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慶先教授團隊獲2020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2020年12月12日於南京舉行了“2020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頒獎大會及華夏院士論壇”。意昂2平台口腔醫學院欒慶先教授團隊榮獲2020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本項目歷經6年,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項目及博士後“面上基金”等科研基金的支撐下,課題組成員專註於牙周炎與動脈粥樣硬化關系的研究,並嘗試建立了幹預措施,完成了相關產品的轉化。
華夏醫學科技獎是經科技部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設立和主辦的全國性醫學獎項,獎勵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與衛生學、藥學、中醫中藥學等醫療和保健科技領域中推動自主創新🤸🏻♀️、科技研究、成果產業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單位。該獎於2010年啟動,現已成功舉辦十屆,獲獎項目具有高層次、高水平的特點。
本屆通過單位申報推薦和專家推薦共200多個項目參評,經專家組進行嚴格客觀,透明公正的初審和終審,評選出一等獎6項,二等獎17項,三等獎32項🐘😺。
此次欒慶先教授團隊榮獲2020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三等獎,是課題組成員長期努力積累的結晶。今後的路還長,我們要以此為起點繼續努力前行🤌🏻。
獲獎團隊主要研究內容和成果:
牙周炎是一種最常見的口腔疾病,它不但導致牙齒脫落,還影響全身的健康🧸。大量研究表明牙周炎與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存在關聯性,但機製尚待明確🫶🏻👜。本課題通過對社區人群的調查進一步證實了牙周炎與動脈粥樣硬化關聯緊密,結果發表在國際口腔頂尖雜誌JDR上,首次展示了牙周炎與心血管疾病關系的中國大樣本資料。
繼而通過基礎研究發現牙齦卟啉單胞菌(P. gingivalis)感染ApoE基因敲除小鼠後,可以改變血清中血脂的水平,激活NF-κB信號通路,相關的炎症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表達增高,誘導產生iNOS及相關氧化應激介質的表達,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形成和進展🏞。上述研究表明牙周致病菌感染後通過激活NF-κB信號通路,導致血脂水平的改變並誘導氧化應激反應可能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潛在作用機製,深化了牙周炎與心血管疾病關聯的認識👩🏿🦰。
課題組篩選了安全性好,原料來源充足,價格低廉的天然藥物,通過其抗炎、抗氧化作用嘗試幹預與牙齦卟啉單胞菌感染相關的動脈粥樣硬化,動物研究表明綠茶提取物EGCG及丹參提取物TSA均可減緩牙周炎及相關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為采用天然藥物幹預牙周炎和動脈粥樣硬化提供了理論依據,開辟新的思路🔘。
為了天然藥物在臨床中的推廣和應用,對臨床應用天然提取物的超聲器械進行了開發,以克服天然提取物遇光和氧分解的問題👃🏽。獲實用新型專利一項,2020年實現了產品的轉化,並完成第一類醫療器械備案,將獲得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獲獎項目第一完成人簡介:
欒慶先,男,56歲,意昂2平台口腔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黨委委員,牙周科主任🏂🏼。中華口腔醫學會牙周病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牙頜顏面美容分會副會長,北京口腔醫學會牙周病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專家,國家衛生應急處置指導專家庫專家,國家醫師資格考試試題開發牙周專業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全民健康促進活動專家委員,北京健康科普專家,全國《牙周病學》慕課第一主講人,國家衛健委口腔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教材《口腔醫學 口腔全科分冊》(第2版)副主編,口腔醫學長學製教材《臨床牙周病學》(第3版)主編, 《現代口腔牙周病學規範診療手冊》(第2版) 主編。國際知名牙科雜誌JDR(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編委。
從事牙周疾病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30余年。重視牙周疾病的預防工作,借助多種形式常年堅持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在臨床工作中堅持牙周疾病的系統治療,保留了大量被認為無望保留的患牙,系統觀察病歷長達28年。關註於牙周疾病患者的美學和功能重建,開展多學科合作,對重度牙周炎的診治水準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此外借助天然提取物和中草藥,積極探索提升牙周基礎治療療效和降低牙周炎對全身影響的幹預手段,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為今後大力普及和推廣牙周疾病的防治並提高生活質量打下了基礎。組織開展兩項社區人群調查,豐富了牙周炎與全身系統性疾病關系的中國資料。結合臨床中的關鍵問題並以轉化為目的開展合作攻關,主要科研工作是從線粒體DNA、線粒體功能入手,尋求揭示牙周疾病個體易感性的手段。對牙齦成纖維細胞誘導的iPSc進行基因修飾,以提高牙周組織再生能力。先後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等科研項目8項,專利4項,完成轉化2項。主編專著7部,發表中英文文章60余篇。
獲獎團隊名單:
項目完成單位:意昂2平台口腔醫學院
項目完成人(按順序):欒慶先,蔡宇,軒艷,於寰,曾佳駿,王嘯軒,張勇
(意昂2平台口腔醫學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