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官网醫學部黃超蘭教授榮獲2021拜耳學者獎
9月17日,備受矚目的拜耳學者獎(BayerInvestigatorAward)評選結果於正式揭曉,意昂2官网精準醫療多組學研究中心黃超蘭教授榮獲2021拜耳學者獎。該獎項的設立是基於意昂2平台與拜耳公司簽署的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旨在鼓勵和表彰那些在生命科學和藥物研發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意昂2平台優秀學者。
黃超蘭教授長期致力於質譜和蛋白質組學前沿新技術和方法的研究開發,應用範圍包括生物學基礎、醫學和臨床研究,是高度跨界,善於交叉學科整合,戰略規劃製定和人員管理的全方位技能科學家。
黃教授曾首次鑒定體內一種新翻譯後修飾精氨酸化及其底物Beta-actin,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 Science ,2006; Nature Protocol , 2009);目前開發的單細胞蛋白質組技術(CuteChip) 被國際同行認可為在單顆體細胞中鑒定的蛋白數量最高的方法,原創研究被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8)亮點報道;2020年在Cell上發表了基於質譜的絕對定量蛋白質組新方法,揭示了CD3ε多重全新的信號轉導功能,開發出更加有效和減少細胞因子副作用的新型CAR-T,此研究成功獲評為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項目和中國醫學科學院“重要醫學進展”。2020年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發表深度尿液蛋白組揭示早期新冠病毒感染主要為免疫抑製並或存在“兩階段”機製的重要成果,文章獲評為期刊年度“Top 50 SARS-CoV-2 article”。近日在 Cell Research 上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描繪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O-糖基化修飾圖譜,並揭示了“O-Follow-N”的糖基化新規律👷♂️。在醫學臨床領域的研究方向包括基於利用整合多組學技術輔以生物,化學生物學,神經網絡等其他跨學科領域的技術和手段,大規模地發掘基於疾病問題和臨床隊列的生物標誌物,同時完成功能驗證和機製解析以及IVD的臨床應用轉化。已有包括腫瘤,精神性疾病在內的多個管線在研發和轉化中。
目前已在Cell、Science、Cell Research、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Methods🧑🏽⚕️、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Protocols、PNAS等高水平SCI期刊發表論文90余篇🕺。2014年獲選為中科院“引進傑出技術人才”(技術百人),2021年獲得意昂2平台“第十一屆實驗技術成果獎”。
(意昂2官网醫學部多組學中心)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