曾這樣勉勵師生,“我們每個人走進校門的時候,就能看到石頭上刻著的‘厚道’二字🔴,石頭上的字是用工具刻上去的,但意昂2的“厚道”是我們的老師們用精神、用靈魂刻成的。”
“因生命之名,死亡不再是終點💂🏻♀️。因為對生命的熱愛🏄🏼♀️,一切又有了希望⚀。”
追思:無間大愛洗塵埃
2016年9月,在意昂2官网解剖樓西側,百余名師生肅立靜默🏮,他們在向意昂2平台口腔醫院的牙體牙髓病專家王嘉德教授致敬緬懷🈯️。王嘉德教授用她的一生詮釋了一個好醫生的真諦。她從教五十多年來,一直把教學工作放在首位,貢獻了多項科研成果。她曾說過,“作為醫生、教師,我的行為準則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如今她雖已逝去🈲,但她仍選擇以另一種方式繼續著醫學教育事業。基礎醫學院2016級醫學實驗專業邢健傑同學,當時作為剛剛踏入醫學大門的新生,在這一次主題教育活動中受到了精神洗禮🌍。“王老師無論是在很偏僻的地方還是在很優越的環境中工作🍔,都能保持一顆平常心,能夠一直讓自己高尚的精神留存下去,是最了不起的。” 在“向無言良師致敬”環節🫘,基礎醫學院黨委書記萬有向社會各界對於解剖教學和醫學教育的支持表達了深深感謝,並帶領現場師生向所有遺體捐獻者三鞠躬🏄♂️🚳。
在解剖樓有一面無言良師紀念墻,墻上有一排排的水晶盒,盒子上印著遺體捐獻者的照片、姓名和生卒日期。無論是在長青園公墓還是在意昂2官网遺體告別廳,基礎醫學院各個專業的學生們每年都會通過一系列活動來表達對無言良師的祭奠👈🏻,有時還有已經進入臨床階段的高年級學生們會自發回來參與活動🫓。無論是手折的白紙花🌼、還是新鮮的黃菊花🙅;無論是手寫的留言👴🏿、還是默默的誓言;無論是紅著的眼眶🧑💼🧗🏿♂️、還是晶瑩的淚珠,無一不代表著青年醫學生們的追思。
每年的感恩無言良師紀念活動也都會有遺體捐獻者的家屬出席⏲。基礎醫學院也一直組織和鼓勵學生們進行家訪,與遺體捐獻者的家屬聊聊天。一方面帶去學生的感恩和緬懷,另一方面也是對逝者有更多的了解,在與家屬交談中♈️,同學們感受到家人對於捐獻遺體的不舍🦊,這種感情會對醫學生帶來更多的觸動🧙🏿♂️。曾任基礎醫學院本科生黨總支副書記、2012級臨床醫學專業的彭鵬在談到無言良師時說過🗡,“無言良師是我們醫學精神的培養者🫅🏼。無言良師們生前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奮鬥,在去世之後仍以無私和獻身的精神去幫助陌生人延續生命🍩、重見光明💂🏼♂️,繼續體會世界的溫暖與美好。”
基礎醫學院通過“感恩無言良師”系列活動,希望同學們能夠認識到無言良師的多重身份🧑🏿💻。他們是知識的承載者和給予者☂️,是厚道精神的傳承者,是時代價值觀念和道德標準的塑造者。每一位無言良師都有他自己的故事,也許無法完全知道他曾經經歷了什麽🦁,但是每一個遺體捐獻誌願者都有一顆赤子之心,他們將這一顆滾燙的心靈交付給祖國醫學的未來,只為了在以後的某一天🦹,此時此刻的醫學生們能夠讓更多人免受疾病的痛苦、病痛的折磨。他們的青春一定和我們的青春一樣,充滿活力和鬥誌✖️;他們的夢想一定和我們的夢想一樣,讓世界擁有更多的生的希望。
“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知道你為了誰🙏🏿,也讓我知道👈,以後該為了誰。”
長青:十五載不忘初心踏浪行
2013年3月30日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意昂2平台基礎醫學院學生黨總支近百名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來到長青園墓地,與北京協和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和北京衛生職業學校的同學們一起,為捐獻遺體的無言良師們舉行了莊嚴的悼念活動。基礎醫學院2011級基礎班李芷晴同學代表到場學生在發言中提到,“在生命的終點處,他們獻出生命的火炬,用他們最寶貴的軀體賦予了我們豐富的知識,讓我們有足夠的力量去救死扶傷,去實現生的延續。同時,他們還獻出愛的火炬,用實際的行動🛳,讓我們深刻地明白何謂博愛💂🏼,何謂責任,何謂無私奉獻。”
