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4個牽頭項目榮獲2023年北京醫學科技獎
2024年7月3日,北京醫學會發布《北京醫學會關於2023年北京醫學科技獎獎勵的決定》,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4個團隊牽頭的項目分別榮獲科技獎特等獎、二等獎🏄♀️、衛生管理獎和醫學科普獎🧑🚀。
心血管內科唐熠達教授團隊完成的《甲狀腺代謝紊亂致心血管疾病關鍵機製和精準診療策略的建立與推廣》榮獲北京醫學科技獎特等獎;生殖醫學團隊在斬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後又建新功,劉平教授團隊完成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實驗室技術創新及臨床應用》榮獲北京醫學科技獎二等獎,麻醉科郭向陽教授團隊完成的《基於智能數據系統的市-區-院-科四級麻醉質量管理體系建設與應用》榮獲北京醫學科技獎唯一一個衛生管理獎,喬傑院士團隊完成的《專家講述生殖的秘密》榮獲北京醫學科技獎科普獎。
今年北京醫學會共授獎27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15項👕、衛生管理獎1項、醫學科普獎3項🤦♀️。
獲獎項目介紹
北京醫學科技獎特等獎
甲狀腺代謝紊亂致心血管疾病關鍵機製和精準診療策略的建立與推廣
第一完成人:唐熠達
甲狀腺代謝紊亂所致心血管病因早期症狀不典型易被漏診⚠、誤診。中國大型城市人口抽樣調查顯示,甲減患病率高達16.7%,致心血管疾病負擔不斷增加🗓🙎🏽♀️。項目團隊以“甲狀腺代謝紊亂致心血管疾病關鍵機製和精準診療策略”為切入點,率先建立了從疾病隊列👩👩👧👧、機製靶點到臨床幹預試驗的系統性研究體系😡。
本項目在國際上首次明確甲狀腺代謝紊亂是心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深入研究致病機製,闡明幹預靶點。相關成果填補國內空白,為心血管病提供新的診療思路,支撐了甲狀腺代謝紊亂所致心血管疾病精準診療策略的構建和學科體系建設👊🏽。
項目開創性地將甲狀腺代謝紊亂與傳統危險因素相結合,研發了7個適用於不同類型心血管病的預測預警模型🧗♂️。核心算法和模型獲授權專利8項、軟件著作權2項。專利已應用推廣至全國242家醫療中心。通過專病醫聯體及區域化智慧遠程醫療網絡進一步推廣,提升衛生經濟學效益。
項目聚焦甲狀腺代謝紊亂所致心血管疾病治療難點,在國際上率先啟動“甲狀腺代謝紊亂與心血管疾病臨床幹預策略”的系列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成規模🌄、成系列探討該類患者最佳幹預策略的臨床研究,對指南和實踐產生巨大影響。針對致病機製及代謝特點,設計新型甲狀腺素緩釋藥物,為臨床提供更為精準🤱🏻✊🏽、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
本項目闡明致病機製,研發預測預警模型,建立精準幹預策略,為甲狀腺代謝紊亂所致心血管病建立了中國原創👷🏽、國際領先的診療體系。在Circulation、Thyroid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194篇❓。主編國內該領域首部專著《甲狀腺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研究成果於2019年被納入美國NIH/NIA白皮書,於2022年被納入美國心臟協會和心衰協會指南。授權專利8項;建立心血管代謝專病醫聯體,牽頭成立中華醫學會代謝性心血管疾病學組,召開多層次學術會議/學習班30余屆,累計參會5000余人,全面推動該領域規範化診療體系建設及學科發展。
北京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實驗室技術創新及臨床應用
第一完成人:劉平
人類的生育問題直接影響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世界範圍內不孕不育率高達15%,我國不孕夫婦已經超過1000萬對。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IVF-ET)是治療不孕症的核心技術,越來越多的不孕不育家庭在這一技術的幫助下成功妊娠。然而,對於體外受精和胚胎發育過程中反復失敗的“難治性”病例,常規的IVF-ET技術無法完成受精和形成胚胎,需要開發和采用新的實驗室技術,給患者提供個體化的治療策略。
