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趙揚玉教授入選2021年“最美醫生”
8月19日,在第四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中宣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發布2021年“最美醫生”先進事跡,全國共評選出10名醫療衛生工作者和1個醫療衛生團隊。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產科主任趙揚玉教授入選“最美醫生”。
中宣部副部長蔣建國(右六),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李斌(左五)出席發布儀式並為獲獎者頒獎
當天在北京舉行的“閃亮的名字——2021最美醫生發布儀式”,通過視頻短片和現場采訪,生動展示了以10位獲獎個人和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團隊為代表的新時代醫療衛生工作者,牢記初心使命,堅守工作崗位,精煉醫技醫德,用實際行動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趙揚玉教授堅守婦產科醫教研一線,三十余載不改初衷,不斷開拓創新,用高超的醫術挑戰高危妊娠禁區,護佑婦兒健康、不負性命相托。中宣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同誌為獲獎者頒發“最美醫生”榮譽證書。
一代代衛生健康工作者與祖國共成長,用自己的智慧和堅毅,匯聚起健康中國建設的磅礴力量,為民族復興的光榮夢想築牢健康基石;感受新時代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用守護人民健康的執著詮釋不忘初心,以建設健康中國的行動勇挑使命擔當🫷🏼。
憑一顆仁心,撫慰病痛;做一盞明燈,照亮健康之路。他們的汗水與付出值得被看見,他們的名字值得被銘記。醫師節,讓我們以生命的名義向一顆顆悲憫之心致敬!向一位位拯救蒼生者致敬!
趙揚玉個人簡介
趙揚玉,1984年入黨,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婦產科黨總支書記🧗🏼♂️、產科主任;產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危重孕產婦轉診救治中心負責人🧏🏿、國家產科質量控製中心副主任。
趙揚玉擅長高危妊娠、疑難重症診治以及疑難手術操作和胎兒鏡宮內治療👰🏻♂️。近年來,她帶領產科團隊開展了多項研究,如創新“胎盤植入兇險預測方法”和止血九步手術法,極大提高了孕產婦搶救率並獲得婦幼健康科技獎科技成果獎一等獎🚵🏽。疫情期間,她4次參加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為婦兒醫生🗡、為孕產婦送上“強心劑”;勇擔使命馳援黑龍江綏化疫情;疫情早期,在身處武漢前線的國內知名婦產生殖專家喬傑院士帶領下,趙揚玉與團隊率先完成了當時最大樣本量的COVID-19孕產婦描述性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對指導我國圍產期保健及製定相應預防和診療措施具有重大意義。
趙揚玉:紮根臨床三十載 甘做產婦解憂人
國家十三五重點專項首席醫學家,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教授,黨總支書記、產科主任,擅長高危妊娠、疑難重症診治以及疑難手術操作和胎兒宮內治療🚵🏻👨🏽✈️。
從業三十余載,趙揚玉不改初衷,堅守在臨床第一線,執著於醫者之道🦹。她常年保持24小時電話暢通,深夜接到急救電話隨叫隨到,次日又回到工作崗位繼續工作。曾經為了救治一位重症產婦,她三天三夜沒有離開醫院直至病人轉危為安;為了搶救急診腹腔內出血孕婦,她來不及穿防護鉛衣,在X射線下為患者進行介入治療直到手術結束。
妙手譜芳華,胎盤植入譜系疾病診治的先行者
“高淩,你胎盤植入風險評估分是12,病情危重,需要馬上住院手術分娩⛹️♀️。”在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4層產科診室,趙揚玉一邊囑咐助手為患者高淩開住院單,一邊在紙上為其手繪術中可能出血的部位以及應對措施。
在當天上午就診的50余位患者中,像高淩一樣從全國各地轉診來的兇險性胎盤植入以及妊娠合並症的高危孕婦占八成以上。