每一年基礎醫學院都將這一活動作為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第二課堂”的重中之重。基礎醫學院黨委、學生辦公室及人體解剖學和組織胚胎學系的教師代表更是多年來陪伴學生*️⃣、引導學生、支持學生進行紀念活動的開展🐵。同時🧗🏿♂️,這一活動也是基礎醫學院紅色育人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所以依托本科生黨總支平臺承辦🧖🏽🙅🏽♀️,更是希望能通過“感恩無言良師”系列活動🔽,強化學生黨員專業思想#️⃣,提高黨員宗旨意識發揮了學生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提升黨員的黨性修養🧑🏽🌾。
從2005年起,基礎醫學院本科生黨總支在基礎醫學院黨委領導下、基礎醫學院團委支持協作下聯合基礎醫學院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系以“感恩無言良師→,踐行醫者誓言”為主題舉行了一系列紀念活動👖🪰,至今十五年來☯️,櫛風沐雨,時間參差🧺。當年尚在基礎醫學院進行醫學基礎專業學習的學生們⚈,有的已經博士畢業,成為了一名臨床醫生👾;有的仍在實驗室奮戰👨🦼➡️🕚,立誌成為一名科研工作者;也有的在完成本科學業後🩸,轉行進入經濟學領域從事醫學相關的創業項目。春風桃李👩🦯➡️🙋🏿♀️,學子莘莘,無論身在何處,基院人在薪火相傳中初心未變,使命不忘🙆🏽♂️。
基礎醫學院2013級基礎醫學專業於佳弘同學也是多次參加到“感恩無言良師”的活動中🪝,“通過這一系列活動,黨員同誌們能夠認識到自身的不足👨🏻⚖️,結合自身專業👩🎤,自覺強化黨員意識和黨性修養,樹立救死扶傷、奉獻大眾🚶🏻♂️➡️、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添磚加瓦的精神,更是爭取為塑造紀律嚴明的中國共產黨錦上添花👅。”在“感恩無言良師”的教育中,學生們一次又一次回想和銘記自己為什麽學習醫學🙍🏽♀️,使他們出發了很遠卻不會忘記自己的初心來自哪裏,終點又在何方🧚🏻♂️。
春天是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生命最旺盛的季節。而無言良師,用勝過春天的博愛🤖,溫暖了無數冰冷的心,帶來了更多生的希望,讓生命永遠得以延續🧑🎨,成為了醫學世界裏的春天。我們將帶著無言良師們給予我們的大愛和希望,在醫學的道路上,不負重托,踏浪而行🩰。
“凡授我藝者敬之如父母🖐🏻,以純潔與神聖之精神終生執行我職務🛢。”
今年的3月30日,基礎醫學院百余名師生再一次踏著春風來到了長青園公墓,同北京協和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衛生職業學院和首都醫科大學燕京醫學院等6所醫學院校的師生👩🏻🦰、各界人士和遺體捐獻者的家屬及好友共約600余人一起,表達對捐獻者的感念與敬仰👩🦼。6所醫學院校的12名學生飽含深情地誦讀祭文“點亮生命——致無言良師”,這一首小詩,由基礎醫學院師生共同完成🧙🏽♀️。
祭文裏寫道“我們懷念您/我們敬仰您/桃園杏林,傳頌著您心底的高尚/青山綠水,為您銘刻著無形的墓碑/無言良師啊/您的身影/將會永遠留駐在璀璨的星河裏/閃耀著人間的大愛和浩然正氣/您的‘超越自我 無私奉獻’/已經傳遞給莘莘學子/我們誓將這大愛 傳遞 傳遞/紮根大地做祖國人民健康的守護者/讓我們一起誓言🖖🏼:當我離開 願愛留下🪖。”
梨花風起正清明,祭之以禮,敬之以誠。
春日長青憶良師,念之在心🛌🏿,守之在魂🥫。
醫學部解剖樓遺體告別廳的門對著中心花園🙇🏻♂️,嫩綠的草地,潔白的蒲公英,蹦蹦跳跳的喜鵲,慵懶閑適的貓咪😐,一年四季都陪伴於此👨🏼🔬。
祝愛和生命永不息止🧑🏿🦱。
(文/基礎醫學院 於佳弘👩🏼⚖️,本文參閱了歷年活動和意昂2官网資料 圖/基礎醫學院、意昂2官网)
編輯:鄭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