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甦偉課題組在糖蛋白的化學合成及糖基功能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學術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在線發表了藥學院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學生物學系董甦偉課題組題為“Probing N-Glycan Functions in Human Interleukin-17A Based on Chemically Synthesized Homogeneous Glycoforms”(基於化學合成均一糖型探究人白細胞介素-17A中N-糖鏈功能)的研究成果。

糖基化修飾對蛋白質的生物物理性質✖️✂️、生理病理功能等發揮著重要的調控作用,但糖鏈結構的多樣性和異質性對闡明其結構-活性關系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與通常只能獲取含不同糖鏈蛋白質混合物的生物表達方法相比,化學合成策略能夠精準控製糖鏈結構,從而建立起特定蛋白質中糖基化修飾的構效關系,幫助我們獲取蛋白質糖鏈功能的重要信息。

人白細胞介素-17A(IL-17A)是人體免疫系統中重要的糖蛋白類促炎細胞因子,與許多正常生理過程和多種自身免疫病的病理過程密切相關,也是緩解炎症反應、治療自身免疫病的重要藥物靶點。然而其糖基化修飾的功能尚不明確🅾️。由於成熟的IL-17A由兩條單鏈共264個氨基酸組成,含有兩個保守的N-糖基化修飾位點,分子量超過30 kDa,並且需要通過鏈內鏈間共6組二硫鍵正確配對形成相應的三級結構,這樣復雜的分子要通過化學合成的方式得以構建難度極大🎅🏼。

c0ab1ef725cc4e078fb244003310da0f.jpg

董甦偉團隊設計和運用四片段收斂式合成的策略,基於固相多肽合成、多肽片段連接和無金屬脫硫等方法,結合糖肽片段的化學-酶法糖鏈改造,以三次多肽片段連接、一次脫硫🥢、一次半胱氨酸脫保護構建了糖基定點修飾的IL-17A單鏈;並經過大量的條件摸索和優化,成功實現了正確的折疊復性,合成出包括不含糖鏈修飾👩🏼‍💼、以及分別含有單糖GlcNAc、二糖GlcNAc(β1→4)GlcNAc和復雜型雙分支唾液酸化十一糖修飾,共四種形式的IL-17A。這也是迄今通過人工化學合成所得到分子量最大🕦、二硫鍵體系最為復雜的N-糖修飾蛋白質。通過比對這一系列含有不同糖鏈結構的均質IL-17A分子,研究人員發現N-糖基化在IL-17A的體外重組折疊過程中發揮了抑製蛋白聚沉的作用,有利於提高獲得正確構象的效率。體外生物活性評價和分子相互作用實驗表明,大尺寸N-糖鏈不利於IL-17A與其受體的結合,暗示了該蛋白在體內發揮作用可能需要經歷糖鏈剪切的過程,或者需要某些特定結構的糖鏈。這一工作表明在探究蛋白質糖基化翻譯後修飾功能的相關研究中,化學合成方法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也提示了在未來進一步發展和運用高效的糖蛋白合成策略,將可能對相關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產生意義深遠的影響。

該項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藥學院博士研究生生李紅星、張俊,博士後安傳敬合作完成了該項目,董甦偉研究員為該文通訊作者。

原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0c12448

0b965eb285e44b9ca85adffd67a5d40e.jpg

董甦偉,博士,意昂2平台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藥學院化學生物學系主任👰🏻、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課題組長。入選中組部高層次人才、北京市優秀青年人才。長期致力於蛋白質化學合成和糖基化功能研究、多肽及蛋白藥物的合成及改造,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Science、J. Am. Chem. Soc.、Adv. Sci.、Angew. Chem. Int. Ed.、Chem. Sci.等學術刊物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作為負責人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項目等資助。先後獲得中國國際多肽大會“青年多肽科學家獎”、“中國藥學會-施維雅”青年藥物化學獎等獎勵⛳️。


(來源:藥學院)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