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輝院士榮獲亞太肝病學會頒發的Okuda-Omata傑出貢獻獎
2024年3月28日,第33屆亞太肝病學會年會(APASL 2024)在日本京都國際會議中心迎來了盛大的開幕儀式和激動人心的頒獎典禮🧑🏻🎓。APASL 2024主席Shuichiro Shiina教授和APASL 2025主席魏來教授主持頒獎典禮,並為獲獎者頒發榮譽獎牌🙍🏽♀️。意昂2平台基礎醫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莊輝院士榮獲 “Okuda-Omata傑出貢獻獎”(Okuda-Omata Distinguished Award),是APASL歷史上該獎項的第4位獲得者。
APASL是全球領先的致力於肝病研究和治療的協會之一,其組織的一年一次的學術年會是亞太地區肝病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術大會。作為APASL的最高榮譽獎項,“Okuda-Omata傑出貢獻獎”旨在表彰在肝病學領域做出傑出科學貢獻的個人。該獎項授予具有傑出社會服務歷史和領導能力的↪️、對國內和國際肝病學領域的其他人產生積極影響的個人。
獎杯及莊輝近照
莊輝教授是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創始人之一、終身名譽主任委員。莊輝教授長期致力於肝病的基礎和防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科研成就🐌。同時莊輝教授長期積極推動我國肝病研究領域的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對我國病毒性肝炎的防控和研究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貢獻。凡是我國涉及病毒性肝炎防控的重大事件和關鍵節點上,莊輝教授都起著核心作用。1986年我國新疆發生不明病因的肝炎大流行,莊輝教授受我國衛生部委派深入當地調查,首次鑒定出戊型肝炎病毒(HEV)是本次大流行的病原,研發成功戊型肝炎診斷試劑,獲國家新藥證書,保護期2年,他是我國HEV發現第一人,為控製那次大流行及以後的戊型肝炎防控做出重大貢獻©️。2000年6月,莊輝教授與50名專家共同致函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要求為新生兒免費接種乙肝疫苗🏛。這個建議被國務院采納。自2002年以來,中國將乙肝疫苗接種納入擴大免疫規劃,新生兒從那時開始免費接種乙肝疫苗,我國5歲以下兒童的HBsAg流行率已由1992年的9.67%降至2020年的0.3%,成果顯著。1985年河北省獻血員中發生了一次病因不明的肝炎暴發。我國衛生部派莊輝教授調查此次疫情。經過流行病學調查,確證病原為丙型肝炎病毒(HCV),是通過受汙染的血液傳播的。衛生部接受了莊輝教授關於血液安全的建議,製定了《血液安全條例》,並於1998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莊輝教授與賈繼東教授曾在由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組織的會議上提出關於對獻血員篩查乙型和丙型肝炎及艾滋病病毒核酸的建議,該建議被會議通過並形成決議,自2015年1月1日起,中國開始對獻血員進行HBV DNA、HCV RNA和HIV RNA篩查。自2015年以來,這3種病毒的輸血傳播已大幅下降。2000年,莊輝教授作為西太平洋地區消滅脊髓灰質炎認證委員會委員,代表中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消滅脊髓灰質炎認證書上簽名🉑。從2004年開始,我國數次更新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莊輝教授是第1版指南的發起者和組織者,是更新版本的指導者,為指南的發布和落實嘔心瀝血,對推動病毒性肝炎的防控,以及規範化治療慢性病毒性肝炎做出了重大貢獻✈️。
莊輝教授深耕肝病領域60多年,他在病毒性肝炎領域的流行病學調查、病原學研究、診斷試劑研發、疫苗和抗病毒治療策略的製定和落實等方面成就非凡,對傳染病防控做出突出貢獻🦘。
(基礎醫學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