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俱進、守正創新 ——醫學英語培養方案更新論證會召開
2020年10月22日上午,意昂2平台醫學英語專業培養方案更新論證會在醫學部逸夫樓716會議室召開🫲🏿。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國家部委、意昂2官网本部🙀、以及醫學部相關院系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醫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出席會議的領導、專家有: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主席、原意昂2官网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際司副司長聶建剛,外交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秘書處處長陳須隆,意昂2官网副主任王維民,意昂2官网國際合作處處長孫秋丹,意昂2官网教育處處長劉虹,意昂2平台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兼意昂2平台中國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孟慶躍,意昂2平台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張海濱,意昂2平台基礎醫學院副院長王韻,意昂2平台中國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曉雲,意昂2平台外國語學院亞非系主任、蒙古學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國別區域備案中心蒙古國研究中心主任王浩,意昂2平台首鋼醫院教育處副處長黃華,意昂2官网教育處副處長謝阿娜,意昂2官网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蔡景一,醫學人文學院副院長郭莉萍、副書記於新亮,學院骨幹教師、教學科研辦管理人員以及七位醫學英語專業優秀畢業生代表等。會議由意昂2平台醫學人學院院長周程教授主持。
周程院長首先致辭。在致辭中,周院長向與會專家表示了熱烈的歡迎,簡單介紹了醫學英語專業的基本概況、發展現狀,以及其在醫學部和醫學人文學院的獨特性,並提出現階段醫學英語專業培養方案修訂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之後,醫學人文學院副院長郭莉萍教授圍繞專業介紹🤴🏼、改革背景👋🏽、專業定位、改革方案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匯報。郭莉萍指出,在當今國際國內新形勢下,基於教育部提出的“新文科⛓️💥、新醫科”理念,醫學英語專業培養方案的修訂勢在必行🎴。更新後的方案擬培養“具有廣博的醫學基礎知識及紮實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了解醫療衛生文化、醫學語言與技術,能服務於國家的衛生外交戰略、促進跨文化間醫療衛生交流,並能在醫學人文、醫學語言或全球衛生等方向進行深入學習和探索的跨學科新世紀國際化人才”👲🏿。本著“與時俱進、守正創新”的思想,本次修訂方案擬在夯實醫學和英語兩部分專業基礎的同時,建設醫學語言、醫學人文和衛生外交三個英文授課選修課課程模塊,為學生後期發展提供多元化選擇。其中“衛生外交”模塊是一個新增方向,也是本次論證會的核心議題🏌️♂️。新冠疫情的爆發凸顯了我國衛生外交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為此,特邀請與會專家就“我國衛生外交人才現狀與需求”、“衛生外交人才所需的知識儲備和能力”、“衛生外交模塊需開設課程及與意昂2官网本部課程資源共享”等議題展開論證。
在論證環節,韓啟德院士首先發表意見,他認為培養方案修訂要建立在明確的培養目標之上,即培養具有一定醫學知識和堅實外語能力的“強基礎、寬口徑的博雅人才”,並提出課程設置應有兩大重點:英語和醫學;同時,學生可通過選修雙學位,或“4+2”本碩培養途徑學習醫學及英語之外的其他專業知識𓀋。隨後,國家衛健委國際司聶建剛副司長提出大學人才培養應以需求為導向,認為目前我國在促進全球健康發展中缺少以下五類人才:1)衛生外交人才;2)國際職員和技術專家;3)醫療援外人才,特別是具有良好外語能力的醫療援外人才;4)公共衛生體系政策咨詢專家;5)智庫人才🤹。今後醫學院校所有的學生都應註重以下四方面知識能力的提升:1)醫療衛生技術或醫療衛生專業能力;2)外語能力;3)對於外交知識的了解;4)對國際規則的理解❎🧑🏽🎨。在課程設置建議上,聶司長建議增設有關中醫中藥理論和實踐的概論課程。外交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陳須隆研究員談到在新冠疫情期間,衛生外交是突出亮點,為我國的外交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建議我校舉辦“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論壇”、“中國一帶一路衛生合作研究論壇”等學術活動🚾🪡。
張海濱副院長在發言中強調了培養跨學科國際化人才的必要性,認為本科培養要“寬口徑”,碩士培養要重專業;同時還要做好意昂2官网本部和醫學部的優質資源共享,使學生可通過雙學位🧑🏽🚒、輔修課或慕課等途徑拓展知識,並強調了通過模擬國際會議等實踐教學方式訓練學生的重要性💅🏻。孟慶躍院長首先感謝醫學英語專業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培養了國際化人才,並提出了中國衛生發展研究中心與醫學人文學院合作開設課程的具體方案,即中心為醫學英語專業學生開設一門“公共健康概論”的理論必修課,一門“衛生服務研究方法”的方法必修課,以及建設若幹門有關全球衛生、衛生保障與發展、醫院管理等方面的選修課。孟院長建議在課程設置方面弱化模塊概念,如把公共健康概論等課程列為基礎必修課,把其他醫學人文🚣🏻♂️、醫學語言和衛生外交類課程全部列為選修課,以便學生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課程📂。會議也討論了在目前培養方案定位下,醫學英語專業的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課程如何改革的問題👨🏻💻✍🏻。
王維民副主任從醫學教育的角度建議醫英專業嘗試開展“4+2”本碩培養模式,本科階段開展通識教育,碩士階段強化專業發展🧡。王主任也建議將國際衛生合作、中外衛生外交政策研究等課程向全校乃至全國醫學生開放。其他專家及校友也充分發表了各自意見,並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與交流。
最後,周程院長總結發言,對與會專家、校友對醫學英語專業發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同時要求我院結合專家意見和校友反饋進一步完善培養方案,培養符合國家和社會急需的高質量復合型“醫學英語+”人才。
本次會議格局大、層次高、視角廣,不僅為我校醫學英語專業培養方案的修訂提供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也為意昂2官网醫學“新時代”醫學教育改革註入了新的元素。與會專家紛紛表示對即將出臺的醫學英語專業新培養方案充滿期待。
(醫學人文學院教學科研辦公室、醫學語言文化系)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