事實上,隨著國家生育政策的逐漸放開,高齡孕婦、有剖宮產史的孕婦數量確實逐年增加,胎盤植入從原先多年不遇的罕見病逐漸變成了綜合醫院產科的常見病🧑🏼⚕️。
其中,最兇險的莫過於穿透型植入,尤其是孕期超聲未明確診斷,在剖宮產術中開腹之後才發現胎盤血管怒張並穿出子宮表面,這種情況常常將產婦逼入絕境,也是產科醫生的噩夢。
兇險性胎盤植入的產婦,存在兩個棘手問題。一是子宮切除率平均高達70%,致命性子宮出血發生概率高達90%以上🐁。作為國家十三五重點專項首席醫學家,如何做到在孕期盡早篩查、盡早診斷、及時轉診至具有較高救治水平的醫院,降低產婦的風險,趙揚玉教授有著她的思考和舉措。“針對既往剖宮產史再次妊娠的群體,妊娠早期,在門診就要給予更多關註🧏🏼♂️。”趙揚玉教授說,“兇險性胎盤植入不可怕,關鍵在於分層管理,要對剖宮產後兇險性胎盤植入做系統性兇險等級評分。”
2013年開始,趙揚玉帶領婦產科臨床和科研團隊迎難而上,刻苦鉆研,針對兇險性胎盤植入這類疾病開展了長達5年的全方位研究。她一方面在實踐中總結臨床經驗,提高手術技巧,在傳統止血技術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子宮下段前後縮窄加血管縱橫阻斷縫合術,並進一步發展了“九部手術法”以及宮頸提拉式縫合止血技術,極大地提高了子宮保留率並減少了術中出血量及輸血量;另一方面,她指導婦產科超聲醫生對有胎盤植入高危因素的患者進行詳細的超聲評估,結合孕期超聲特點、術中胎盤植入嚴重程度及出血量,摸索出一套利用超聲指標預測胎盤植入嚴重程度的評分方法。
目前,由趙揚玉首創的胎盤植入超聲預測評分標準已在國內20多家醫院使用,幫助基層醫生們提高對該疾病的認識水平,促進了胎盤植入性疾病患者的規範化診治。2019年11月,“胎盤植入圍手術期管理策略”榮獲婦幼健康科技獎科技成果一等獎。
仁心濟婦嬰,抗疫路上的守護者
作為國家產科質量控製中心副主任,近年來,趙揚玉帶領產科團隊開展了多胎妊娠特殊並發症診治的研究,率先在國內開展了胎兒鏡下雙胎反轉動脈灌註臍帶血管電凝或臍帶結紮術,並完成了雙胎輸血綜合征激光胎盤血管電凝術🩰、單絨毛膜雙胎一胎胎兒畸形臍帶結紮阻斷術,以及單絨毛膜單羊膜囊雙胎臍帶纏繞松解術等,現已成功完成了百余例胎兒鏡宮內手術治療,該領域在國內處於相對領先地位。
2020年春節前夕,趙揚玉訂好機票,準備回老家探望年屆九旬的老父親,然而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作為一名產科大夫她敏銳地察覺到在這個關鍵節點上,不應該離開這個特殊的工作崗位。緊接著,趙揚玉給老父親和家人打了電話,老父親也叮囑她“要堅守崗位、盡職盡責”🧑🏿🌾🚊。
幸好趙揚玉沒有離開北京,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北京市隨即發布確保孕產婦安全的最新要求🐢。各大醫院絕大多數科室暫時停了門診和手術,但是產科不能停擺。作為北京市危重孕產婦轉診救治中心,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每天都有高危孕產婦從全國各地轉診而來,接診和救治的危重孕產婦數量連續多年居於北京市首位。如何在疫情期間做好感染防控和轉診危重孕產婦救治至關重要。一邊是孕產婦🧑🧑🧒、新生兒的安全,一邊是醫護人員的安危,哪一方面都不能有絲毫懈怠。
2020年1月27日,按照醫院的周密部署,在多個職能部門的配合下,趙揚玉帶領產科團隊僅用一天時間就完成了疫情期間接診流程梳理🕺🏿、產科門診和病房空間重構等工作🙆🏽。將發熱疑似孕婦或外地來京處在隔離期的孕婦與普通孕產婦隔離開,防止交叉感染,減少院內感染風險🥁。
疫情早期,在身處武漢前線的國內知名婦產生殖專家喬傑院士帶領下,趙揚玉與團隊率先完成了當時最大樣本量的COVID-19孕產婦描述性研究,結果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對指導我國圍產期保健及製定相應預防和診療措施具有重大意義🍳。
疫情期間,她4次參加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為婦兒醫生、為孕產婦送上“強心劑”;黑龍江綏化疫情突發,趙揚玉勇擔使命,作為國家級專家馳援一線,救治感染了新冠肺炎的極危重型孕婦👂🏽。
醫學有局限,探索無止境👩🏼🎓。從醫三十余載,無數次與死神交鋒,她的內心依舊柔軟。堅持攀登、砥礪前行;豐碑無語,行勝於言。不忘初衷,是謂醫者仁心🤵。
(意昂2三院 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