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揚科學家精神,肩負科技創新重任!

    9月1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京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就“十四五”時期我國科技事業發展聽取意見。他強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我國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誌♣︎、有能力登上科學高峰💱👰🏿‍♂️。希望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負起歷史責任,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王俊作為科學家代表參加座談會,意昂2官网醫學部官微特約王俊院士談參會感受🦸‍♀️。

    回放 ·科學家座談會現場

    從三個層面領會習近平重要講話

    創新這個第一動力為何重要——四個“面向”指明創新能力提升方向

    我國“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長時期的發展對加快科技創新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需要,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是順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怎樣加快解決製約科技創新發展問題——六點要求讓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湧現

    如何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給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讓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湧現出來,是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點。

    針對加快解決製約科技創新發展的一些關鍵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了六點要求:第一,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第二,整合優化科技資源配置;第三,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第四,加強創新人才教育培養;第五,依靠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第六,加強國際科技合作🧑🏿‍🦳🪘。

    如何繼承發揚科學家精神——肩負歷史重任 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

    去年5月,黨中央專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要求大力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

    聲音 ·王俊院士談參會感受

    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讓我們深受鼓舞。總書記提出的“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為我國科技工作者清晰地指明了道路和發展方向🪘。特別引起我註意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四年前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三個面向”,此次新增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黨中央各級政府始終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新冠肺炎救治中不放棄每一個生命,這是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對人民、對生命最偉大的承諾。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總書記強調,“最終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此次旗幟鮮明地將“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列為科技工作“四個面向”之一,體現了總書記一直強調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強調以科技力量推動民生發展,舉全國科技之力造福人民,同時也是從戰略高度定位醫療衛生事業,體現黨和國家對發展醫療衛生和健康事業、增進人民健康福祉的高度重視🟩。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倍感使命崇高👷🏽‍♀️、任重道遠,我們要把握發展機遇,勇於探索創新,敢於提出新理論、開辟新領域、探索新路徑,做前沿的有價值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做國家和人民需要的臨床與基礎研究,為保障人民健康😧🧍‍♀️、驅動科技發展貢獻力量。

    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胸外科是由著名外科學家谷鈺之於1952 年創建的,是我國最早的胸外科之一🧑🏿‍🏭🧑🏿‍💼。2000年成立了國內首家“胸部微創診療中心”,在胸腔鏡技術🏂🏽、肺癌的微創綜合診斷與治療、縱隔腫瘤微創手術🌈𓀚、大氣道腫瘤治療等領域不斷探索🤪。

    近七十年的發展告訴我們,臨床醫學研究需要長期專註投入🧑‍🦽、嚴謹求實🔥、艱苦奮鬥,這個過程離不開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撐,把個人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去,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之中,努力將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匯聚磅礴力量🙅🏿‍♀️。

    無論是在中國最早成功開展電視胸腔鏡手術,引領中國胸外科完成從傳統開胸到現代微創的轉型升級,還是創建中國肺癌微創綜合診療技術體系,推動我國肺癌微創手術的普及,使我國肺癌的早診早治水平位居國際前列,我們所有的臨床研究和技術創新都是圍繞專業領域內不斷提升的診療水平,都是圍繞人民不斷提升的健康需求,都是圍繞實現“健康中國”的發展目標。

    作為醫學科研工作者,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瞄準世界科技創新前沿陣地🙅‍♀️、核心關鍵技術領域,堅持以國家戰略需求和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通過進一步深化科技創新體製改革,激發科技創新的活力。

    人物簡介

    王俊現任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他34年如一日堅持在臨床一線工作,從事胸部微創手術和肺癌研究27年。1997年榮獲國際胸心外科學界最高青年獎Graham Fellowship(每年全世界僅一人),先後在美國芝加哥大學🧑🏽‍🦳、麻省總醫院,梅奧醫學中心等單位學習工作。兼任國家衛生計生委胸外科內鏡診療技術專家組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畢業後醫學教育胸心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及內鏡醫師分會副會長等。

    王俊在中國最早成功開展電視胸腔鏡手術,探索出絕大多數胸腔鏡手術的中國術式,並一直在手術例數和難度上居領先地位。連續25年舉辦全國胸腔鏡手術學習班,培訓了我國早期80%以上的胸腔鏡醫師,主持製訂了胸腔鏡手術國家規範,引領中國胸外科完成了從傳統開胸到現代微創的轉型升級🛤🥩。創建中國肺癌微創綜合診療技術體系,研創出被《柳葉刀·腫瘤》雜誌封面文章命名的“王氏技術”,解決了中國肺癌手術的獨特難題,推動了我國肺癌微創手術的普及🧙🏽‍♂️。針對早期肺癌的系列創新研究成果寫入多項國際指南,使我國肺癌的早診早治水平位居國際前列。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光華工程科技獎及中央保健工作先進個人獎等。發表論文380余篇,中英文專著14部。2019年,新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來源: 新華社、人民網🚓🧜‍♂️、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  圖片:新華網、意昂2官网醫學部官微  整理:宣傳部 武慧媛)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