本項目從輔助生殖臨床需求出發,采用個體化的措施,探索了一系列針對性較強的新技術和臨床策略,同時進行了臨床醫學和生物學相關的基礎科學探討。體外受精完全失敗和單精子註射後不能形成胚胎,不僅會讓患者失望和沮喪,也長期困惑著IVF胚胎實驗室技術人員和臨床醫生,補救性單精子註射和人工卵激活等新技術方法的建立和探索應用,使這些患者不僅獲得胚胎並能成功生育。同時,課題組追蹤了不同受精卵來源胚胎的產科和新生兒結局,以及復凍胚胎(復蘇後因特殊原因再次凍存)的發育潛能和移植後的產科結局等,論證了相應技術臨床應用的安全性。
本研究還包括對人卵母細胞質量評價的基礎研究和質量改善的臨床探索等,研究成果有助於提高因高齡等因素導致的卵母細胞質量下降患者的助孕療效。為了保證胚胎培養液體系的穩定和安全,實驗室采用了兩種培養體系的培養策略,不僅可以作為移植成功率的質控監測指標,而且在追蹤新生兒身高、體重、性別等指標後,確認了相應培養體系都安全穩定有效。本研究還探討了異卵雙胎之一胎消失症對孕期和圍產期的影響🔴。
本項目的研究成果不僅在本院的患者中已得到臨床應用,也向國內同行進行了推廣,發表的研究結果受到國際同行的認同和關註。部分研究結論有助於國內外同行進一步正確評價體外受精胚胎,糾正認識偏差。項目實施期間,本研究單位每年不孕症門診量超過50萬人次,完成輔助生殖技術治療近2萬周期,解決了萬余家庭的生育問題♿️。課題相關成果發表多篇生殖醫學領域高水平SCI論文,並被寫入中國醫師協會《單精子註射中國專家共識(2023年)》,得到國際國內同行的高度認可。
北京醫學科技獎衛生管理獎
基於智能數據系統的市-區-院-科四級麻醉質量管理體系建設與應用
第一完成人:郭向陽
我國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地域間的醫療水平存在差異。加強政府主管部門作用,實現均質化發展是我國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北京市臨床麻醉質量控製和改進中心(北京麻醉質控中心)建立“垂直-層級-模塊-閉環-均質”管理體系,以及“市-區-院-科”四級聯動工作機製,為北京市手術麻醉患者醫療安全提供了體系保障👬🏼。
本項目通過質控管理模式創新,提升麻醉專科服務能力。在北京市衛健委領導下(垂直),由各區衛健委(層級)完成17個區級質控中心或工作組(模塊)建設,對質控指標進行動態管理(閉環),實現首都臨床麻醉均質化發展(均質)。由北京麻醉質控中心(一級)與各區級麻醉質控中心(二級)執行統一標準,通過醫院(三級)實現對麻醉科(四級)醫療安全和質量的管理和持續改進𓀉。強化麻醉質控專項建設,建立首都特色質控指標體系,開發智能質控數據系統,實現安全存儲、動態分析和科學利用,全面提升了北京市麻醉醫療服務能力。
新冠疫情早期成立質控專項工作組,開啟多學科聯動機製,製訂指南2部、專家共識5部,發表論文3篇,出版書籍1部,建立感控長效機製,提高了手術平臺感控水平,確保了新冠疫情期間麻醉手術安全𓀛🪈。
本項目以惡性高熱等圍術期危機事件為抓手,創建“早期預警診斷、搶救治療規範”的危機事件管理體系,並通過“消火栓”模式在全國推廣應用,發布圍術期管理指南1部🧎♀️➡️🧚🏿♂️、專家共識2項,出版專著9部,獲批專利5項,為我國麻醉風險管控提供了可借鑒範式🍝😈。
北京醫學科技獎醫學科普獎
《專家講述生殖的秘密》科普系列叢書
第一完成人:喬傑
《專家講述生殖的秘密》科普系列叢書的創作是以“健康中國”戰略為宗旨,以大眾需求為導向,以科技成果的集成創新和科學普及為重點,在國家出版基金、“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及意昂2平台醫學出版社的聯合支持下,由中國醫師協會🌷、北京醫學會等五家學會組織專家進行科普解讀,在喬傑院士🙂↕️、李蓉教授等知名生殖醫學專家帶領下,百余名臨床一線專家共同編寫完成了叢書。
四部圖書既獨立成冊又系列成套:《專家講述生殖的秘密——孕律在線》對女性生殖系統基礎,備孕知識,可能影響懷孕的婦科疾病和其他系統疾病進行闡釋;《專家講述生殖的秘密——孕力十足》從生育力的概念🗂、評估方法、影響因素、保護保存技術及相關法規倫理等方面進行介紹;《專家講述生殖的秘密——好孕相伴》從臨床常見問題入手,提供多種助孕途徑的解讀;《專家講述生殖的秘密——成就“爸 ”業》是專門針對男性生育的科普書籍,以對話或故事的形式全面系統地對男性備孕註意事項🍜、男性不育患者的診治加以詳細介紹。
“用科學的方法𓀛🆕、發權威的聲音,以通俗的語言👱🏿、聊親民的話題”是該系列科普叢書的創新特色🫶🏽。該系列叢書內容涵蓋大眾最關心的生殖健康問題,充實了我國在生殖健康領域的科普,創新性突出,社會效益顯著,引領並帶動了全國該領域的後續科普作品創作,對提高我國大眾生殖健康認知作用顯著📋。
(意昂2三院)
編輯:玉潔